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网本规程适用于锅炉的安装和维修及压力管道安装的焊接接头处的无损检验。1.2焊接工艺评定及焊工考试焊接试件的无损检验。1.3本规程适用的检测方法包括:1.3.1射线检测(RT)1.3.2超声波检测(UT)1.3.3磁粉检测(MT)1.3.4渗透检测(PT)2引用标准2.1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2.2GB/T15830-95《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2.3DL/T5069-96《钢制承压管道对接接头射线检验篇》2.4DL/T5048-95《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篇》2.5JB/T6061-92《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2.6JB/T6062-92《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3人员要求3.1检测人员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3.2检测人员应按技术等级从事该等级范围内的检测工作。3.3射线透照底片的评判及质量评定和检验应由Ⅱ级以上资格人员担任。4一般要求4.1受检工件必须经外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其它方法的无损检测。4.2受检工件受检区域内不得有药皮、焊渣、焊痕、飞溅、油、锈等污物。5射线探伤工艺5.1透照工艺5.1.1锅炉焊缝射线探伤方法及焊缝质量分级评定应按照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执行;各种承压管道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对接焊缝射线探伤按SD143-8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执行;安装网标准也适用于压力容器和联箱平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焊缝的检验。5.1.2对接接头的射线探伤按GB3323《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规定执行射线照相方法等级不低于AB级。5.1.3透照前应根据被透照焊件的规格、材质、位置、焊接方法、工艺特点及防护条件做好透照工艺设计。5.1.3.1射线源;工业射线胶片,增感屏的选用、按AB级规定执行,且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在使用中,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相互紧贴。5.1.3.2线型象质计采用GB5618-85《线型象质计》规定的R10系列,探伤实施时按下表5-1执行。表5-1单位:mm要求达到的象质指数线直径透照厚度(AB级)TA150.125≥6130.1606~8130.2008~12120.25012~16110.32016~20100.40020~2590.50025~3280.63032~5070.80050~8061.00080~12051.250120~15041.600150~2005.1.4透照前,应对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进行外观检查,经确认合格,才能实施射线探伤检验。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的安装网缺陷或与之相混,否则应作适当的修整。5.1.5线型象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被检长度的四分之一部位)。钢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钢丝置于外侧。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象质计时,也可放在胶片一侧的工件表面上,但应通过对比试验,使实际象质指数值达到规定的要求。象质计放在胶片一侧工件表面上时,象质计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采用射线源置于圆心位置的周向曝光技术时,象质计应放内壁,每隔90°放一个。对比试验的作法:截取一个与被检工件完全相同的短试块,在被检部位的内外表端部各放一个象质计,采用与工件相同的透照条件进行透照,观察所得到的底片以确定相应的象质指数。5.1.6对于管径大于Φ76mm的环缝,透照前,应将铅字号码、沟槽测深计、边缘标志(如铅箭头)等放在适当部位。除负箭头外,均应距焊缝边缘5mm。象质计固定在焊缝上,细丝置于胶片端;对于管径小于或等于Φ76mm的环缝,透照前,象质计必须防止在焊缝表面中间;对较长的焊缝进行分段透照时,应作出明确的分段标记,当一个暗匣不足以覆盖整条焊缝长度时,暗匣必须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mm。5.1.7透照方式。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照方法分为纵缝透照法、环缝外透法、环缝内透法、双壁单影法和双壁双影法。5.1.7.1进行管道和容器焊缝的透照时,可采用内透法或外透法。5.1.7.2对于管径小于或等于Φ76mm的管子焊缝,可采用双壁双影法,射线方向与焊缝纵断面夹白的选择,以焊缝的投影不重叠为原则,且要求焊缝成像的内侧距离不小于任一侧焊缝宽度。5.1.7.3当用外透法透照大于Φ76mm管道焊缝时,一般按管道的周长进行分段透照,以保证焊缝全长不漏检。5.1.7.4无论采用哪种透照方法,焦距的选择应满足透照底片成像质量的要求,昀小焦距的计算方法按下列公式:f=dσ/Ug+σ式中:f——射源焦点至胶片的垂直距离,mm;Ug——几何不清晰度,mm;安装网——射源焦点尺寸,mm;σ——焊件厚度,mm;对几何不清晰度(Ug值)规定如下:X射线透照时,Ug≤0.2mm。小管径双壁双影透照时,射线源侧焊缝的Ug≤0.4mm。5.1.8几何条件5.1.8.1焊缝的透照厚度比K值,AB级规定环缝不大于1.1,纵缝不大于1.03。5.1.8.2射线源至工件表面距离L1,L1/d与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L2的关系,L1的诺模图可参照GB3232-87标准中的图3和图4。5.1.8.3一次透照长度即每次曝光所检验的焊缝长度,应满足下列规定:1)除由于结构的限制而必须使射线束倾斜外,平板焊缝应采用射线束垂直于检验位置中心表面的纵焊缝透照法。