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货币的职能第三节货币制度本周学习目标了解货币的发展理解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制度的内容理解货币制度的类型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一、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本质三、货币形式的发展引导案例•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引导案例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地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问题:香烟为什么能够成为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的商品货币?一、货币的产生简单价值形式(原始公社阶段的偶然交换)扩大价值形式(多种物品频繁地发生交换)一般等价形式(用一般等价物来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货币一、货币的产生1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直接体现为社会劳动,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2货币是交换媒介,其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本质三、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代用货币)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三、货币形式的发展充当货币的商品要求具有如下4个特征:1.价值较高;2.易于分割;3.易于保存;4.便于携带;第二节货币的职能1.交易媒介2.计价单位3.价值储存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二、货币制度的演进三、国际货币体系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定义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货币材料的确定:即规定哪一种或哪几种商品(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为币材。币材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币材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货币本位。金本位制信用货币本位制(2)货币单位的确定: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英国的定名为“镑”,1816年5月的金币本位法案规定,1英镑含成色11/12的黄金123.27447格令(合7.97克)。美国的定名为“元”,根据1934年1月的法令规定,其含金量为0.888671克。中国1914年的“国币条例”中规定货币单位名称为“圆”,每圆含纯银6钱4分8厘(合23.977克)。(3)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个国家的法定价格标准。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足值的铸币。早期的货币制度允许本位币自由铸造。可使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保持一致,并可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使流通中的货币与货币需求量保持一致。辅币——金属货币中,为不足值的货币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本位币在流通中实现“无限法偿”的原则,即法律赋予它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辅币实行“有限法偿”原则。所谓“有限法偿”原则是指辅币在每一次支付使用中法律保护的最高金额,超过规定限额的辅币,收款人可以拒绝接收。银本位平行本位金属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双本位跛行本位制金币本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信用货币制度(管理纸币本位)二、货币制度的演进专题二:格雷欣法则专题:格雷欣法则(Gresham’sLaw)金银复本位制下:劣币驱良币规律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良币驱劣币规律劣币驱良币规律格雷欣法则定义: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即良币会退出流通领域,而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流通领域,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若交换价格相同,则劣币驱逐良币。若交换价格相同,则贱币驱逐贵币。案例:劣币驱良币规律举例:假定法定比价1:15,市场比价1:16,分别假定你持有银币和金币从银币出发:假设持有15枚银币,可以要求政府兑换成1枚金币,然后将金币熔化为金块,将金块在市场上卖出,得到可以铸造16枚银币的银子,将之铸造成16枚银币,15枚用于弥补原有投资,获得了1枚银币的收益从金币出发:将之熔化为金块,在市场上兑换成可以铸造16枚银币的银子,将之铸造成16枚银币,用15枚银币要求政府兑换成1枚金币,剩余1枚银币。劣币驱良币规律由此,导致流通界的金币大量被熔化,退出流通,而银币则充斥流通领域。由于金币的价值被低估,其实际价值高于其名义价值,故称金币为良币,由于银币的价值被高估,其名义价值高于其实际价值,故称银币为劣币,因此称这种现象为劣币驱良币现象。劣币驱良币规律劣币驱良币规律的发生机理:1.良币与劣币的确定: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为良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为劣币。2.存在官方的兑换保证:官方承诺按规定的比例保证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时间的推移使得官方比价与市场比价之间出现差异现实生活中的劣币驱良币现象观看演出:乘坐公共汽车买票:中国博士在德国的求职经历没有信用,何谈信用:赖账经济拓展: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情况良币驱劣币: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货币赖以流通的基础是信誉或评价,因此判断货币良、劣的标准不再是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对比,而是人们的评价或货币的信誉;另一方面,不再存在政府的兑换保证。因此,人们在流通中更愿意持有和使用良币,劣币将退出流通。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当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就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或者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货币在国际交往之中,主要涉及:(1)彼此之间用什么样的货币相互支付?(2)各国货币之间对比,即汇率,如何形成?(3)任一国家,就整体而言,货币应收应付的对比——必先为外汇收支的对比——是不断变动的,如果应付金额过大,以致有可能影响该国履行支付义务,从而危及其他国家的支付能力,怎么办?四、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制度的演进金汇兑本位下的国家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制的终结和浮动汇率制货币局制度美元化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三、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M1,即狭义货币;M2,即广义货币;M2-M1即准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