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制度运行——民国前期山西乡村基层管理制度作者:樊莉娜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周亚环境影响下传统水利的结构和趋势研究——以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为例2006民国时期,是中国水利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转型的驱动力是多方面的,转型的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本文以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为例,利用详细的统计资料、官方档案、文人笔记等第一手资料,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角度入手,考察了转型前夕传统水利的结构和发展趋势,以及在此过程中人与环境、国家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探求了各个阶层在区域社会变迁的地位和作用。试图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对转型期的水利问题以及以此为核心的社会问题做出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一、绪论部分。对本选题的学术背景、论证基础、方法手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给予交待。指出该文本是充分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并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以充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保证,运用科学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对传统水利进行了较为深刻、全面的探讨。笔者认为,充分挖掘第一手资料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分析,同理论创新同样重要。二、民国前期关中农田水利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在地理背景方面,笔者主要对地形和气候二个要素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另外,特别关注了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特征。认为这样的地理背景一方面为水利开发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保证。历史背景上,考察了民国前期陕西的大历史。总体说来,民国前期的陕西政局乱多治少:政权不断变更、地方割据、战争频繁。三、民国前期关中水利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这部分首先回顾了民国以前关中水利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从管理和工程两方面对民国前期关中水利的发展及特征进行了论述。其次,以第一手的统计资料为中心对1931年的关中水利进行了剖面分析。详细考察了它的空间分布、年代结构,以及农田水利的景观结构。最后,对这一时期的水利开发给予了历史评价和空间上的比照。该部分认为,民国前期的水利开发具有阶段性特征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剖面分析表明,无论引泉渠道还是引河渠道,其在空间分布上都有很大差异,并且年代结构复杂。农田水利景观丰富多样,具有较大的异质性,指出历史时期农业景观生态学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总体而言,民国前期的水利开发活动频率高于前朝,但总体走向衰落。区域对比上,关中水利不仅位居陕西之首,且处于全国前列。四、环境和社会压力下的农田水利及其发展趋势。这部分首先详细考察了民国前期关中水利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压力。进而论述它们了对水利工程、水利管理、水利社会的影响。最后探讨了环境压力下传统农田水利的走向,以及各个阶层不同的回应方式和在此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笔者认为,气候变化、政局动荡、军阀割据、部队盘剥是导致乡土社会逐步贫弱的重要因素。这不但直接使水利工程毁坏、荒废,而且导致水利管理方式的变更和水利社会的紊乱。这种情况下,传统水利一方面按照原有的方式给予回应;另一方面又孕育着现代化的因素和趋势。普通民众、民间组织、上层官员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展示了复杂而艰难的互动过程。五、对全文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在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时,人们为了维系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有限的水利开发活动。但传统水利走向衰落之大势不可扭转,一场革新运动正在酝酿。国家是这场运动的主导力量,而社会各阶层的良性互动则是必要条件。文章最后指出,历史研究者应有“整体”眼光,打破学科界线,充分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将是今后的方向。本文是对转型前夕传统农田水利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在学术上具有以下创新之处:1、首次复原了民国前期关中传统农田水利的发展脉络,总结了传统水利的结构和类型特征。2、较全面地考察了影响水利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由此诱发的传统水利现代趋势中的各因素。3、把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看作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揭示了传统水利现代转向中复杂的动态关系。4、尝试了GIS、景观生态学、科技史、社会史等方法、理论的运用。2.期刊论文陶继波清代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与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24(5)从清初到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的移民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移民的发轫时期,时间段为清初到乾嘉时期(1644-1820).第二阶段为移民的快速发展时期,时间段为道光以迄清末(1821-1911).第三阶段为移民的反复发展时期,时间段为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从清代到民国前期的200余年间,大量的内地人口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地处塞外的河套地区,对河套地区的开发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移民的与日俱增,土地的大量开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套地区的气候条件.其次,移民在大规模开渠辟地,改变气候的同时,也使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3.学位论文赵爱荣民国前期(1912—1927)教学思想研究2008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民国前期是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1912年至1927年这短短十五年中,面对军阀连年混战、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的局面,一些留学欧美归来的教育学者,与国内教育界的先进分子结合在一起,在“教育救国”思想的指导下,承担起了发展教育的重任。他们通过邀请欧美著名学者来华讲学,进行教育教学调查、研究和实验等各项活动,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这一时期我国开展了一场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教育教学改革运动,对教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民国前期教学思想的变化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为当前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简述了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述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民国前期教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本部分首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军阀混战为教学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民族工业的发展则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第三部分,民国前期教学思想概貌。