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主编:杨干忠,副主编:缪代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本章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5.“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客观必然性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目录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三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四节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本章关键词•复习与思考题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过程1956年,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所有制变革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个体、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适应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在我国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结构。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产生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的结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部结构;•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部结构,是指一种所有制经济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中,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处的地位、作用,所占的比重以及相互关系。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因为:•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要求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第四,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邓小平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之所以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2.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3.公有制经济是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现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劳动人民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首先,公有资产占优势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量的优势;二是质的提高。•其次,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再次,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讲的,并不意味着所有领域和所有地区都是这样。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二、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必须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占到整个国民经济的1/3,占到公有制经济的1/2,集体企业就业人数为1437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9.7%,其中,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291万人,乡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13086万人。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节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面宽量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以乡镇企业为重点,支持和帮助城乡集体经济发展,是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内在要求和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内容。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搞活经济、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就业压力、增加国家税收、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族成员直接支配和使用的经济形式。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经营分散,工具简单,依靠手工操作等特点,所以它适合于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或者不具有社会化生产的部门和行业。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明确确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2.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3.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4.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营人才的成长。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外资经济是指以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形式存在的“三资”企业中的外资成分。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是指由中方提供土地、厂房以及其他可供利用的设备和劳动力,由外商提供资金、技术、设备、原材料,合作兴办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生产和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加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监督和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为了减少个体、私营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政府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引导、监督和管理。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党的十六大还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节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其必然性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条件下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主要环节之一。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节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客观要求。•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拥有个人收入的自主分配权。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节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经济条件,而按劳分配又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同时,按劳分配又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的分配方式。•第三,社会主义劳动仍仅仅是谋生手段的性质,是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根据。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节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企业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第二,按劳分配不是直接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是按照实现了的价值进行分配。•第三,按劳分配不是直接以“劳动券”,而是通过商品和货币形式来实现的,即劳动者从企业得到的货币收入,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消费品。•第四,由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主客观条件不同,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只能在同一个企业中贯彻,至于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同一所有制内部不同企业之间,不可能做到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节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其他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有:•1.个体劳动者经营收入。•2.按资分配。•3.按经营成果分配。•4.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第七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节个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四、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条件下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不但符合我国国情,而且也符合经济规律要求,因而具有客观的必然性。•第一,从地区来看,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