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时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第6单元17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颓、褐”等生字,会写“脊、辞”等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朗读对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2.过程与方法(1)抓住描写母亲外貌的语言,体会母亲的深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悟情。3.情感与价值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教学重点】朗读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母亲的深情。【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2.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五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教)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以情激情,入情入境1.教师朗读一首关于母爱的诗歌,感受母爱,引入课文《慈母情深》。(配乐,朗读)她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因此,我确信,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谈话:诗中描写的是谁?(母亲。)你从诗中体会到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母亲、母爱。)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作家梁晓声小说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当“慈母”这两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闪过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带着自己的想象、感情读课题。4.从课题中你可以读出,作者笔下的“慈母情”是怎样的?(题眼:“深”)作者为何用“深”来表达慈母情?作家笔下的慈母情“深”在哪儿?对!就是这样的疑问!慈母情“深”在哪儿?用自己的话先说说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初步交流感受)现在在你的心里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辛苦的、贫寒的、令人尊敬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样的一位母亲。(再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速读课文。1.出示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数落读准词语,并尝试用上述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三、初读课文,感知“情深”1.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刚才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个词语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一: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忙碌攥2.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二: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买书时,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又陷入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了(忙碌),我的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齐读)3.学习字词,理解词语。(1)“龟裂”是什么意思?师引导:你看见过“龟裂的手”吗?(2)“攥”是什么动作?它的意思是?(生在手中写“攥”字,写完握起来。)(3)“鼻子一酸”是一种什么感觉?你有过向父母要钱鼻子一酸的感觉吗?(没有。)围绕一个问题:“我”原本是来要钱的,为什么“我”的想法改变了?展开第5~34自然段的教学。过渡:母亲明明已经将钱给了我,一元五角,一分没有少,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按理说“我”应感到开心才对,但作者却“鼻子一酸”,想哭!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课文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请认真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17课,请齐读课题——“慈母情深”。2.前面我们已经自主预习了课文,谁来简要地说说课文写了件什么事。(小结: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二、细读课文,锁定形象。1.体会“失魂落魄”:哪些语句说明我想“失魂落魄”?(感知买书愿望的强烈,为后文埋下伏笔。)过渡:对于我们而言,买一本一元五角的书很容易实现,可对于当年的作者来说,买这么一本书容易吗?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件容易的事?2.感知家贫。3.感知母亲形象。过渡:“我”太想拥有这样一本书了,于是“我”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看到了母亲工作的环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词语——震耳欲聋!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五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教)(1)找出体现母亲工作环境差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初步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2)根据“提示”要求,自悟母亲形象。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母亲的形象和“对”我深深的爱,让学生在深入阅读、充分感悟中品味文字,习得语感,领悟文章遣词造句之妙。)(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作适当点拨。读中再现情境,读中体会感情。(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如:出示幻灯片:“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瘦弱疲惫的母亲。过渡:面对如此瘦弱疲惫的母亲,“我”却来向她要钱,要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来的一元多钱。“我”犹豫了——课件出示: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课件出示:(适时补充课外资料,进行拓展阅读,使学生更深一步体会这一元五角的不容易。也初步感受了母亲的艰辛。)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母亲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钱一毛钱乘车。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节选自梁晓声《母亲》过渡:家境如此艰难,母亲会给“我”钱吗?课件出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过渡:母亲生病了,她舍不得买药;母亲衣服旧了,她舍不得换件新的;母亲手指龟裂了,她舍不得添双手套。这是一位多么贫苦的母亲啊!可是今天,我要钱买书时——课件出示:“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课件出示:(引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辛劳的母亲。过渡:当“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瘦弱的母亲、贫苦的母亲、通情达理的母亲、辛劳的母亲后,“我”才明白了这一元多钱不是普通的钱,它是——于是,“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的鼻子为什么酸了?“我”攥着钱跑出去会做什么?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深”1.这就是一个慈母伟大的情怀!这无私而伟大的爱汇成四个字,那就是——(读题)慈母情深。这慈母情深就在这“震耳欲聋的噪声”里,这慈母情深就在这“疲惫不堪的身体”里,这慈母情深就在这“争分夺秒的忙碌”中,这慈母情深就在这“毫不犹豫地一塞”里,(读题)——慈母情深。2.学完本文,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快拿起你们的笔,把你们心里想的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四、作业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板书设计】慈母情深外貌日日辛劳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五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教)动作母亲支持读书语言爱子情深【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设计,我始终努力坚守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的教学为主线,以个性的悟读为手段,让学生穿梭在语言文字中尽情地读,读出了意,读出了情,读出了语文的韵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保证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课堂上,请学生自由地阅读,梳理学法,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投入自主品读中,学生或圈,或点,或读,或画,或写,或说……交流,品味,个性化的见解畅所欲言,不亦乐乎。对文本关键语段的深入理解、体会,感受慈母情深,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阅读。抓住“哪里使你感受颇深?”“哪里能够表现出慈母的深情?”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再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所以在之后全班的汇报交流中,学生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艰难,体会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慈祥,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的、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上《慈母情深》这节课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去挖掘、品味文中的语言,指导其抓住文中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慈母情深,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从课后学生的“心灵絮语”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的共鸣,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不足之处]对于作者的写作背景没有让学生充分去搜集资料,没有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中国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状况,没有让学生去了解和认识那个时候一分钱都很有用,知道一元钱可以做很多事情,从而让学生的心灵走近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难。如果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母亲”挣钱不易,却毅然给“我”钱,足见慈母情深。在处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个问题时,学生找到了相关的语句,但我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说出他们自己独特的理解,没有适时引导,做到师生互动,凸显“生本教育”这一理念。18父爱之舟【教学目标】第6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1.知识与能力(1)认识“栈、冤”等生字,会写“蚕、屑”等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抓住文中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进行描写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3.情感与价值(1)感受父子情深: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谢。(2)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谢。【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目。【教学准备】学生:1.搜集关于父爱的文章,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2.搜集作者吴冠中的资料。3.搜集关于母爱、父爱的古诗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当然不是,只是父爱可能比母爱更深沉、含蓄。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今天,我们就课时教案[教师专用]五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教)来学习一篇表现父子深情的著名散文《父爱之舟》。(板书课题)二、了解作者吴冠中,中国当代画家,1919年8月29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农民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吴冠中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