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宝事件的分析与思考中行角度:在中行再回应原油宝穿仓事件中,中行应承担应有的责任,但绝不是网民们认为的“强行甩锅”。自4月6日起,中行就通过短信、电话、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种渠道,向“原油宝”客户多次进行针对性风险提示,特别是4月15日以后,每日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约46%的中行客户收到风险提示,主动选择了平仓;也有54%中行客户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这场交易中,有大赚一笔的做空投资者,也就有了这些巨亏的投资者。我们都知道投资行业,收益越大,风险越大。巨亏的投资者舍不得放下巨额的利益,他们宁愿去赌一把,只是没想到这场资本博弈输了,还输得很惨。这都是投资者的个人选择,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责怪中行,认为它是“强行甩锅”。再者,当初签订的《交易协议》中明确,银行方面会每日不定时对客户交易专户的保证金充足率进行估值。客户保证金充足率不足50%时,银行将通过核心系统中客户预留信息的手机号码通知客户。当客户交易专户中保证金充足率下降至50%以下、20%(含)以上时,交易系统将发出提示短信,提醒客户追加保证金。当客户交易专户中保证金充足率随着市场变化下降至银行规定的最低比例20%(含)以下时,系统将按照“单笔亏损比率从大到小顺序”的原则对客户未平仓合约进行逐笔强制平仓,直至保证金充足率上升至20%以上为止。当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21日暴跌为负,多头客户基本爆仓的时候,中行原油宝若为合约最后交易日,则交易时间为8:00-22:00,超过22:00银行不会进行强平操作,而保证金是在昨晚十点后跌至20%以下的。当市场价格不为负值,多头头寸不会强制平仓。而已确定进入移仓或到期轧差处理的,将按结算价由银行完成到期处理,也不再盯市、强平。亏损投资者角度:从此次原油宝巨亏事件前因后果以及该期货产品的本身来看,中国银行不应该将产品本身存在的缺陷完全掩盖,更不能将自身操作失误及监管失职之责推脱得一干二净。首先,原油宝的进入门槛过低,对投资者没有设定适当的投资者条款,无论风险承担能力高低都可加入原油宝投资行列,使得原油期货成了投资者重要抄底渠道。其次,原油宝到底是个怎样的产品?从当前来看,原油宝到底是理财、定投还是期货抑或是ETF?从本质上看,它不是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甚至还带有些股票的特征,偷换了定义,混淆了概念。这样的一个四不像的产品,本身就有天然的缺陷性;银行在介绍产品时,也没有尽到适当性原则,使得投资者承担了意想不到的巨亏和倒贴的风险。第三,从目前信息来看,中行在原油宝业务中的角色界定模糊。中行定位自己时“代客交易”,通过发行产品的方式,挂钩国际原油的价格,让客户自己做交易。这种方式类似经纪商的角色;但时中行又在官方资料中定义自己为“做市商”。虽然扮演了经纪商的角色,但原油宝实际上又是中行售出的一个产品,将产品卖给投资者。实质上是银行为投资者提供的挂钩价格服务,类似为客户提供一个对手盘。是经纪商还是市商?在权责上,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埋下了这次暴雷的重大隐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行并没有在期货市场按-37.63美元这个价格进行平仓。期货交易市场瞬息万变,事实上第二天WTI原油5月合约就反弹到正价格了,当天报收于2.5美元/桶。WTI原油5月合约的到期交割结算价是10.01美元/桶。根据证券市场红周刊分析,按-37.63美元结算的WTI原油5月合约高达77076手,每手原油期货合约是1000桶,这个损失是多少?那么中行原油宝究竟持有多少WTI原油5月合约的多头仓位?具体都是在什么价位上平仓的?这个目前是很不透明的。由此也可见买中行原油宝与买原油期货的区别有多大,如果投资者是直接买卖原油期货,那么账面上的实际损失是清清楚楚直接显示的,但买原油宝就不一样了,究竟是怎么亏的是不清不楚的,全由中行说了算,投资者一头雾水。中行要说了算也行,那必须把所有交易明细向投资者全部公开,用交易数据来说话,不能明明没有按-37.63美元的价格平仓,却跟投资者按这个价格来结算,人为造成投资者的巨额损失。如果是这样,这就不是转嫁损失的问题,而是在欺骗投资者了。公开透明是化解投资者心头疑虑的唯一办法,不能让投资者亏得不明不白。总结:1.中行原油宝产品设计的交易规则本身就有漏洞。最大的漏洞就是移仓结算时间太晚。据了解,为了防范期货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发生非理性波动的风险,国内其他银行平台的现货原油交易,最后交易日期基本都设置在国际期货合约到期前一周或10天左右。而中行是在期货合约最后交易日的前一日的北京时间22:00停止交易,投资客户还没来得及反应,市场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2.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于这种商品类的衍生品,最专业的应该是期货市场的专家,银行对这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刻。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结束,产品提供者应该对整个链条的风险点都有充分认知,尤其是交割环节的规则3.我国部分投资者群体不够成熟、专业性薄弱,投资者的教育不足。实际上很多专家一直都在劝阻自己的客户,不要去抄底原油,但仍然有部分银行积极推介,引入了很多本身并不适合参与原油产品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