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及其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式及其发展俞兴[摘要]本文通过对几种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式的对比及历史演变的分析,说明原始汉语语序中,代词做宾语的正常位置是在动词的前面,先秦时期宾语前置已需要一定条件,这是一种从旧结构发展为新结构的动态现象。[关键词]宾语前置词序句式发展汉语语法史的研究说明,先秦时期汉语的正常词序是主—动—宾。而宾语前置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1、疑问代词做宾语;二、名词宾语用代词复指。三、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除此而外,还有少数例句,宾语直接置于动词之前。为什么上古汉语宾语前置现象较多?它们又是怎样从前置往后置发展的?本文想根据一些资料,略论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式的历史演变。一、疑问代词做宾语的前置现象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谁、孰、何、奚、安”等直接作宾语时,无论作动词宾语,还是介词宾语,一般都需要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代词宾语—动词(或介词)的形式。例如:疑问代词做动词宾语的前置:①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我确实没有才能,又敢恨谁呢②吾谁使正之?(《庄子·齐物论》)我叫谁正确地判断它?③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定公八年》)盗窃的人是谁?是阳虎。④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诗·鄘风·相鼠》)人如果不讲礼仪,不死还等什么?⑤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孟尝君说:客人爱好什么?⑥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它将往哪儿去呢?⑦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2卫君等着你去处理国政,您准备首先干什么?⑧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梁国的客人辛垣衍在哪里?⑨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诗·小雅·小弁》)上天生了我,我的好日子在哪里?⑩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天下的父亲都归向西伯了,他们的儿子归向哪里呢?以上例句涉及先秦的经、传、子著作,其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一律置于动词之前。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也要置于助动词之前,如例1。如果疑问代词做使令动词的宾语,也就是做兼语,也要置于使令动词之前,如例2。如果动词前有副词作状语,疑问代词宾语置于副词和动词的中间,如例6、7。反之,如果宾语不是疑问代词,则置于动词之后,如例3“阳虎”、例9“我”、例10“之”。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同样要放在介词之前。①[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②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③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④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以上例句的“何”、“奚”、“谁”、“恶”都是疑问代词,分别做介词“以”、“为”、“与”、“乎”的宾语而前置,其中“何以”这个结构因为使用频繁,一直流传到后代的书面语言里,成为一个凝固结构,相当于“凭借什么”、“用什么”而不再用“以何”的形式。总之,在先秦,疑问代词无论作动词宾语,还是作介词宾语,一般都需要前置,这是比较严格的。我对《诗经》、《左传》加以统计,其数字也足以说明问题。(见下表)篇名动词宾语诗经左传备注句数前置句数前置谁动宾221313介宾4444何介宾1616119119何做宾语的定语而前置动宾1413444444例全部前置何以、何为、何用、何如介1144动00003那么,疑问代词做动词宾语而前置句式到汉代以后怎么发展变化的呢?我们根据汉人的注释可以窥见一斑,因为汉人的注释是采用当代活的语言。有人据毛传、郑笺对诗经的注释做过如下统计。对比动宾诗经中前置句数《毛传》、《郑笺》注释句数《毛传》、《郑笺》注释中保留宾语前置的句数谁220何16104安111可见,到了汉代,疑问代词做动词宾语的前置句式相当大部分已经朝后置发展,这就证实并补充了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的看法,“到了汉代,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的结构逐渐发展出来了”。至于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前置的句式,汉代以后则大部分成为凝固结构一直流传在后代的书面语言中。如“何以”、“何为”、“何如”、“奚以”等。二、用“是”、“之”等复指的名词代词宾语前置句式的发展古汉语中比较严格的宾语前置句式,除前面所讲的疑问代词作宾语以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往往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时,前置的宾语和动词宾语之间,必须加入指示代词“是”、“之”进行复指。形成“宾语+是(之)+动词谓语”的格式。例如: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如今害怕吴国,在郢筑起城墙来。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掌握着国家大权,保护四方。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诗·邶风·新合》)——想找个称心如意的丈夫,谁知嫁这样一个驼背。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我以为你是问别的,原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呀!以上四个例句,宾语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倒置在动词之前,又用指示代词“是”、“之”复指,起到了强调宾语的作用。它比一般动宾式语气强得多,4试比较:“君王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君王不把自己的流亡放在心上,却担忧着群臣。如果换成“不恤君王,而忧群臣”,那语气就减弱多了。名词宾语前置,而又用“是”复指的时候,前面往往还有“唯”字,构成“唯+前置宾语+是+动词”的格式。如“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敌是视”(《左传·成公十二年》)这种凝固句式强调了宾语的唯一性,语气更为强烈。古代汉语中代词宾语如果前置,就只用“之”复指。例如:子是之.学,亦可谓不善变者矣。(《孟子·滕文公上》)——您学习这些知识,也可说是个不善于变通的人了。我之怀矣,自语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诗经上说,因我的怀念啊,自己留下了这一忧伤,恐怕说的就是我吧。