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产权理论目的和要求★掌握产权的内涵、产权的功能与属性;★弄清产权的起源和影响因素;★了解产权保护及其意义;★熟悉科斯定理并用其分析现实问题。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什么是产权?◆产权是一个外来词,是财产所有权或财产权利的简称◆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property不仅是产权的客体(财产),而且是“指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法律关系的综合”。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什么是产权?◆《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各产权经济学家分别对产权加以不同界定。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什么是产权?综合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不仅是人们对财产使用的一束权利,而且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什么是产权?◆理解产权应把握的几点(4点):●把产权视为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关系;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而不是人对物的关系●强调产权是一组行为性权利、即一个“权利束”;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什么是产权?◆理解产权应把握的几点(4点):●把某一物品所附着的权利数量及其强度视为该物品经济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把产权看作是一些社会制度等等。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由什么构成?◆由四种基本权利构成:●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让渡权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由什么构成?◆所有权●所有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产权主体把财产(产权客体)当作自己的专有物,排斥他人随意加以侵夺的权利。第一,它表明产权主体对客体的归属、领有关系,排斥他人违背其意志和利益侵犯他的所有物(有形财产或无形财产)。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由什么构成?◆所有权●第二,所有者对他的所有物可以设置法律许可的其他权利,即对他的所有权进行分解的权利。●第三,利用所有者权能收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由什么构成?◆使用权●使用权是指产权主体使用财产的权利。●财产使用的三种情形:第一,使用而不改变其原有形态和性质。第二,部分改变其形态,而根本性质不变。第三,完全改变,甚至使其原有形态完全消失,转换成其它的存在形式。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由什么构成?◆用益权●财产的用益权是指获得资产收益的权利。●“用益权的所有者仅对财产的果实拥有排他权,不拥有带来果实的资产”。●在实施用益权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某些限制(例如承包土地)。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由什么构成?◆让渡权●让渡权是指以双方一致同意的价格把所有或部分上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权利。●让渡权是体现产权完整性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确定了产权主体承担资产价值的变化的权利。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由什么构成?◆产权的分解和相对意义●产权只有在多个权利主体之间进行权利界定时,才有存在意义。●离开了其他方权利主体,面对一个单独存在的权利主体,就无从谈及产权的归属问题,这就是产权的相对意义。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由什么构成?◆小结产权是一个复数的概念,产权分解的必要性,取决于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产权学派并不把产权视为使用权、用益权和转让权的简单相加,而是深入分析可转让条件下产权的全部权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形态,以及产权内部各种权利之间的边界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的分类◆根据产权的排他性程度●私有产权(privatepropertyrights)●共有产权(communalpropertyrights)●国有产权(state—ownedPropertyrights)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的分类◆私有产权●“私有产权是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择的权利的分配。”●私有产权的关键在于,对所有权利行使的决策及其承担的后果完全是私人做出的。●私有产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只要每个人拥有互不重合的不同权利,多个人同时对某一资源或资产行使的权利仍是私有产权。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的分类◆共有产权●共有产权,是将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共有产权在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即完全重合的。●共有产权在共同体内部不具有排他性,因此,这种产权常常给资源利用带来外部效应。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的分类◆国有产权●国有产权则意味着只要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它就能排除任何人使用这一权利。●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不同的产权形式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西方学者认为,私有产权的效率最高,共有次之,国有最差。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的分类◆绝对产权和相对产权●绝对产权是针对所有其他人的,包括有形物品(如土地财产等)和无形物品(如版权和专利等),它是指对所有物具有个人独占的权利,它保证所有者可以实施于其他所有人身上的权利。绝对产权界定了有关非所有者必须遵守或承担不遵守的成本的行为规范。第一节产权的内涵产权的分类◆绝对产权和相对产权●相对产权是指赋予所有者“能够施加于一个或多个特定人身上的权利”。合约性产权,如信用债务关系或销售关系,以及法律上的强制义务。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三个功能◆激励和约束功能●“对未来产权的确信度,决定人们对财富种类和数量的积累。”产权的激励功能是通过利益机制得以实现的,如果产权受到威胁和没收,就会造成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孟子也说过,有恒产才有恒心。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三个功能◆激励和约束功能●产权关系既是一种利益关系,又是—种责任关系。“良好界定的产权限制人们使用资产的方式。