1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歧义就是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或者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多”出一个意思。造成歧义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答案: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2.组合歧义中还要区分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语义结构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的区别在于,语法结构的层次或关系的差别是__________的,而语义结构歧义是____________的。答案:显性隐性3.下列句子歧义不.是多义词引起的一项是()A.过去一个钟头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了。B.他收藏了两本鲁迅的书。C.躺在沙发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D.当老师把书递给小明时,他对他笑了笑。解析:选D。D.属于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A.“修车的”既可以指车主,也可以指修车师傅。B.“鲁迅的书”既指鲁迅写的书,也指鲁迅收藏的书。C.“想起来”既可理解为他想起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站起来。4.下列句子歧义是由词性不确定引起的一项是()A.停放在楼道拐角处的那辆崭新的自行车没有锁。B.撞倒了老人的那辆自行车。C.校领导对家长的各种质疑是早有准备的。D.我说服妈妈和你一同去北京天坛公园。解析:选A。“锁”可以当动词,亦可以当名词。二、语言运用5.下面是奥巴马竞选总统获胜演说的第一段文字,奥巴马所说的“答案”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并将这段话加以点评。假如还有人在那里怀疑美国是否真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假如还有人在质疑我们的奠基者的梦想是否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假如还有人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半信半疑,那么今晚你得到了明确的答案。(1)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美国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我们的奠基者的梦想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应坚信不疑。(2)有的放矢,开宗明义,排比句式,引人入胜。6.(2012·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期中)根据要求调整句子。“一个台商在湖南通口镇投资的养鳗场................2012年底将要建成”一句中加点部分是个有歧义的短语,“一个”可以指“台商”,也可以指“养鳗场”。(1)假如指的是“养鳗场”,那么句子应该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假如指的是“台商”,那么句子应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台商投资的养鳗场2012年底将要建成。(2)一位台商投资的养鳗场2012年底将要建成。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A.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3日在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双方表示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B.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C.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总设计师刘竹生领导的科研小组提供的研究报告表示,我国目前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能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D.韩寒和白烨的这次网络论战已告落幕。网民认为,从中国现行的学术框架来看,白烨最大的理亏在于他的学术属于公职研究,不应利用公职身份进行个人商务活动,但他却违规介入市场进行商务活动。解析:选C。歧义,产生在“和”连接的对象上。一种理解是“吴燕生”和“刘竹生”共同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研究,另一种是“吴燕生”和“刘竹生领导的科研小组”一起在研究。如果是第一种意思,应在“领导”前面加上“共同”一词;如果是第二种意思,则应在“和”后面加一个“由”,这样才能消除歧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B.2011年5月我国南方大部省市出现大范围旱情,国家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帮助。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解析:选A。B.“出动”与“物力、财力”搭配不当。C.“群众”“虽然”应换位。D.什么“是正确的”有歧义。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日前,被誉为政坛“黑马”的原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宇因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救灾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220余万元,经中纪委查处而“落马”。B.作为朝鲜的邻邦,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战事,所以不会像朝鲜战争时那样支持朝鲜以武力改变现状。C.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本着良心用笔杆服务世界的作家,要从人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解析:选B。A.“贪污国家下拨的抗旱救灾专款和希望工程捐款220余万元”有歧义。C.句式杂糅,“从……为出发点”,可把“从”改为“以”。D.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但……3而且……”,应改为“虽然……但是……”。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该杂志10月出了一期留守儿童生活专刊,那些文章中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阅读之后,人们展开了深刻的讨论。B.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惜重金招揽各类人才,却忽视身边的人才,出现了远方的“和尚”来“念经”,身边的“孔雀”“东南飞”。C.