今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古时候百姓有三种毛病,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丢了。这种宾语前置格式由于经常使用,最后形成了“是之谓”、“此之谓”的凝固结构,“是”和“此”所代的是前面的句子,即宾语的实际内容。如:失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墨子·亲土》)这两例中的“是”、“此”均指代前面的句子。在这种名词或代词宾语前置,而又用指示代词“是”、“之”复指的句式中,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1、“是”、“之”的词性问题有的语法书把“是”、“之”叫做结构助词,把这种句式叫做用结构助词“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式。他们的理由是:A在这种宾语前置句式中,不仅用“是”、“之”,也有用“焉”、“於”、“是为”、“之为”等词作标志的,因而,这些词仅是结构助词。举例如: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代传·隐公六年》)——周朝东迁,依靠的是晋和郑。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诗·小雅·出车》5——威武的南仲,平定玁狁。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诗·大雅·卷阿》)——和善可亲的君王,纲纪四方。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人如果只看到生,这样必死;人如果只看到利,这样必定受害。我们认为:A以上例句中的“焉”,本来就含有“于是”的意思,“于”也可以认为是“于是”的省略。“为”当然没有指代性,但“四方为纲”的“为”只是“作为”的意思,因而这句不是宾语前置句,至于“之为”的“为”,则应认为是“谓”的通假字,故“之为”即“之谓”,也即“谓之”。因而也具有指代性。这样看来,前置宾语后面一定跟有具有指代性的词和词组。所以“是”、“之”仍是指示代词。B这种句子宾语一旦后置,“是”、“之”就不用了。如:说明它们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而不是指示代词。如: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诸姬是弃.,其谁归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无亦监乎若敖,蚡冒至于武、文,土不过同,慎其竟,犹不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同上)我认为,“是”、“之”仍是指示代词,诗经中有两组典型例句可说明问题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诗·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同上)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诗·大雅·崧高》)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同上)这两组例句都是同篇不同章,动宾顺置时仍保留了“是”,而且含义不变。据此推测,这种宾语前置和宾语后置句式实二而一,句中的“是”都是指示代词,它的语法作用在于指明前或后的名词性成分为动词的宾语,为了追求字数整齐和6谐韵,就产生了两种不同词序的句例。至于前面的两组例句在动宾顺置时省略掉了指示代词“是”,那是因为在散文中没有句式整齐的要求,故省掉“是”,更显得简练罢了。总而言之,“是”、“之”是复指前面名词或代词宾语的指示代词。2、这种宾语前置句式的历史发展怎样?有些学者做过一个统计,在今存三百余篇诗中,这种名词宾语前置而又用“是”复指的用例43个,占全部“是”字用例的百分之三十二点六,说明使用频率相当高,而这种句式往往是为了追求押韵和典雅。在“不学诗,无以言”的时代风气里,这个本与常语不合的句式,反而因它的词序区别于常语而受到贵族士人的注重,在社会交流中得到传播。这种句式盛行于西周年间和春秋时期,到占国以后,就急剧衰落而成为残迹。这从以下著作的用例统计中可以证明。同理,我们可以认为名词代词宾语前置而又用“之”复指的用例与O/是/V式大致相同,也是从战国以后开始急剧衰落的,后代文言文中使用这些句式,完全是仿古,并不代表当时口语。三、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是放在动词后面的,如“不知道这件事”,但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否定的叙述句的代词宾语,往往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现象在先秦不像前面两种宾语前置句式那么严格,宾语前置的限制条件较多,既要看具体的否定词是什么,又要看具体的代词宾语是什么。而且也存在许多宾语后置的句例。我们先谈谈宾语前置的现象。大致说来,否定词是“莫”、“不”、“未”、“毋”等字的,代词宾语是“吾”、“余”、“汝”、“尔”等字的,宾语前置的较多。例如: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周南·汝》)——总算见到了丈夫面,幸喜没有远远地抛弃我。以国之多艰,[未]汝恤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因为国家多危难,未能顾恤你们。孙子兵法论语孟子墨子庄子公孙龙子战国纵横家书“是”字总数100%31532546254701250O/是/V式用例1303100百分比%3.2%5.8%00.5%0.2%007[毋]是剪弃。(《左传·襄公十四年》)——不要丢弃这些人。[莫]余毒也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没有谁危害我了!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不”、“毋”、“未”是否定副词,“莫”是否定性无指代词。在这四个否定词后面,代词宾语“我”、“汝”、“是”、“余”都置于动词谓语“弃”、“恤”、“剪弃”、“毒”之前。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一般只限于“不”、“未”、“毋”、“莫”这四种句式,至于用否定副词“弗”、“勿”的否定句,一般是不带宾语的,因而不存在宾语前置问题,偶而也带宾语,如果这个宾语是代词,同样也放在动词的前面。(例略)在先秦的否定句中,也有许多宾语后置的例子。如: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左传·僖公九年》)——况且人们想达到,谁不如我呢?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道德高尚的人不吝惜自己。[未]闻道也。(《孟子·滕文公上》)——没有听到高明的理论。这种情况说明,从先秦时候起,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就已经开始从前置向后置发展。两汉以后,代词宾语前置的情况越来越少。魏晋以后,接近口语的作品,如《世说新语》、《百喻经》和唐代变文,几乎没有前置的用例了。可见当时的口语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后置的形式已经完成了。四、一般句子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以上三种有条件的宾语前置句式,在先秦有严格与不严格的区别,战国以后,在口语中分别以不同速度由前置往后置发展。但我们同时注意到另一种语言现象,在先秦也有少数一般句子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它们既不是在疑问句中,也不在否定句中,也不用“是”、“之”例如:民獻有十夫予翼。(《书经·大诰》)——民间有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