要使人们对他们的行动或不行动的结果负责,产权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此外,产权界定保证人们以某种方式承担他们行为的成本。”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三个功能◆外部性内在化●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方式行事的权利。很显然,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所以,德姆塞茨指出:“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三个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产权与经济选择之间存在着系统关系。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任何物品的交换价值都取决于交易中所包含的产权束,因此资源中所包含的产权会进入决策者的效用函数,这样产权制度的变迁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对行为的这一效应,产权安排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四种属性◆排他性●排他性是私人产权的决定性特征。意味着不让他人从一项资产受益,且资产所有者要排他性地对该资产使用中的各项成本负责。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四种属性◆排他性●只有当其他人不能分享产权所界定的效益和成本时,这些效益和成本才可能被内在化,即才能对财产所有者的预期和决策产生完全的、直接的影响。●排他性是所有者自主权的前提条件,也是使私人产权得以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所需要的前提条件。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四种属性◆排他性●产权完全排他是很少见的。产权的残缺或弱化可能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形:(1)一种资产的形式、地点或本质的改变;(2)对一种资产的所有权利以一个共同协议的价格转让给其他人;3)大多数限制是由国家强制的。产权的弱化,会影响所有者对他投入的资产使用的预期,也会影响资产对所有者及其他人的价值,以及作为其结果的交易形式。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四种属性◆可分割性●可分割性意味着产权能被“拆开”,一项资产的完整所有权能与其各种具体用途上的权利相分离。产权的可分割性可以增加财产的有用性,使具有不同需求和知识的人们将某项独特的资产投入他们所能发现的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四种属性◆可分割性●产权可分割性扩大了现代股份公司的基础。把权利的集合依财产的特定要素加以分割,从而使财产在不同的环境下,经济地用于各种广泛的目的。产权分割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和创造性的不断增进而细化的,通过分立的个人和群体,财产的各种要素常常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四种属性◆可转让性(或可处置)●它涉及所有权通过出售或捐赠等方式的变化。不可转让的产权减少了这些财产对其所有者的价值。如果出售权或进行资本化的权利受法律或其他制度安排的限制,财产的价值就会下降。●除非产权是可转让的,否则我们不能把资源从低价值使用者手里转移到高价值使用者手里。第二节产权的功能与属性产权的四种属性◆永久性(或安全性)●一旦产权不能保证个人安全获取其所能创造的净收益,人们就会失去创造这些净收益的激励。人们利用一种资源的权利得不到保护或不能延续,那么,他将改变甚至放弃对该资源的使用方式,进而转向使用那些需要较少预先投入的资源。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原始产权模型●是指通过比较排他性权利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对于众人分享产权的内部控制成本来解释产权的起源。▲德姆塞茨模型▲安德森和黑尔模型▲诺斯模型▲阿姆拜克模型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德姆塞茨模型●德姆塞茨的《关于产权的理论》(1967),是原始产权理论中的经典之作。●德姆塞茨运用海狸的相对价格的变化解释了加拿大北部印第安部落土地私有权的产生。主要论点是:“新的产权的形成是相互作用的人们对新的收益——成本的可能渴望进行调整的回应。”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德姆塞茨模型●当内在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权就会产生,将外部性内在化。内在化的动力主要源于经济价值的变化、技术革新、新市场的开辟和对旧的不协调的产权的调整。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安德森和黑尔模型●安德森和黑尔(1975)扩展了原始产权模型,增加考虑了界定排他性的费用因素。他们使用了一个图示模型,包括用于界定产权的投入的边际成本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并分析了影响这两个函数的关键参数的变动情况。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安德森和黑尔模型●图的横轴表示界定和实施(排他性权利)的行为,界定排他性权利的投入品的价格降低或界定排他性技术的改进使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行为增加。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安德森和黑尔模型●边际收益函数则代表对排他性的需求,当一种资产价值上升或外界侵权的可能性增加的时候,曲线向右移动。●安德森一黑尔模型代表了原始理论的较为典型的特征:关于产权的决策制定仅仅与私人的成本、收益相关。这一理论并末涉及搭便车等影响团体决策的问题,也没有涉及政治过程。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诺思模型●诺斯(1981)在排他性权利界定的成本——收益的分析中,增加了外生变量——人口,诺斯将人类从狩猎和采集向定居农业的这一演变称为第一次经济革命。●诺斯通过对100多万年前的人类生活描述,说明人口与资源基数之间的关系如何导致排他性产权的形成。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诺思模型●当动植物相对于人口的需求还算丰盛的时候,就没有激励机制去承担因建立对动植物的产权所产生的费用。●当某个地区人口的扩张威胁到食物供应时,群落就会分化并迁移到新的地区,于是逐渐分离出一些新的群落。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诺思模型●一旦人口扩大到资源基数被充分利用的程度,那么,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就会导致狩猎采集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当人口压力持续增大和为了占有公有财产资源而展开竞争的时候,这些资源就会日渐稀缺,并使得获取资源所需的劳动时间相对“高昂”。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诺思模型●与这些发展相适应,单个的群落开始不许外来者分享资源基数,在这一过程中,这样的群落就定居下来。●解决史前人类所面临的公有财产的两难困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枯竭)的办法就是建立排他性的公有产权。排他性公有产权的建立使群落努力提高资源基数生产力。第三节产权的起源与保护排他性产权的起源◆诺思模型●排他性产权能够限制开发资源的速度。从历史来看,产权的演变过程包括,首先是不准外来者享用资源,然后是制订规则限制内部人员开发资源的程度。●建立排他性的产权制度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排他性弱的地方也就是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