上海世博园中的中国馆如同一枚红彤彤的中国印,让参观者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无限魅力,触摸到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脉动。D.甄子丹主演的新片《叶问2》上映才6天,就遭遇网络盗版重创,估计票房损失高达3亿元之巨。解析:选C。A.歧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有歧义。可将“很多”移至“感受”前,取原句其中一意。B.成分残缺,在“‘东南飞’”后加“的现象”。D.语义重复,“高”和“巨”语义重复,删去“高”或“之巨”即可。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论语》有多少种读法——浅谈经典诠释的空间与路径彭国华“《论语》热”是近年来学术界与文化界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于丹〈论语〉心得》、《丧家狗:我读〈论语〉》等书的面市,再次引起人们对《论语》这部儒学原典的关注。同时,作者的理解与诠释方式也成为聚讼纷纭的焦点。如何评价于丹等人对《论语》的读解,坊间已多有议论,兹不具议。但由此联想到的一个问题是:《论语》有多少种读法?换言之,经典诠释的空间有多大?路径有多少?按照哲学诠释学的观点,经典作为一种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或“本文”,属于“历史流传物”的范畴。经典产生于特定的“视域”,体现了经典作家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同样,后世的读者对经典的理解和诠释,也离不开一定的“视域”,即读者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由于时间距离的存在,这两种“视域”之间是有区别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处于相互隔绝、彼此孤立的状态;相反,二者总是通过习俗、传统等相互联系,统一于历史这个贯通古今的“大视域”中。而所谓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实际上就是后世的读者从自身所处的“视域”出发,在历史这个“大视域”中和经典作家所处的“视域”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经典诠释的空间,也就是历史这个“大视域”。历史在不断发展变化,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经典总是面向历史开放的,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方式;随着“历史视域”的不断拓展,本文的意义超越了它的作者——所有这些,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后人比前人更能理解前人,读者比作者更能理解作者。”哲学诠释学的创始人、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如是说。作为在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所谓人类文明“轴心时代”所产生的儒家经典,《论语》在成书后的千百年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相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从而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独特的经学传统。就此而论,《论语》的价值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经学传统虽然在后来发生过某种程度的断裂,但《论语》的价值光芒并未因此而黯淡。经典的开放性、经典诠释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经典诠释就是一种天马行空、率性而为的行为。相反,人们常常是在两种相对固定的路径中来理解和诠释经典的:一种是考古学的路径,即着重于经典成书的年代确认、版本辨析、字词训诂等方面的“史料考证”;一种是历史哲4学的路径,即读者将自身的价值关切和意义追寻“置入”经典和历史传统中,寻找二者在哲学层面的共鸣与升华。从对《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诠释来看,这两种路径可以分别从汉学和宋学中找到根据。前者注重“实事求是”,强调“六经皆史”;后者注重“义理”,强调“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这也构成了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分歧。两种诠释路径的特点,借用王国维先生的话说,前者“可信”但不一定“可爱”,后者“可爱”却不一定“可信”。依笔者所见,二者之间并不是彼此相斥的关系,也不是或此或彼、不可得兼。可取的态度应当是,“可爱”以“可信”为前提,“可信”以“可爱”为诉求。因为离开了“可信”,“可爱”就会演变为“借古人杯酒,浇自家心中块垒”;离开了“可爱”,“可信”也就解答不了“读圣贤书,所学何事”的价值追问。如何摆正“可信”与“可爱”之间的关系,似乎是今天理解与诠释《论语》等经典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节选自《人民日报》)5.结合文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古人杯酒,浇自家心中块垒”是因为侧重了考古学的路径。B.经过历史检验而具有恒久价值,属于“历史传物”的范畴的作品,就是经典。C.后世读者从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与社会环境出发,在历史这个“大视域”中和经典作家所处的“视域”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就是对经典的理解和诠释。D.经典产生的特定的“视域”是指经典作家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与评判。解析:选A。A项,“借古人杯酒,浇自家心中块垒”是一种率性而为的、不负责的诠释和解读。6.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在理解和诠释《论语》等经典时应摆正“可信”与“可爱”之间的关系,使“可爱”以“可信”为前提,“可信”以“可爱”为诉求。B.理解和诠释经典的两条路径,泾渭分明,不能互相融合,也不能彼此兼得。C.读经典应强调“以经为史”,注重“实事求是”,决不能从读者自身的价值观出发。D.随着“历史视域”的不断拓展,经典的意义超越了它的作者,因而经典诠释的空间也会不断扩大,路径也会越来越多。解析:选A。B.两条路径可以相互融合,也可以是彼此得兼;C.作者的观点是既要尊重经典本身,又要注重“借经以通理”,支持“返本开新”的宗旨。D.“路径也会越来越多”不符合作者的观点。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论语》在成书的千百年间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学者相继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从而形成了思想史上独特的经学传统。B.《论语》的价值内涵极为丰富,其读法也是多种多样,无论怎样读,它的价值光芒都不会暗淡。C.从考古学的路径来理解和诠释经典,就是着重于经典成书的年代确认、版本辨析、字词训诂等方面的“史料考证”。D.从历史哲学的路径来理解和诠释经典,就是读者将自身的价值关切和“意义”追寻“置入”经典和历史传统中,寻找二者在哲学层面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