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优秀领先飞翔梦想成人成才二十二绿朱自清【教学目标】1、缘景入情,用“吟哦讽诵”法,在诵读品味中感悟作品的情韵美。2、披情入文,用“批注式阅读”法,在字斟句酌中赏析作品的语言美。【教学重点】学会对本文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作有个性且精彩的批注。【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高超技法和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绿导语:水是生命之源,滋润万物,绿是生命之根,孕育生机。当一潭绿水呈现在文学大师朱自清面前时,他又将有怎样的感触与情思呢?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散文名篇《绿》古往今来,许多伟人都有读书做批注的习惯,做批注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思想的火花往往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动笔,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读读书动动笔,学着做一下批注。二、速读——绿用3分钟略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划出一个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用“——”)2、第二、三自然段分别主要写了哪个景点?(用“。”)第二、三自然段所写的景物有什么关系?(写旁批)3、圈出两个能概括梅雨谭绿的特征的词语(用“。”)明确:(1)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体会:作者两次来仙岩景同色异,绿——是作者惊异的原因。开门见山,点题,留下悬念。结尾“不禁”二字,与首段呼应。(2)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的绿梅雨潭和梅雨亭是梅雨潭绿色的所在地,描绘梅雨潭和梅雨亭就及好地为梅雨潭的绿色作了铺垫和衬托。页优秀领先飞翔梦想成人成才(3)醉人、奇异三、品读——绿面对这汪汪一碧的潭水,作者像一位丹青高手,浓墨重彩加以描摹,并将自己强烈的情感倾注其中。这篇蓄满诗意和温情的美文,句句精妙、字字珠玑。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建议同学们用批注式阅读法来鉴赏文章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雨潭醉人而奇异的绿的?批注示范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老师批注:一个“招引”,运用拟人修辞,一个“追捉”侧面写出了梅雨潭绿色的无穷魅力,写出了“我”对这绿色的倾心喜爱。用“揪、攀、探身、鞠躬”等动词,极为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探奇揽胜之心的急迫,对“闪闪的绿色”追求的努力。讨论归纳:1、连用比喻,从视觉、感觉、触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展现出梅雨潭之绿的清亮、鲜嫩、柔软、纯净的特征。极大的荷叶——形状圆润,潭面开阔,使人由无穷碧之“荷”想到无穷碧之“潭”少妇的裙褶——柔媚动人(绿的涟漪)处女的心——清纯可爱(绿波荡漾)涂了明油——晶莹透亮(波光之软之亮)鸡蛋清——鲜嫩柔软(波光之软之嫩)温润的碧玉——纯洁无暇(潭水清澈)(1)、“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作者为什么不说“像一条裙幅”或“像少女的裙幅”呢?请大家思考。【少女天真活泼,明朗爽快;少妇沉静寡言,脉脉含情。】【少女裙子一般短;少妇的裙幅长而皱缬,要“拖”。】(2)、那么“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一句,除了描绘了潭水波纹的形态的“细柔”页优秀领先飞翔梦想成人成才外,还传达了哪些神韵?(沉静羞涩,脉脉含情……)小结:我们眼前好象出现了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妇,略施粉黛,长裙拖地,脚步轻盈,款款而来,多美啊!2、对比衬托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作者以北京什刹海绿杨的“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进行衬托,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实在恰到好处。可说是“增之一分则太浓,减之一分则太淡,著光则太明,去色则太暗”。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绿是能和梅雨潭的绿相媲美的。苏轼曾有一首诗来描绘西湖的波——《饮湖上初晴后雨》,会背吗?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来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啊。现在听我把这三句话改读一下,大家对比,看效果有什么变化。“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我又曾见过水光潋滟的西湖的波,似乎太明了,我又曾见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波,那又似乎太暗了。”生:不如原文好,句式重复单调。师:对,作者正是为了避开单一的句式,才在两个整齐的长句后,配上两个短句,这样长短结合,整散错落,读起来才音韵铿锵,错落有致。齐声朗读两遍,体会这种效果。3、联想拟人(1)、按理说,文章到此应该结束了。但作者这时却说:“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仍然是意犹未尽,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可能是作者实在是太喜爱梅雨潭的绿了,正是这种炽热的情感,点燃了他想象的火花。那么作者由此生发了哪些奇妙的联想和想象呢?联想是——“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这一联想写出了绿的——奇异、鲜润的特点。页优秀领先飞翔梦想成人成才想象和拟人是——“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这两句写出了绿的轻盈、清澈、含情特点。(2)、“……若……”什么句式啊?——假设。请大家模仿这种假设的句型,抓住“绿”的特点,运用大胆的想象,写一两句赞美绿的话。预设问题的答案:生1: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酿你以为酒;我将赠给那吟诗的高手,他必能诗兴大发了。生2:那醉人的绿呀,我若用你以为种;我将赠给那善良的农夫,他必能稼穑满园了。生3: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制你以为裙,我将赠给那善良的山妹,她必能光彩照人。生4: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治你以为墨,我将送给那善绘的丹青,他必能妙手天成了。(3)、是的,绿在作者眼里,在同学们心里,已不是少妇的裙幅,也不再是一块碧玉,而是醉人的酒,绿色的种子,神奇的颜料,作者醉了,同学们醉了,为这奇异的绿。作者在醉意中还满怀深情地为潭水起了一个名字—“女儿绿”,是仿造玉石“祖母绿”而成的一个名字,将“‘女儿绿”换成“祖母绿”,如何?预设答案:“祖母绿”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如同一个历经沧桑、面目枯槁的老夫人;而“女儿绿”清纯、鲜活、灵动,如同以为二八少女立在你的眼前,美貌可人、神韵悠长。4、变换人称,直接呼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直呼“绿”为“可爱的”,既亲切又自然,由此,文章从描写转入直接抒情。人称的变化,是强烈抒情的需要。对绿的爱恋越积越多,越积越深,不由自主把梅雨潭看做了美丽的少女,忘乎所以,要直抒倾慕之情,这是发自内心的真爱!5、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比读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页优秀领先飞翔梦想成人成才“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难点突破:《绿》写于1924年。朱自清这一时期的思想,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反映在散文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色是生命的象征、青春的标志、希望的所在,《绿》虽然只是一篇写景散文,但只要仔细品味,我们便能感受到作者的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这就是作者盛赞梅雨潭之绿的原因吧。四、悦读——绿本文高超地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作技巧,情因景而起,对绿的特征描写得真切,尤其能体现作者对绿的感情。作者描写了绿的润泽光亮,正是为了抒发对绿的倾慕、热爱和向往之情,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地静态地表达感情,阅读时,我们会感觉到他的感情是流动的、发展的。五、评读——绿《绿》一直被认为中国现代散文的艺术精品,但是,也有文学评论家对该作品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1比喻用得太多,且大多是女性意象,过于庸俗。2感情的倾向表露得过于直白,过火。对上述评论你怎么看?你还有什么新的看法吗?请写下来。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宝石。读书做批注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易事,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读书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六、作业给这篇文章写个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