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讨论稿)一、建设基础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立足秦皇岛,服务环渤海,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充分利用学院“河北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有利时机,着力加强内涵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收效明显。(一)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学院出台了《科研管理暂行办法》、《科研经费使用及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的政策,初步营造了教师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氛围,为教师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搭建起了一个工作平台。2、在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三年申请立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2个,取得国家专利10项,获得省市以上科研奖励19项。3、初步打造出了一支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研发队伍,在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艺术设计、企业管理咨询等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二)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充分发挥学院专业和资源优势,建立了秦皇岛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秦皇岛市开发区农村劳动力再转移培训基地、北戴河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等。近三年,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企业职工素质再提高培训、创业培训等,累计培训规模达到30000人次以上,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716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00万元。(三)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辐射能力通过对新疆博湖中学、秦皇岛中专学校、秦皇岛高级技工学校、山海关桥梁厂技校的合作办学及教学交流,带动和引领中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东洋大学和新罗大学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已向2所大学输送留学生66名。聘请美国、加拿大的外籍教师来校任教。与韩国东洋大学和新罗大学、美国希望国际大学,新西兰ATC综合技术学院、澳大利亚南威尔士TAFE学院等学校开展了高层互访和教师交流。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创新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学院社会服务体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深度融合秦皇岛立市产业和重点产业,通过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为秦皇岛市经济社会发展3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力资源支持。开展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建立师生项目合作平台,提升师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重点开展以旅游、临港装备制造、港口物流、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培训工作,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培训需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带动与辐射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以及秦皇岛市区域内中职学校的发展。(二)具体目标1、创新社会服务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学院社会服务三级管理机构。通过建立专兼职信息员、校友会等形式,建立起“政、行、企、校”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制定和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2、开展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通过宣传、培训论坛等形式,提升教师自觉参加社会服务的意识。依托专业,通过开展技能大赛、创业大赛等形式,提升教师参加社会服务的技能。通过师生项目服务基地建设,对师生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方法指导和政策支持。通过社会服务资源库建设,畅通师生开展社会服务的渠道。3、大幅度提高学院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效益。建成1个一个应用技术服务中心,24个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三年建设期内完成各级各类纵向课题42项,横向课4题12项,申请专利12项。实现科技服务收入360万元。4、大幅提升学院社会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学院的专业、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为政府、行业、企业、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提供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三年建设期内完成各类培训76300人次以上,实现经济收入800万元。5、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对中西部高职院校及秦皇岛地区中职学校,在师资培训、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引领和带动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渠道,与国(境)外高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完成师生互访140人次以上。三、建设内容(一)创新和完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1、成立社会服务管理的专门机构(社会服务管理处),具体负责学院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社会服务管理处是在学院的领导下,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具体执行部门。下设培训服务中心、国内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应用技术服务中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服务中心。各系部成立社会服务办公室,接受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处的业务指导。机构构成情况见下图5社会服务管理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指导全院社会服务工作。优化、整合学院的社会服务资源,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有效提升社会服务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职能见下图。62、“政、行、企、校”间长效沟通机制的建立(1)建立专兼职信息员制度。专兼职信息员的主要职责是收集、整理、汇总、分析政府、行业、企业间的各类社会服务信息,并及时反馈到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处。专职信息员由学院选派,兼职信息员则在政府、行业、企业聘任,兼职信息员的管理纳入学院兼职教师的管理范畴。(2)成立校友会。以系部为单位,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建立校友会。