本部分通过对民国前期教育宗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艺术观等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的教学思想概貌。第四部分,民国前期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本部分在已有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出民国前期教学思想的独特特点,即:提倡和确立新的教学思想,大量引进西方教学理论,广泛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教学改革力图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开始建构教学论学科的独立体系。第五部分,民国前期教学思想的现代启示。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实际,认为目前我国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实验,加强教学思想的本土化研究,树立关注学生及其发展的教学思想,重视教育教学的社会功能。4.学位论文姚兰图民国前期贵州土匪问题研究(1912-1926)2009民国时期,尤其是在1912-1926年间,贵州土匪人数之多、分布之广、组织程度之高、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之大,在当时以匪患著称的中国均具有典型性。匪患成为贵州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贵州之所以发生如此严重的匪患问题,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总体来说,军阀混战、吏治腐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邻省土匪的侵扰等是贵州匪患猖獗的主导因素,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众性格、社会性因素等诸多方面也与这一现象的产生联系密切。贵州频繁的战乱给战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随战争而来的各种人力、物力摊派更把广大人民逼到了造反的边缘。吏治腐败、司法黑暗,使得人民丧失了正常的利益申诉途径,暴力成为解决各种争端的唯一手段。自然灾害的频仍,社会防灾抗变能力的低下,流民、游民的增多,以及邻省土匪的频繁侵扰,加剧了匪患猖獗的局面。贵州多山、多洞、多插花之地、封闭的地理条件,为匪患的滋生提供了隐蔽、藏身之处。而人民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迷信心理,好斗的性格、彪悍的民风,吸食鸦片、赌博等不良嗜好,均为土匪的滋生提供了天然的温床。面对日益猖獗的匪患,贵州省的各个阶层,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抑或是报纸上的舆论,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治匪、防匪和弭匪。虽然整体的效果不容乐观,未能从根本上剔除贵州的匪乱,但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缓解了贵州各族人民的生存困境。5.学位论文唐亚君清代至民国前期热河地区移民研究2008内蒙古地区在历史上曾一度是少数民族居住、生活的地区。清王朝统一全国为长城内外的人口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清至民国前期,内地向内蒙古东部热河地区的移民与东北移民、内蒙古中西部移民一起构成了近代内地向北方边疆的引人注目的移民潮流,对这一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清代至民国前期热河地区移民现象有其产生的背景。清至民国前期热河地区的移民进程大体分四个阶段。各个时期内官方对于移民问题均有出台相关政策。促成内地向热河地区移民的原因,主要是内地的人口压力,热河的区位优势、灾荒、兵燹的驱逐作用,工商业的吸附作用,地区内部人口流动等。移民与农业渗透改变了蒙地原有的社会结构,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阶层,汉族移民与当地社会之间既有相互适应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分别以民族融和和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民族融和是蒙汉关系的主流。移民和农业发展一方面改变了热河地区的产业面貌,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口激增和滥垦也加重了环境负担,使这一地区生态趋于恶化。从总体来看,移民对于热河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是良性的,但是由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的衰落造成的社会失控,使得在内地向热河地区移民的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统筹和规划,从而酿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6.期刊论文杨可.YangKe正名和做事:以码头工人为例看民国前期工会与旧式工人团体的关系——一个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10,(1)中国共产党的工会组织以阶级为基础团结工人的信念与中国城市苦力工人中传统的行会、帮口、帮会等旧式的小团体存在天然的差异和紧张感,如何处理与这些旧式工人团体的关系,是面临发动广大无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本文结合与码头工人相关的历史文献,在一个具体的行业环境中就民国前期共产党工会如何处理与行帮一类的旧式工人团体的关系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尝试对当代劳工研究中阶级政治话语的再现做出回应.7.学位论文崔运喜民国前期广东土匪研究2004土匪是社会的畸形产物,是一种病态社会现象.土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肌体,与社会文明格格不久.民国前期广东土匪活动猖獗,在时间、地域、规模、社会影响等方面都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土匪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辛亥革命失败后,广东陷入了政治混乱、军阀割据、兵连祸结的境地,人祸加上天灾,使整个社会处于与无序状态.失地失业的农民急剧膨胀,为了寻求基本生活保障,他们大量地加入土匪队伍或自己拉杆结大帮;溃败哗变的士兵趁火打劫,军队土匪化.结果土匪数量空前增加,土匪势力迅猛发展.广东土匪基本脱离生产劳动过程,其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暴力掳掠之上的.土匪以集团性的病态暴力行为疯狂地报复孕育它的母体,摧残了社会,催生了更多的土匪,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社会价值观念.在失范无序的社会里,以暴易暴成为通行的法则,乱世哲学大行其道,匪势更凶.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广东土匪有自己的组织、规矩、语言以及财物分配方式等独特的内部体系,这是土匪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土匪的暴力活动,触及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非法的武装团体,必然要与政府发生直接的冲突.因此,治理匪患成为广东各届政府的不能回避的问题,但在军阀混乱、缺乏权威的社会里,官、兵、警、劣绅与土匪关系盘根错节,互有利益需求,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广东各届政府无法认清或者根本就不愿探究土匪问题的社会根源,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社会环境.因此,治匪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治标也办不到.8.学位论文陶继波人口与阶层--清代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移民初探(1644-1936)2000从清朝初年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内地汉族人民就已开始向河套地区迁移,并一直持续到民国前期.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其间既有发展,又有反复,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