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二首第一课时忆秦娥·娄山关【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2.整体感知诗词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重点)3.体会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贵州省贵阳大剧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举办了一场名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山深处中国梦》经典作品朗诵会。此次朗诵演出以“中国梦”为主题,以经典诗文诵读为核心。为了彰显此次演出的特色,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朗诵了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朗诵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现在,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朗诵录音,一起走进《忆秦娥·娄山关》。二、预习展示1.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创作背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2.初读诗词,把握节奏与情感基调。(1)读准节奏,用“/”表示停顿,用“·”标出重音。明确: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这首词上下阕的写作内容和情感有什么不同?明确:本词上阕写行军情景,悲凉沉郁;下阕写胜利穿越娄山关时的所见所感,豪迈悲壮。三、合作探究(一)朗读诗词,把握象征意象。1.词的上阕中有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明确:以西风、霜天、残月、雁叫、马蹄声、喇叭声等事物构成色彩浓烈的画面,造成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勇往直前的红军队伍。2.词的上阕仅仅是写景吗?除了写景外还写到了什么?明确:不是。暗写景中人,以有声衬无声。天色未亮,凄风冷月,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含蓄刻画出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3.词的下阕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背景?明确:雄关、苍山、残阳,营造出壮阔苍凉的背景。(二)小组讨论,品析字词。从用词精练、生动的角度品析下面加点字词的巧妙之处。1.西风烈.。明确:这个“烈”字,读来不禁让人心潮澎湃,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悚然动容,平添悲壮。2.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明确:“碎”,“细碎”的意思,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速”。“咽”,写出了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显示出面临严酷战情、成败在此一举的庄严肃穆气氛。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明确:“真如铁”极言娄山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头越”写出了作者面对如铁的雄关,没有视之如畏途,而是极其乐观又极其豪壮地号召大家,显出英雄本色。(三)小组讨论,把握写作特色。1.词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苍山”“残阳”等物有何象征意义?明确: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的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2.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这首词还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娄山关的胜利,红军上下的沉郁心情一扫而空,那喜悦的心胸真像大海起伏难平,胜利的情怀像残阳那样火红壮丽。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词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是全词最为光彩照人的两句,放在整首词的结尾处,势如撞击洪钟,大声远去,余韵悠扬,使词的审美境界为之升华,艺术魅力大增。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诗词的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诗词知识,但《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描写的内容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教学这样气势磅礴的词,气氛的创设极为重要。我从播音员的朗诵录音导入诗词,让学生领悟诗词的音韵美,我还搜集了诗词的背景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朗诵诗词,对其意象、字词、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进一步感受毛主席在诗词作品中表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豪情。第二课时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注意重音和停顿。2.理清诗词思路,把握诗词主旨。(重点)3.品味语言,体会诗词语言美。(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记得学生时代的自己,特别喜欢朗诵《沁园春·雪》这首词,而且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具体来讲,我喜欢其描绘的白雪场景,我喜欢字里行间的豪放,我喜欢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今天,让我们学习这首诗词,一起体会词人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二、预习展示1.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2.听读诗词,注意节奏、停顿,读出诗词的气势。(1)听《沁园春·雪》的朗诵带,请同学们用“·”标出重音,用“/”表示停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根据标出的重音和停顿,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注意读出气势,尽力背诵诗词。三、合作探究(一)感知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感情。1.朗读诗词,把握诗词层次。明确:上阕:分三层。前三句概写北国雪景。中间具体描绘北国雄伟景观。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想象雪后艳丽景象。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下阕: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评述历代英雄豪杰。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抒发诗人抱负。2.齐读上阕,感知内容。(1)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明确:“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词人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明确: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4)词人“望”到的景象是实景还是虚景?这说明,这个“望”字带有很大的什么成分?明确:虚景;想象。3.齐读下阕,感知内容。(1)下阕第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词人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明确:惜秦皇汉武……射大雕。(3)词人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明确:“惜”字。管到“只识弯弓射大雕”。(4)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哪些意味?(讨论)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5)“俱往矣”一句包含着词人什么样的感情?“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两句有何含义?明确:“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束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词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同志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4.诗词运用写景(上阕)、议论、抒情(下阕)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通过描写北国雪景,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二)品味语言。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品味诗词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表现力的特点。1.这首词表现了一个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但没有一个“白”字,请问词人用了哪些字词表达洁白?明确:冰、雪、银、蜡、素。2.词人在写景时用了十分贴切和极富形象、饱含深情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试举例说明。明确:“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封”显凝然静态,“飘”显轻盈动态。动静结合,淳朴净美,意境广阔,气魄宏大。“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驰”化静为动,对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际、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写。“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无边无际。“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象,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顿失”是“顿时失去”的意思;“滔滔”指波涛滚滚的气势;“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3.词人不仅在写景时用了十分贴切的词语,在评论历史人物时也一样,试举例说明。明确:“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的激烈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略输”“稍逊”都是稍微差一些,意思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用词却富有变化。“只识”二字对“文治”方面的批判要严厉一些。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是一首雄壮的抒情之作。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的。我从我对诗词的喜爱导入课文,用朗读的方式切入教学,理清诗词思路、领悟主旨,最后选出精当的语言进行品味,引导学生发现诗词的美妙。这首词值得品析的地方很多,从词语开始,是本着从小处着手,从简单处起步的原则,圈定了词语这个范围,学生思考的方向清晰,可以避免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局面。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多一些指导,为以后对诗词的赏析做好思维方法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