制定校友会章程,把校友会建设成为同学与同学、同学与学院、同学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进而成为学院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3、制定和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1)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结合学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将专任教师参加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作为教师工作量的一部分,纳入教师正常业务管理和考核范畴,并作为绩效考核与专业职务评审推荐、聘任的必要条件。社会服务成果作为教师专业职务评审推荐、聘任的重要指标。(2)建立和完善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7①社会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制定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将教师每年下企业顶岗实践、教师对口联系服务企业、承担技术服务,开展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制度化,并实行岗位量化管理。②社会服务激励机制建设制定并逐步完善学院《社会服务成果考核与奖励办法》,设立社会服务奖励基金(每年30万,3年合计90万),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三年建设期内,通过社会服务奖励基金,重点扶持与企业合作开展的研发课题,给予资助经费或配套经费。资助经费用于没有研究经费的项目,根据项目情况给予1000-5000元的经费资助。配套经费按1:0.2(0.5)配套。对专利申请、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项目也都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支持。对超额完成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给予奖励,对重要技术成果完成者给予重奖。(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成立“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服务中心”,组织、协调、指导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1、教师社会服务意识提升工程建设(1)强化社会服务工作的宣传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在教师中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8专项宣传活动,营造出一种良好舆论氛围。(2)强化社会服务工作的政策学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社会服务工作的政策、制度,使每位教师都明确自己参与社会服务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用政策和制度引导、保障学院社会服务工作的合理、有序、规范开展。(3)开办社会服务工作论坛通过开设“社会服务论坛”、“社会服务沙龙”等活动,传播、交流社会服务工作的新理念,引导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开展社会服务实践。2、师生专业技能提升工程建设以专业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创新、创业”大赛、教育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竞赛、比赛达到提升师生服务社会专业技能的目的。3、师生合作项目服务基地建设通过整合学院社会服务资源,建成1000平方米师生项目服务基地。依托该基地为师生开展社会服务提供项目咨询、项目评估、项目孵化以及政策、方法、资金、技术、设备等多方面的服务和支持。通过开发校企合作项目,提供项目实践机会,引导师生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开展以专业为基础的“青年创业项目”,在三年建设期内,完成实践项目100项,把师生项目服务基地建设成为提升师生社会服务9实践能力的平台。4、社会服务资源库建设通过社会服务资源库建设,可以有效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的社会服务信息,针对政府、行业、企业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院人才、专业等资源优势,畅通学院开展社会服务的渠道,从而有效提高学院社会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服务资源库由外部资源库和内部资源库两大部分构成。外部资源库由专家资源库、科技服务资源库、社会培训资源库、国内、国际交流资源库4个子资源库。其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学院的主动调研、专兼职信息员的反馈、校友会的反馈等。内部资源库由特色专业资源库和后备人才资源库构成。资源库的构成及职能如图所示。10(三)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建设学院应用技术服务中心。组织、协调、指导学院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建设24个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具体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建设情况见下表。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团队建设基本情况系部团队名称带头人主要参与人开展何种服务技术服务数目申请专利数目创造价值(万元)实现收入(万元)备注机电工程系1210221032104220旅游系121022203210114210商贸系1210221032104220信息工程系1210221032104220管理工程系12102210经济系12102210外语系1210基础部1210体育部1210艺术系1210三年建设期内完成各级各类纵向课题42项,横向课题12项,申请专利12项。技术服务、咨询2000人次。实现科技服务收入360万元。注:各系部团队建设上报格式要求:组建以***为带头人,***、***、***等教师为骨干的******团队,主要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技术服务)服务。三年建设期内完成***成果,技术服务***项,申请专利**项等。为企业创造价值***万元,实现技术服务收入***万元。(四)社会培训能力建设成立“培训服务中心”,组织、协调、指导学院的社会12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1、在已建成秦皇岛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秦皇岛市开发区农村劳动力再转移培训基地、北戴河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依托秦皇岛市培训中心建设“企业职工职业素质”培训基地。开展企业员工、下岗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社会培训。三年建设期内,完成社会培训64200人次,其中,2012年度完成17000人次,2013年度完成21200人次,2014年度完成26000人次。各系部社会培训任务分解表单位2012年度培训(人次)2013年度培训(人次)2014年度培训(人次)三年合计(人次)机电工程系2500300035009000信息工程系2500300035009000旅游系2500300035009000商贸系2500300035009000经济系1500200025006000管理工程系1500200025006000外语系1500200025006000艺术系1500200025003000基础部50060010003000体育部50060010003000合计170002120026000642002、把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开展学院继续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积极与高等院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合作,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服务。与中职院校开展以提升学历13层次为目标的继续教育合作,为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三年内继续教育完成5500人次,其中2012年完成1500人次,2013年完成2000人次,2014年完成2000人次。3、建设1个省级“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基地”,拓展技能鉴定项目。充分利用学院先进教学资源、实训设备和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行业企业开展多样化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建立6个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站)。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