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1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公务员补助商业保险企业补充保险特殊人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社会医疗救助体系补充主体托底08:252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为了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之外的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而做的制度安排。文件: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发展进程:2007年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2至3个城市启动试点,2008年扩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08:254第九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08:255内容概要•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史•形式作用曲折发展的原因面临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原则制度框架特点基本内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测算08:256•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在占80%人口的农村地区,发展了一个成功的基层卫生保健系统,向人民提供低费用和适宜医疗保健技术,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求,这种模式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派专家来考察农村卫生报告指出,中国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中国家群体解决卫生经费的惟一范例。08:257第一节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合作医疗制度(CMS)•是指在政府的领导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农民依据自愿、受益和适度的原则,因地制宜,通过多种合作形式,民办公助、互助共济建立起来的满足基本医疗保健需求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P221-222“医社结合”•推广:1966年以后请看80年的调查数据•萎缩:20世纪80年代请看85、86年调查数据08:2581958-1998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0102030405060708090100195862768083869098覆盖率%08:259农村合作医疗的形式P226-228•按管理体制•村办村管•乡村联办联管(村办乡管)•县乡村联办联管(乡办县管)08:2510三种管理模式的比较村办村管村办乡管乡办县管保障对象村民农业人口农业、外来人口筹资个人个人个人村补助政府补贴政府补贴08:2511村办村管村办乡管乡办县管减免范围免四费减免较高县保大病合医或合药抗风险有限三级减免补偿减免有限住院分段补偿设有封顶线保小不保大设有封顶线管理监督村管理领导乡村两级合管办县合管办张榜公布合作医疗规章服务提供村卫生室乡村两级为主县乡村三级服务水平低结合社区服务08:2512•按合作程度P228•按补偿机制•福利型•风险型•风险福利型08:2513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特点•1.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2.合作医疗以群众自愿为原则•3.合作医疗以集体经济为基础•4.合作医疗以全方位服务为内容08:2514合作医疗制度作用P224•基本解决农村缺医少药和农民看病问题•有利于发挥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08:2515合作医疗制度曲折发展的原因•政治和政策的影响和干预P223•集体组织经济力量的弱化P224•制度本身缺陷•农村卫生医疗环境的变化08:2516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与影响图示P22308:2517传统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政府重视不够,国家对合作医疗基本上无基金投入•请看P231数据•筹资缺乏法律保障•合作医疗举办的层次和基金筹集水平低,无法抵御大病风险•对卫生服务提供者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措施,容易导致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08:2518•农村缺乏有素质的合作医疗管理人员,统计信息系统不健全•兼有市场和政府失灵的现象•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和巩固没有与医药体制同步配套改革•没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没有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存在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08:251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08:2520背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医疗保障与筹资”课题组调查显示:大病给农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据统计,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中西部地区,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80%。浙江大学一项调查表明,在农村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浙北地区,仍然有30%-40%得了绝症的农民因为无钱医治而死在家里。2003年SARS突显:社会卫生,特别是公共卫生滞后;农村的情况更落后,危机意识上升。08:2521(1)农民因缺乏有效的健康保障办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据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9.5%,农村地区仍有90%的人口没有任何的社会医疗保障。—农民的两周未就诊率为45.8%(1998年为33.2%),未住院率为30.3%。—31.4%的农民采取自我医疗方式(1998年为21.4%)—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疾病损伤导致贫困的为33.4%,与1998年相比有较大程度的增加。08:2522(2)医疗费用明显增加,相对于多数农民增收缓慢,农民不堪重负。•与1998年相比,农民次均就诊费从45元上升到78元,年均增速14%(全国平均9%)。农村次均住院费从1532元上升到2236元,年均增速为9.1%(全国平均为6%)。08:2523(3)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距22.134.543.4住院治疗门诊治疗未治疗5.791.332000年农村、城市儿童死亡前治疗情况08:2524卫生部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8年)主要结果(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其中:城市22.2%、农村17.7%),与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相比,调查地区患病率增加了4.6个百分点,城市增加6.9个百分点、农村增加3.7个百分点。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其中:城市28.3%、农村17.1%),与2003年调查相比,患病率增加4.9个百分点,农村增加比例略高于城市。08:2525(二)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及利用量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其中:城市12.7%、农村15.2%),与2003年13.4%的结果相比,略有增加。门诊病人就诊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农村乡村两级卫生组织)就诊的比例由2003年的69.5%增加至2008年的73.7%;其中:城市由36.6%增加至48.3%,农村由79.3%增加至81.7%。08:2526(三)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2%(其中:城市为47.9%、农村35.6%),比2003年下降了6百分点,农村下降幅度略大于城市。未就诊病例中,70%的患者通过自行服药或药店购药等方式对疾病进行了治疗,只有少部分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其中:城市22%、农村20%),与2003年调查相比,出现下降趋势。08:2527(四)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本次调查城市地区居民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71.9%,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为44.2%,比2003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2.5%。农村地区,拥有各种社会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达到92.5%,89.7%的调查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拥有其他社会医疗保险。08:2528链接:2002-2003年制定的有关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2年10月19日•《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二○○三年一月十日•《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中央财政资助中西部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资金拨付有关问题的通知》08:252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需要相适应,坚持自愿原则,反对强迫命令,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性体检。要建立有效的农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经济发达的农村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08:2530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二○○三年一月十日)•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08:2531所体现的理念1国民健康保障的公平性。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存权的平等。3社会保障的初始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能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4既要改革又要继承和发展:强化政府的主要作用(理念、经济支持、组织领导)08:2532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遵循的原则(1)自愿参加、多方集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村集体要给与资金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2)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既要保证这项制度持续有效运行,又使农民能够享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3)先行试点,逐步推广。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加,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08:253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架1、筹资(农民个人和各级政府的出资)2、建立新农合的管理机构和监督组织(县和乡两级)3、资金的封闭运作(财政,银行,医院和合管办)4、定点医疗机构的确定(外出农民的就医)5、规定补偿的标准(确定补偿的差额)6、补偿资金的运作管理(如何报销)7、制度运行的控制和建立管理网络(方案的调整)08:2534村社区卫生站(门诊)镇医院(住院、门诊)市医院(住院)外地医院(住院)农村参保居民县(市)合管会转外管理直接管理直接管理直接管理间接管理08:2535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受益人农村居民合管会或保险机构医院医生报销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专项基金农村居民提供服务不付付费费药店付费支付筹资08:253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一、加大了政府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合农民年人均补助10元,地方财政补助不低于10元。二、提高了管理层次,各级政府建立领导协调监管机构、经办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管理经费不由合作医疗经费开支而由地方政府承担。三、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保“大”,适当保“小”。08:2537四、提高了统筹层次,加强了抗风险的能力。由以乡、村为单位变为以县为单位统筹。五、明确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以及赋予农民知情、监管的权力。六、同时建立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08:2538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资与测算08:2539•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筹资–筹资量:测算与精算–渠道与方式:合法、稳定、可持续•合作医疗基金特点•公助互助性;•公益福利性;•互助保险性;08:2540•合作医疗的测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测算是在明确的政策目标和原则指导下,以保证专门筹集的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并实现该专门基金保障农民不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政策目标的医疗费用平衡计算方法。08:2541合作医疗模式选择与测算确定补偿的模式:在补“大”、补“小”的结合中作出选择作何选择?取决于筹资的水平和政策目标:可及性?反贫困?测算的原理是基于“寻求农村人群疾病发生次数(N)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次均支付额度(T)分布”所引起的医药费用与专门保险基金之间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