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产权理论一鱼的故事•鱼:一种会游动的“财产”•陆地上的“野生鱼”的命运:滥捕的对象•家养鱼的故事–稻田养鱼、塘鱼–大水面–网箱养鱼技术•海鱼又如何?–美国西岸华盛顿州海滩“养蚝”案例–香港:四十年来变得无鱼可钓一问题•滥捕鱼和养鱼都是人的行为,为什么有“生产性极其不同”的经济行为?–好人坏人?–禁忌–道德约束–制度、权利安排及其执行•研究的重点:人们行为受到什么样的权利约束?制度和权利安排怎样影响人的经济行为?•最基本的权利:“所有权”和“产权”(whoownswhat?)一•产权在本质上是由人在使用稀缺物时所发生的与他人之间的行为关系或制度安排。•现代产权理论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对稀缺资源的产权问题研究,因此,经济学的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在产权理论框架分析的。•虽然产权在法律上界定清晰是交易的前提,但由于交易成本为正,产权并非在事实上完全界定清楚了,所以,自由交易从而契约关系在本质上是一个通过定价而对产权进行再界定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资源配置向更优点不断收敛的过程。•未界定的产权作为公共财富被置于公共领域,由交易各方自由攫取,并在各自的约束下最终达到产权博弈均衡状态。一内容•第一节产权的定义与功能•第二节产权起源的两个模型•第三节产权交易与资源配置第一节产权的概念与功能一、产权理论的缘起二、产权的定义三、产权的构成四、产权与交易费用五、产权的性质六、产权的分类七、产权的功能一、产权理论的缘起一一、产权理论的缘起•产权及制度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19世纪后期的边际主义革命开始,经济学在力图使它变得更像自然科学那样可用严密的数学工具处理的一门科学的过程中,产权及其制度等因素便从经济学分析的视野中消失了。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新古典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中。•由于该理论假定交易费用为零,信息完全等,经济人追求最大化的交易行为可使资源配置达至帕累托佳境,而一切产权、制度、组织甚至国家都是多余的。一一、产权理论的缘起•虽然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存在企业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但是,企业在它那里只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黑箱,因而企业理论充其量只是一个生产函数理论,无力解释企业内部复杂的契约关系和企业效率;而它对外部性的看法则偏执地沉浸于“庇古教条”之中,无视外部性问题的相互性及其产权本质。•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和1960年两篇经典论文中对新古典主义这两个方面发起了进攻。一一、产权理论的缘起•他通过引入交易费用概念,成功地把产权和制度因素重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从而推动了现代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在现代产权理论看来,现实的经济世界,交易费用不仅为正且通常十分巨大,因此产权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了,而是影响经济组织和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因素。一一、产权理论的缘起•由于产权经济学家们的努力,现代产权经济学在解释个人的激励行为、企业与市场的替代、企业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等许多重大问题上表现出较佳的“业绩”,不仅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门显学,而且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二、产权的定义1.阿尔钦的定义2.科思的定义3.德姆塞茨的定义4.菲吕博腾和配杰威齐的定义5.产权经济学关于产权定义的共识一–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87,中译本,第1101页)1.阿尔钦的定义一•阿尔钦定义的解释–(1)社会强制:•可以由国家的法律来实施•也可由通行的伦理道德规范或习俗来实施–(2)经济物品:•指能给人带来效用或满足的任何东西;•狭义:指有形的外在稀缺物•广义:含无形的内在稀缺物•(如商誉,人力资源等)1.阿尔钦的定义一1.阿尔钦的定义•阿尔钦定义的解释–(3)权利:•在这里是复数,不仅包括人们通常说的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等多种权利,而且在每一类权利中,财产的所有者在社会强制下还拥有多种可选择的权利:•例如:转让权»市场拍卖»无条件赠予»有条件赠予一2.科斯的定义–产权是财产所有者的行为权利,即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权利。•他说:“我们说某人拥有土地,并把它当作生产要素,但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所拥有的是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力。土地所有者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对他来说,通过挖掘将土地移到其他地方也是不可能的,虽然他可能阻止某人利用‘他的’土地,但在其他方面就未必如此。”•《社会成本问题》1960,第123页)一2.科斯的定义•科斯定义的解释–从外部性的角度定义的•说明“行使一种权利(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正是该权利的行使使别人蒙受的损失――不能穿越、停车、盖房、观赏风景、享受安谧和呼吸新鲜空气。”•(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第123页)•外部性在本质上是一个产权问题。一3.德姆塞茨的定义“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来自以下事实:产权帮助人形成那些当他与他人打交道时能够合理持有的预期。这种预期通过法律、习俗以及社会道德等等表达出来。”因此,“产权具体规定了如何使人们受益,如何使之受损,以及为调整人们的行为,谁必须对谁支付费用。”(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第129页)显然他也是从外部性角度定义的,但他更加强调产权的功能。一3.德姆塞茨的定义•产权在这里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外部性内部化。一4.菲吕博腾和配杰威齐的定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第204页)一–这一定义基本上符合罗马法、普通法和现行的法律,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对产权的理解。一5.产权经济学的产权概念共识:–第一,产权不再简单地被看作人与外界稀缺物之间的关系,而是看作人在使用这一稀缺物时所发生的与他人之间的行为关系。•德姆塞茨:•“在鲁滨逊·克卢索的世界里,产权没有用武之地。”•(《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第129页)•这一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所有制或所有权的生产关系性质是相通的。