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假设成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假设不成立(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一定是疑问语气,并在句尾用“?”号。(2)作出假设:收集信息,将已有的科学知识与问题联系,对问题答案提出可能的假设。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与提出的问题相关,但假设不一定与结论一致。(3)制定计划:针对探究的目标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实验、调查、访问等)。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注意设置对照实验,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单一实验变量。(4)实施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观察、比较测量、记录处理等。(5)得出结论:分析、解读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一般实验结论与问题一致)。(6)表达与交流:用语言、文字、图标等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与他人交流不同的观点。二、设计实验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是探究实验的基石,单一变量原则又是对照原则的前提。生物实验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照”,因此大多数生物实验都是在控制单一变量的前提下,根据对照性原则进行设计的。(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例如: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该实验需要设计两组:一组用保留叶片的枝条;另一组用去掉叶片的枝条。其中保留叶片的枝条是处于正常状态,属于对照组。另一组施加实验变量处理了,属于实验组。(2)变量的概念、种类和关系变量是指在实验中可以发生变化的因素。变量通常分为三种: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变量是实验中所要研究的变量,它是实验者人为控制或改变的条件。*反映变量是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或结果。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能够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和条件。无关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光是实验变量,而由于光的变化,引起鼠妇活动区域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实验中,除了光照的变化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还存在其他因素,如土壤的温度、湿度、食物等诸多因素也会对鼠妇造成影响,这些就是无关变量。2专题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2.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3.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活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4.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三)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二、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分裂的过程: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3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二)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4.识别动物体和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名称组成功能举例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保护、分泌人的口腔上皮、腺体结缔组织分布广泛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骨组织、血液、肌腱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收缩、舒张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神经细胞产生兴奋、传导兴奋5.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2)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皮)(3)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5)机械组织:细胞壁增厚。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如: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3.植物体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二)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4构成了系统。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3)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三)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3.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4.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专题三生物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3)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根冠:起保护作用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无机盐作用缺乏症状举例含氮的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叶片发黄,植株矮小人畜的粪尿含磷的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骨粉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5含钾的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植株易倒状草木灰含硼的促进生殖器官正常发育,有利于开花结实油菜只开花不结果4.水分的运输途径(1)导管:植物体内,由死细胞上下贯通而形成的一根中空的管道。(2)水分运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的导管→茎和叶的导管根、茎、叶中的导管彼此相通,根、茎、叶里的筛管也是彼此相通的。二、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能源物质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非能源物质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2.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营养物质主要作用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维生素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水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3.无机盐的作用: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4.维生素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种类功能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夜盲症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牛肉、肾、谷类种皮、豆类6维生素C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坏血病水果、蔬菜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肝脏、鸡蛋、鱼肝油(二)消化和吸收1.食物的消化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2)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消化淀粉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