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一节“历史”、“历史研究”和“历史学”等几个概念一、“历史”对于“历史”一词的含义,通常有三种理解。其一,“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如李大钊说:“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历史是亘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的全人类生活”1。又如白寿彝也主张从专业的角度给“历史”以科学的概念,认为有必要明确地规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2。其二,“历史”是历史学的简称。如我们经常说自己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其实作为一种学科名称,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历史学”。我们同学应该自觉地用“历史学”这个概念来称呼自己所学专业。其三,“历史”是指历史记载、历史著作。中国古人所说的“史”,在先秦时期,最初是指负责记事的职官,即所谓“史官”,后来主要指对事件的记录(或记注,即历史记载),再后来(可以认为自《春秋》、《左传》,尤其是《史记》之后)又主要指各类历史撰述(即历史著作),如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等。今天仍有人沿用这种理解,如说我们的历史书(历史教材)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全球通史》”等。在我看来,所谓历史,就是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因此有我们的成长史。每个家族、集团、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因此也就有家族史、集团史、民族史、国家史及人类史。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演变过程,因此就有自然界的历史。我们人类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也就有思想史。每一种学科,都有其发展过程,因此每个学科也就有自己的学科史,如物理学史、化学史、数学史、史学史、文学史,等等。总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任何事物其实都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有其历史。一切皆过程,一切皆历史。1李大钊:《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4、82页。2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二、“历史研究”所谓历史研究,就是人们认识事物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活动。历史既然是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有其发展演变的规律。这个过程及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我们可以通过文字记载和其他相关材料来再现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并解释其发展演变的原因,分析其后果——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任务,即所谓“事实”、“解释”和“评价”。但这还远不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揭示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并进而预测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向(这是历史研究的终极任务)。当然,学者们一般将历史视为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过程,因此历史研究的任务也就被限定为再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由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是更加宽泛意义上的大“历史”,所以我们上面所说的历史研究的任务也自然要宽泛的多。三、“历史学”从事历史研究,就需要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历史学就是关于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问或者说学科。我们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历史学”,而不是学“历史”。其他专业的同学要学“历史”(如中国史、世界史等),但我们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历史”(这是我们的最基本的功夫),更要学“历史学”(即掌握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历史研究的理论主要有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前者是关于历史发展本身的理论认识,主要是各种历史观,如唯物史观、英雄史观、神意史观、历史进化史论、历史倒退论、历史循环论,等等。后者是关于历史研究本身的理论,如历史研究的功能、史家素养、史学批评等方面的理论。历史研究的方法,首先是收集、整理和考证史料的方法,象文献学、版本目录学、史料学、考古学等学科的方法都可以运用;其次是揭示、解释和评价历史事实的的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阶级分析和知人论世等方法;最后是历史编纂学和历史文学等。四、“历史认识”、“历史著作”和“历史记载”所谓历史认识,就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历史研究所得的结果。人们的历史认识不一定就能够反映历史真相,它往往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里所说的主观条件,是指历史研究者本人的素养,包括德、学、才、识等诸方面。客观条件是指主要是指史料,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我们无法直观地去了解它,而只能通过各种史料去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但史料(包括实物的、文献的、影像的、口述的等各类史料)丰富与否、全面与否等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历史真相的反映。此外,时代的政治风气、学术风气也会影响人们历史认识与历史真相的距离。人们的历史认识,以一定的载体如竹简书、帛书、印刷书、电子书等形式较系统地反映出来,就形成了历史著作。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前人的历史著作,要给以充分的尊重,它是前人心血的结晶,是我们继续前进的阶梯,但却不能迷信,只须将其视为我们继续研究的重要参考。随着新史观的引入,新角度的开拓,新史料的发现,新史法的运用,我们会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接近历史真相。讲到历史著作,我们要将其与历史记载区分开来。历史著作反映的是人们主要是历史研究者对于历史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历史研究者的主观认识。而历史记载是人们对于客观历史的文字记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文字史料)。历史记载有当时当事人和旁观者的记录,也有后人的转录。一般而言,自然是当时当事人和旁观者的记录较为可信,但最好能够将当事人的记录和当时旁观者的记录合而观之,并辅以其他史料,后人转录的史料也是重要的参考。当然,无论是当时的记载还是后人的转录,它们也都是文献形式的史料,只是历史研究所依据的重要资料,但并非全部。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是历史研究需要重视的大问题,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鉴别史料的基本功夫。第二节世界历史的概念和分期一、“世界历史”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谓的世界,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因此,世界历史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所谓纵向发展,是指社会发展程度由低级进到高级的过程,所谓横向发展,是指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统一、联合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所谓世界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分散和孤立走向统一和联合的过程。