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为博得她的欢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起骊山的烽火,示警有敌人进犯。各地诸侯纷纷带兵来到骊山,准备与敌人厮杀,保卫周王。褒姒看到他们到达时气喘吁吁的样子,开心地笑了。但是,从此周王却失信于诸侯。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烽火戏诸侯”。后来,犬戎真的来攻打,幽王点起烽火,诸侯们再也不来援助。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导入骊山烽火台遗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1)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分封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在诸侯国内展开变法运动,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私田扩大,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得以确立,社会经济因之得到发展。(3)文化上,社会思潮相当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也取得一系列成就。一、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周王室的衰落和宗法制的破坏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战国时期的政局变化和变法运动秦统一六国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概括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的表现?A、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周王室的王畿越来越小,财政困难;周王的势力还不敌大的诸侯,诸侯不再朝觐周王。B、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的分封权利下移。C、诸侯之间争霸战争不断。D、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实行新的社会制度。周郑交质周郑交恶射王中肩(一)周王室的衰落和宗法制的破坏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拜、贡奉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得不依赖诸侯的资助,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赙(求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国的摆布。周襄王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各种矛盾都在急剧发展,而且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孔子感叹“天下无道”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无道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礼崩乐坏”生动地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已经遭到破坏,周王的权威地位已经不复存在。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齐桓公与管仲(拓片)(山东嘉祥武梁祠)(二)争霸战争和诸侯国的兼并春秋时期,周王的威望降低,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起来争霸,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在大国争霸战争中,许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三)战国时期的政局变化和变法运动反映出这些国君已经不满足于诸侯的政治地位,他们已经公开表示不再承认周朝的分封。诸侯国君在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意味着什么?商鞅(三)战国时期的政局变化和变法运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为了增强国力,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秦国的商鞅变法,在这些变革中收效最大,为秦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卫国人,后入秦,被秦孝公任左庶长,实行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人民为国家立军功,并且,废除井田制和贵族世袭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县制。商鞅虽然后来被旧贵族杀害,但是,变法却推行下去,“商君虽死而秦法行”,秦国从此强大起来。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秦国灭燕(前222年)灭赵(前228年)灭齐(前221年)灭魏(前225年)灭韩(前230年)灭楚(前223年)(四)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群雄割据的历史,缔造了一个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秦帝国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不仅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且对此后近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秦国变秦朝: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建立)古风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中央集权: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其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专制主义:一种君臣关系,中央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实行原因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无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为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官吏制度法律制度(一)皇帝制度“始皇帝”的来历?皇帝制度确立“皇帝”的称号掌握军、政、司法和立法等大权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而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秦始皇至尊的地位。(二)三公九卿制度皇帝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九卿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互相配合互相牵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左丞相右丞相百官之首全国政务副丞相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军务(虚有其位)分权分军权(二)三公九卿制度(三)郡县制度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做课后《解析与探究》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而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随着时间流逝,血缘关系疏远,诸侯混战,天子不能控制。实行郡县制则官吏领取丰厚的俸禄,便于控制。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郡守(最高长官)郡丞(行政、刑狱)郡尉(军事、治安)县县令(最高长官)县丞(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乡三老(教化)啬夫(听讼赋税)游徼(贼盗)里(里典)(三)郡县制度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3、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两者的实质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到皇帝身上.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四)官吏制度目的: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内容:1、选拔①任举②征召③考试④军功和辟田⑤世官2、考核①监察②考绩(五)法律制度秦法律以细密、严苛著称。它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秦法以“轻罪重罚”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如犯了轻微的小罪,就会被处以严酷的刑罚。“囹圄成市”、“赭衣塞道”两个成语说明了秦法律的残酷。有利于巩固秦始皇的专制统治,但残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激化了社会矛盾。云梦睡虎地秦简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1)对秦朝当时的直接影响: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2)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共和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布置作业课下小论文撰写: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五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