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三个子目一条线索贯穿本课的学习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课文解读:【学习活动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废井田、开阡陌)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井田制内容、特点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下》2)性质:3)特点:公田:_____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_____。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______,没有______。收获归______.井田制1)背景:______的出现,_______的分化,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_________出现。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不允许买卖)4)井田制度最鼎盛的时期是_______。国家阶级井田制贵族贵族使用权所有权自己西周5)井田制瓦解的过程:A、开始崩溃:_______。表现为大量_______被抛荒,部分_______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B、加速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收改变:齐国管仲______________;鲁国的________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瓦解。C、彻底废除:战国时期,秦国________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全面肯定了土地私有制。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春秋时期“公田”“私田”“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商鞅变法【思维训练】【问题1】阅读课本P7,思考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有哪些?(C级)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②各国的税制改革③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问题2】为什么说各国的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级)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的税制改革,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问题3】考虑一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会有什么样的影响?(C级)①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社会的国有制,使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②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③但造成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社会动荡不安。【问题4】井田制和分封制是何关系?•井田制———经济制度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学习活动二】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3、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概况•1)汉代以来____________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2)为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自魏晋开始至唐初的统治者常采取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3)宋初统治者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使两级分化更为严重。•4)明清时期,_________________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买卖“均田”“限田”“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商品货币经济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动动脑危害:国家: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农民:几无立锥之地,无法向国家交纳赋税【问题2】为应对土地兼并,统治者采取的对策、目的是什么?哪些朝代实施了?(A级)为什么不能根除?(C级)统治者的对策:目的: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缓和阶级矛盾。“均田”、“限田”的措施北魏、隋、唐初实行过。实施的朝代:不能根除的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问题3】均田制的性质?有何局限?(B级)性质:均田制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这意味着封建社会以土地私有制为主,一定时期也有土地国有制。局限:①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②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③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学习活动三】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1、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______为收益,称___________________。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________关系。地租租佃土地经营方式租佃•2、历程:•(1)产生:_____________•(2)发展:到了______收取租税的现象比较普遍。(说明租佃关系中主佃各半的分成租制)•(3)普遍化:______________•(4)进一步发展:_____________战国时期汉代宋代明清时期明代地契契约纳租方式确立明清时期: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订立契约交纳地租【问题1】为什么到了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A级)土地兼并更加严重【问题2】是什么原因使得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A级)原因: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剩余人口增多,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问题3】租佃关系发展有何影响?(B级)(1)在租佃关系下,国家、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佃农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2)有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问题4】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趋势。(C级)土地私有制逐步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其中地主私有土地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5】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归纳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吗?(C级)(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4)以地主私有为主的土地私有制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5)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不平衡,南宋以后,经济中心完全南移。五、自我知识建构商周贵族土地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税制改革土地兼并租佃关系均田制土地公有(原始社会)抑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危害?)(影响?)占支配地位六、当堂检测A组1、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2、(2010广东卷)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D.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CD3、《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B.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C.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D.周天子承认了土地私有4、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灌溉农业的一大进步B.法律上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制度C.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D.确立了以小块土地为特征的小农经济5、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均田制的根本目的在于A.保护自耕农经济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限制地主土地兼并D.维护自身封建统治CBD6.(07广州二模)在我国封建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A.国有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D.村社土地所有制BB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变化: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学习活动一】中【问题三】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董猬《救活荒民书》(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结果如何?为什么?措施:“均田”、“限田”的措施结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土地兼并的继续进行,国家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就无法实行下去了。原因: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材料四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陶煦《租核·推原》(4)材料四反映的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国家: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农民:几无立锥之地,无法向国家交纳赋税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