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从三到万【学习目标】1.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重点)2.学习使用故事论述论点的好处。(难点)3.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和“万”是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可是它们之间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学习邓拓同志的杂文《从三到万》。二、自主预习1.走进作者。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笔名叫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有杂文集《燕山夜话》。2.写作背景。1961年初,《北京晚报》向邓拓约稿,请他写一些杂文。邓拓应约,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撰写了150多篇,以马南邨的笔名发表在《北京晚报》上。北京出版社先分五集出单行本,又于1963年结集出版,就是《燕山夜话》。邓拓在这部书中,用丰富的历史事例和精辟的议论,对各种错误思想、作风和方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会写括号内的汉字。殷.盛(yǐn)聘.(pìn)恚.(huì)wàng(妄)人累.(lěi)世搦.(nuò)管临朱父趣.(cù)之4.理解词义。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终南,即终南山。唐代卢藏用想入朝做官,就隐居于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名声,后果被召入仕。笼统:宽泛不具体;不明确;含混。妄人:无知妄为的人。田舍翁:年老的庄稼汉。累世:接连几代。搦管临朱:握着笔描红。搦,持,握。馆谷:意思是让他住,让他吃。这里指学费。姻友:指有姻亲关系的朋友。治状:写请帖。父趣之:父亲催促他。趣,督促,催促。关节:关键,重要环节。六书: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自命不凡:是指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比别人高明。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用“从三到万”为标题有什么好处?明确:题目新颖别致,两个数字用介词前后连接,使相差甚远的“三”与“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引人深思: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激发了读者的兴趣。(2)用自己的话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说说作者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讲述故事:有一个土财主,家里很有钱,但家里几代人都没有读过书。一年,他请了一个楚地的读书人教土财主的儿子读书。楚地的读书人开始教他的儿子执笔描红。他写了一画,说:“一字”;写了两画,说:“二字”;写了三画,说:“三字”。他的儿子便欣欣然起来,扔下笔回去告诉他的父亲:“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可不用麻烦先生,浪费学费了,请辞退他吧。”他的父亲很高兴,便照样做了,拿钱辞退了那位楚地的读书人。过了一些时候,他的父亲想叫姓万的一位朋友喝酒,就叫儿子早上起来写请贴。过了都没有写成,父亲催促他,儿子抱怨说:“天下那么多姓氏,为什么偏偏姓万呢?今天早上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啊!”。好处:①作为例证,证明中心论点;②引出后边的两个小论点,便于议论得深化和扩充,使所讲问题更全面;③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议论具体形象,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进行论证的?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不宜要求过急。本文论证严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再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希望。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1─2)学习靠一点一滴积累、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第二部分(3─7)讲述古代故事引出“学习应谦虚谨慎,应当重视教师作用”的论点。第1层(3─4)引故事明理。第2层(5)学习应谦虚谨慎。第3层(6─7)学习应重视教师的作用。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希望:应正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富翁之子为戒,举一反三,改掉缺点,更好地学习。2.读了课文,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示?明确:学习要循序渐进,重视积累;要态度谦虚;要向老师请教。(二)细节品读1.议论文的说理要使人信服,语言上分寸感的把握很重要,请说说下面句子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议论文这一特点。(1)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明确:句中加点词语,表明“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她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是一般的规律,通常的情况,并不全部概括所有的情况(因为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学习某些文化知识也可能用快速学习、大量吸收的方法),这样议论,语言上显得准确、严密。(2)这个故事……人们大都..当作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明确:“大都”,既表明了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但同“都”,又有不同,并未作整体范围、全部数量的概括,因为也可能有些人并不把这个故事当作笑话或仅仅当作笑话。这使文章表达上显得很严密。(3)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明确:“往往”,表明了通常的情况,一般会出现的情况,但并不包括特殊的情况,同样使语气表达留有余地,显得严密有分寸。2.这篇课文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议论文,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异同。明确:同:两篇文章都立足现实,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论证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驳论以事实为依据,内含逻辑推理,极其雄辩;立论则直抒胸臆,充满激情;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气势;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三到万》是立论文,首先提出论点,然后结合故事阐述道理,说理浅显易懂,令人耳目一新。小结:由故事引出论点,结合故事阐明学习的道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用这种写法说理浅显易懂,又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论点之间内在联系紧密。既然学习要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就必然要求具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必然要求重视教师的作用。论点前后照应互为补充。本文语言严密,必要限制词的使用准确而有分寸,有效地增强了议论语言的严密性。四、板书从三到万马南邨五、课外拓展学习这篇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语文学习”为话题,自拟作文题目,列一个写作提纲。示例:一、提出论点:语文学习要重视读书。(针对多做题、少读书语文学习现实提出论点。)二、论证论点:结合“捡个芝麻、丢了西瓜”的故事进行论证,只有多读书,语文水平才能提高,考试也不会差。三、得出结论:阅读是语文学习之本,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通过故事说理论证思路缜密语言准确周密提出论点:点滴积累循序渐进论证论点:得出结论:提出希望学习应谦虚谨慎学习应重视教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