2)当外径与内径比大于1.4时,应进行曝光的次数按其实际外径与内径比的2倍,四舍五入取整数确定,透照曝光间隔按180°等分之;当外径与内径比为1.8时,曝光次数取4次(1.8×2=3.6),间隔角度:取45°(180÷4)。3)为了完全覆盖焊缝,沿园周进行的等间隔透照曝光,不得少于6次。4)无论用何种透照方式进行射线照相检验,如检测位置的影像是由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底片组成时,相邻底片应有连续影像的重叠部分,重叠部分应为底版有效部分长度的1/10或大于15mm。5)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D值在1.2~3.5范围内,灰雾度D。应≤0.3。6)象质指数符合4.2.3的规定。5.1.9定位标记和标识的放置5.1.9.1底片上应有表示工件被检测范围的定位标记,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应放置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中心标记应放置在被检焊缝中心距焊缝边缘5mm以外处,搭接标记放在被检焊缝两次曝光搭接重叠线处(第一次曝光照相有效段内),搭接标记应待第二次曝光后才可取下。5.1.9.2识别标记的内容极其方式,应在照相程序中规定,标记至少包括:工件编号、焊缝编号、部位编号、透照日期、重复透照次数、返修透照部位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其脚注1、2……指返修次数)。安装网识别标记可以防止在射线源侧暗盒表面的边缘上,亦可放置在工件表面上,但应保证标记可以在照相底片上清晰完整的显现,且不遮挡被检焊缝的影像,其位置应距焊缝边缘至少5mm。5.1.10曝光参数5.1.10.1各种射线机和胶片均应制作曝光曲线或采用相应措施。5.1.10.2焊缝透照时应保证足够的曝光量,以使底片达到规定的黑度。5.1.10.3防止用短焦距高电压。不同透照厚度所允许的昀高电压参照GB3323-87标准确定。5.1.11无用射线及散射线的屏蔽5.1.11.1当工件较小(如管焊缝或型钢焊缝)可能发生侧散射时,应采取有效的屏蔽方法(如设置铅窗口)限制受监部位的照射面积。5.1.11.2当以混凝土或土、木等为背景进行透照时,应加厚后屏铅屏的厚度或暗盒背面放置铅板,以防止背散射线影响。为检查背散射,应在暗盒背面贴附一个“B”字的铅质标记(B的高度为13mm,厚度为1.6mm)。若在较黑背景上出现“B”的较淡影像,就说明背散射线防护不够,应采取防护措施后重照。如在较淡背景上出现“B”的较黑影像则不作为底片判废的依据。5.1.12暗盒和暗盒放置5.1.12.1射线照相用暗盒必须保证密光,内装胶片不感光。胶片与增感屏紧贴并不被损坏,暗盒有与被透照工件紧密接触的可能。5.1.12.2暗盒在暗室无人和照明条件下应可方便的装卸胶片及增感屏,并有可靠的封口。5.1.12.3在照相底片上发现边缘或拐角处的黑斑及灰雾时,应仔细检查使用暗盒的漏光处,如无修复可能应予报废。5.1.12.4暗盒放置时应与工件表面紧密贴合,固定牢固。透照后,应核实在透照中暗盒固定良好,位置无移动后,方可将盒取下,送交暗室处理。5.1.13照相操作。照相过程中必须保证射线及被检工件安放稳定,不发生晃动或位移。5.1.14底片拍完后要妥善保管,不得与未曝光底片进行混放,并应尽快进行暗室处理。5.2胶片的暗室处理5.2.1暗室处理的一般要求:安装网暗室与暗室的所有装备与附件都必须始终保持清洁,而且只能允许用于胶片的装卸及处理。5.2.1.2胶片的装卸与处理宜在不同的工作台上进行,不得同时交叉进行。5.2.1.3胶片的装卸过程中,操作者双手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手汗多时应戴洁净橡胶或全棉细纱手套操作。5.2.1.4溅溢出的药液及水应立即擦净,以免在照相底片上造成斑点。5.2.1.5胶片的暗室处理条件,必须符合相应药品的说明,并尽力减少变化范围。5.2.1.6处理过程冲洗用水应为流动的洁净水、冲洗槽容积应保证满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冲洗工作的需要。5.2.1.7为控制水斑,宜使用润湿剂溶液将冲洗过的底片浸泡1~2min后再进行干燥,应在有空调的密闭房间中进行。如用干燥机应先滴控几分钟再送入干燥。5.2.1.8底片干燥后,应进行整理,检查后方可交付观察评定。5.3暗室处理5.3.1药液5.3.1.1药液必须按胶片所配方进行配制。5.3.1.2药液应密封保存在避光的暗处。5.3.2显影:5.3.2.1室温20℃时正常显影时间约为5~8min。5.3.2.2显影过程中应不时将胶片作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以使胶片均匀显影。5.3.3停显5.3.3.1停显时间为1min,温度为20℃左右。5.3.4定影5.3.4.1定影时间为10~15min,要根据药液的新旧程度灵活控制。5.3.4.2定影液温度应在20℃左右,定影时应将胶片均匀的作上下移动以保证均匀定影。5.3.5水冲洗5.3.5.1水冲洗要充分一般不少于30min,冲洗时要经常的抖动胶片,使之充分冲洗干净。5.4底片质量安装网灰雾度:胶片本身不大于0.3。5.4.2黑度,选择的曝光条件应使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的黑度应满足表5-2的规定。表5-2射线种类底片黑度D灰雾度D0X射线AB级1.2~3.5≥0.35.4.3象质,线型象质计的象质指数符合表5-1规定。5.4.4影像识别要求,底片上的象质计影像位置正确,定位标记和标识齐全,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影像。5.4.5不允许存在假像,底片有效评定区域内,不应有胶片处理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可能妨碍底片评定的底片缺陷及黑度变化。5.5验评标准焊缝合格标准按“GB3323-87”或“DL/T5069-96”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合格等级进行评定。5.6检验报告5.6.1射线检验报告内容5.6.1.1委托单、工程名称、工件编号。5.6.1.2被检工件材质、规格、焊接方式、焊工代号。5.6.1.3检验方法及透照规范、检验部位及工件草图(示意图)。5.6.1.4检验结果、返修情况、缺陷性质及检验标准。5.6.1.5检测人员、评选人员签名及技术资格。5.6.1.6检验报告编号及检测日期。5.7施工现场射线照相防护5.7.1射线照相防护应符合《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的有关规定。5.7.2工程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