一–第二,产权不只是所有权,而是一组权利束,它不仅包括产权行为主体可以行使的各种权利,而且还包括不可行使的权利。–科斯:•“对个人权力无限制的制度实际上就是无权力的制度。”•(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第204页)一–第三,产权作为一种人造的社会工具或制度安排,在协调和规范人们争夺稀缺资源行为的过程中必须得到社会的强制实施,否则,产权就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可言。三、产权的构成产权的构成是产权的具体形式或者内容一三、产权的构成•产权包括:–1.所有权–2.使用权–3.处置权–4.让渡权–5.收益权四、产权与交易费用产权交易的摩擦成本=交易费用一四、产权与交易费用•尼汉斯:–交易费用可看成是起因于产权的转移,即由于产权的分散和交易才导致交易费用的存在•(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730页)•这就是说,–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虽然存在生产费用,但由于没有产权,也不需要交易,从而也就不存在交易费用。从这个角度看,交易费用产生于产权主体之间的交易摩擦。•斯蒂格勒和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物理学中的摩擦力。一四、产权与交易费用•科思:•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和签订合约的成本。•从上述定义来理解,那么,交易费用至少还应该包括:–保护产权,以防止第三者侵犯的费用–交易成本起源于产权交易–产权制度决定着交易费用五、产权的性质1.普遍性2.排他性3.可分割性4.可让渡性六、产权的分类私有产权共有产权产权一六、产权的分类•私有产权:–是指财产权利完全界定给个人行使,即个人完全拥有对经济物品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排他性权利,或者完全受个人意志的支配的财产权利。•但是,私有产权并非是指各种权利永远不可分地完全掌握在个人手中,也就是说,私有产权具有可分割性、可分离性和可让渡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私有产权制度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共有产权–也称为公共产权,是指财产的权利界定给公众行使,即任何人在行使对公共资源的某项选择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例如,公海捕鱼的权利纯粹的共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共有产权不具有排他性,任何人都可以为使用共有的财产而没有障碍地进行竞争。因此,共有产权不具有可分割性、可分离性和可让渡性。•换句话说,一旦财产可分割、可分离和可让渡,它就不再是共有产权了。六、产权的分类一公共产权的外部性问题•共有产权的非排他性必然导致:–外部性问题的无限扩大–(资源的无限耗尽)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公有产权(社团、集体产权)一•需要指出的是,–现代产权经济学主要是以私有产权为研究对象,因而,对其他产权的研究便主要是在参照私有产权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研究。•现代产权理论均以效率为中心,对共有产权尤其是对公有产权基本上采取的是批判的态度。七、产权的功能1.形成合理预期2.提供行为激励3.提高资源效率一–在一个资源稀缺的外部世界,人们不仅为争夺资源而相互竞争,而且还相互合作。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作为一个有序的竞争与合作秩序的形成,是以人们有合理的预期为前提的。即使简单的以物易物交换活动,也离不开合理的预期,这就是“只有通过双方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马克思,1975,第102页)1.产权有助于人们在交易时形成合理的预期一•换句话说,交易双方都相信任何一方不会使用超经济的力量将自己的物品掠走。人们之所以会形成这一合理预期,是因为产权界定了人们之间财产权利的边界,即“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马克思,1975,第102页)一2.产权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激励–由于产权明确地界定了人们在行使权利过程中的行为边界,以及如何承担其成本,如何从中受益的边界,也即明确界定了其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这样,人们在市场交易的活动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并有积极性去追求产权之利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一3.产权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明确界定的产权,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而产权内部的不同权利的可分割性和分离性,有利于人们实行专业化分工,提高经济效率,并可获得分工和交换的好处;–产权的可让渡性,使资源能够十分容易地不断从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较低的地方,交换和流动到效率更高的地方,直至最优状态。一•上述三个方面的产权功能,是相互联系的。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使人形成合理的预期,这样人们在竞争与合作的产权交易过程中,就会有积极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产权主体的这一最大化自利行为过程,也就是产权的不断界定与资源的最优配置过程。一、诺思的共有产权起源模型二、德姆塞茨的私有产权起源模型第二节产权起源的模型一•产权,作为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与资源配置相关联的,也就是说,它是为了界定人们利用稀缺资源之间关系而存在的。因此,产权经济学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了产权的起源。虽然研究产权起源可建立不同的模型,但我认为,诺思和德姆塞茨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所作的关于产权起源的案例研究,更具有真实性,也更符合产权的性质和基本功能。一•诺思认为,在人类的史前时期,人类赖以为生的动植物的供应是无限的。因此,每个新增劳动力的报酬便都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在那时人类社会不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以致于人口的增长会导致产出成比例地增长。如果某一地区的人口扩张威胁到食物的供应时,群落就会分化并迁移到新的地区。所以,只要动植物资源是不稀缺的,当时就没有必要建立排他性产权,也就是说,建立动植物资源的排他性产权无收益可言,而成本十分昂贵,于是,自然资源被当作共有财产,由人类自由获取。一、诺思排他性公有产权起源模型一•直到人口扩大到动植物资源的供给被充分利用的程度,人口的进一步扩张就会导致狩猎和采集劳动的边际产品的下降;•另一方面,人口压力持续增大,使得人类为争夺日渐稀缺资源的竞争激烈起来,并使获取自然资源的劳动时间变得相对“昂贵”,这时,建立自然资源的排他性产权便是有利可图的了。一所以,诺思总结道:“解决史前人类所面临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