当然,“世界历史”,有时也被理解为人们对于上述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所作的主观阐述(这实际上是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有时又被理解为反映这种主观阐述的著作,如《世界史》、《世界历史》、《世界通史》等(这些实际上应该是世界历史著作或者说是著述、撰述)。研究和学习世界历史,要求我们将世界(或人类社会)看作是个整体,阐述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实际上就是要说明今天的一体化的世界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发展演变规律,将来又会怎样发展等问题。以前,我们的世界历史研究和叙述,就缺少这样一种全局的观念。结果,世界历史就被按照“国别史”或者“区域史”的简单集合来讲述。二、世界历史的分期世界历史的发展,本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过程。但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将其分为几个大的阶段。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界就已经将世界历史分成“古代”(Ancient)、“中世纪”(MiddleAges)和“近代”(Modern)三大阶段。这种“三阶段分期法”到了18世纪遂为西方史界普遍采用。后来,又加上了”现代”或“当代”(Contemporary),就成了“四阶段分期法”。不过,这种三分法或四分法都是以政治兴替作为分期标准,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依据。我们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也对世界历史进行分期,并且也将其分为三阶段:“古代”、“近代”和“当代”,或四阶段:“上古”、“中世纪(又称“中古”)”、“近代”和“当代”,但分期的标准却主要是社会性质(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当然也要考虑人类交往的突破性发展。我们所说的古代,即从人类产生到公元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之间约几百万年的时间,一般相当于前资本主义时期。这一阶段,世界各地区在社会形态上较为复杂——在亚欧大陆的主体地区社会发展程度较高,基本上较完整地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但有的地区却仍处在奴隶社会阶段,更有一些地区仍一直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不仅如此,从人类交往的范围来看,这几百万年的时间里,由于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生活在亚欧大陆、中南非洲及美洲三大版块的人类,虽然已经逐步突破了各版块内部江河、高山、草原和沙漠等自然条件的分隔,从而实现了各版块内不同文明间的密切交往,但三大版块之间的相互交往却由于几大洋和撒哈拉大漠的阻隔而基本没有(也就是说在公元1500年之前,人类的交往只是各版块内部的,全球性的人类交往并没有能够形成)。到了公元1500年前后,情况不同了: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不仅造成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变革——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推动了人类全球交往的最终实现,世界历史才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的历史,从而进入近代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不仅出现了社会主义社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交往变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密切——“地球村”这个词,用来表达一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交往现状,应该说是非常贴切的。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历史实际上便进入一个新阶段——当代时期。第三节世界古代史的下限和分期一、世界古代史的下限世界古代史是指人类社会在古代阶段的发展历程。这里所讲的古代阶段,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是指从人类产生到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之间约几百万年的时间。要说明的是,对于世界古代史的下限,除“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这种观点外,传统上还有几种观点:第一种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说;第二种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第三种是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说。大家知道,划分历史阶段主要是依据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过程。因此,不能以某一年作为一个时代结束或开始的标志。此外,划分世界历史阶段的依据还应当是具有世界全局性影响的历史事件:不仅应当尽可能是对世界范围内社会形态的变化有大的促进的历史事件,而且还应当尽可能是对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的横向联系有大的促进的历史事件。而上述几种说法,第二、三种都是以一具体年份作为分界,显然很机械,容易让人觉得社会形态的变化是一蹴而就的。不仅如此,上述三种说法,都是以一局部影响的历史事件作为世界历史分期的依据:无论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还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抑或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都不可能引起世界全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而且,不会也不可能造成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横向联系的加强。而我们之所以将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活动作为世界古代史的下限,是因为:其一,新航路开辟活动不仅使萌芽于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向全世界扩张,从而拉开了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的序幕;其二,新航路开辟活动导致世界范围内海道大通,促成全球交往的实现,全世界此后日益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这一点,在新航路开辟前是决不可能的,因为,那时南部非洲、美洲、亚欧大陆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彼此间可以说是相互隔绝、没有联系的,即使有也是偶尔为之,不能算是真正的交往。总之,新航路开辟无论是在纵向发展上,还是在横向发展上,都把世界历史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是世界古代史的下限,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二、世界古代史的分期世界古代史从时间上看长达几百万年,往往被学界划分为两个时期:上古和中世纪(又称中古)。一般认为,上古相当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而中世纪,则是指封建制生产关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它是上古和近代、奴隶制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间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全世界各地区、各文明间由相互隔绝,相对闭塞时期到全球交往,海道大通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故以“中世纪”(MiddleAges)称之。这里,“中世纪”的“中”字就表示“过渡”之意。关于上古和中世纪的分界,传统上主要有几种说法。第一种:330年罗马迁都拜占廷说;第二种:476年西罗马灭亡说;第三种:中国进入封建社会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西晋说等);第四种:罗马奴隶制危机,封建制生产关系产生说。在这些说法中,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一,不应某一年作为两个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