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作者:安源区第三小学谢国萍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是有机的整体,但是如何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曾经困扰着我,名师的一些理念,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吴正宪老师曾说过“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没能重视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使孩子们失去了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感受,逐渐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吴金根老师也曾说:“数学学习内容只有切入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智慧,促使学生学习的成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必须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基础,把准学生已有经验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教学活动的起点,使经验转化为发展的工具、发展的桥梁、提升的基础和创造的灵感。”刘德武老师的“跳出数学教数学”即数学教师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硬啃那些小学生认为枯燥的公式和定义,而应该勇敢地从书本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教学活动,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与育人效果。细细品味这些语言,让我对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这一困惑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进行尝试,现将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来,希望能得到同行教师的帮助与指点。一、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资源,需要教师大胆而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此时已是一年的年末,马上就要进入新的一年了,每年的元旦同学们都会组织联欢会,庆祝新一年的到来。结合学生的这一生活背景,我便利用过元旦设计教室为情境,在黑板的四周挂上彩灯,并用课件展示挂上彩灯的黑板,学生感觉特别漂亮,兴趣十足,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思考要求彩灯长度需要知道什么?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马上意识到需要知道长方形黑板的长和宽。然后我们共同合作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学生根据数据利用不同方法计算出了黑板的周长。求出黑板的周长后,我问学生:“我们是正好购买9米的彩灯吗?在实际的挂彩灯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学生稍一思考,便大声说:“在实际的购买中要比计算的结果稍微长一些,因为在挂的过程中彩灯不一定能拉得特别直。”还有的同学说:“再挂的过程中黑板的四个角也许会出现重叠的现象……”学生在浓浓的兴趣中开始了一课的学习,不但探索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了布置教室的问题,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起来轻松、愉快,收到了事半功倍的结果。让数学学习从生活中来,又回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去,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应用意识“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当学完了《圆的认识》后,我们讨论生活中的井盖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井盖模型,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在活动中,学生发现,如果用长方形、正方形的井盖,一旦某一边上翘起来,井盖都会从对角线处掉下去,这样会很危险。只有圆形,因为圆心距周围的距离相等,井盖无论怎么转动都不会掉下去,是最合理也是最安全的。学生理解到了,再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的井盖形状,学生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汇集”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三、再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观察能力数学教学要紧紧把握这样的理念:“对数学实现再创造,使数学顺应人类学习的需要,走向生活、走向大众,以开放的体系再现数学的基本过程,再现数学与大自然和人类千丝万缕的联系”。大自然是数学教学的最好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自然、学习数学,增长见识。如在《千米的认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1000米的长度,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观察,学校的操场是200米的跑道,要走1000米,需要走几圈,学生马上计算出是5圈,我马上问学生:“你们谁知道走1000米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谁亲自体验过?”学生全部摇摇头,这时我顺势鼓励:“谁愿意现在就尝试一下?”学生纷纷举手表示赞同,我便和同学们亲自走了1000米,大约走了15分钟,然后我让学生闭眼想像一下1000的长度,并结合生活说一说那里有1000米。听着学生的汇报,看着同学们红润的小脸,你就知道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了1000米的实际长度,你就会觉得这15分钟的1000米的路是多么的有价值。我想这也许就学生是最真切的体会,1000米的长度观念将会让他们一生都不会忘记。课后。我根据学生走1000米的时间,计算自己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大概计算一下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第二天早上听着学生的汇报,看着学生的表情,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走进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呀!最让我激动的是一名同学的汇报:“老师,为了测量的准确一点,我昨天放学计算了一次时间,今天早上又计算了一记时间,取两次时间的平均数……”听着他的汇报,教师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的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数学,而是在巧妙的应用数学,他们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生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四、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情感的熏陶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的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如在数学中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所迸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我们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真诚地牵起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道跃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如在教学数学图形的对称性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如学生喜欢的蝴蝶、蜻蜓、蜜蜂等动物,漂亮的树叶,空中飞行的飞机,都是利用了图形的对称性,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用媒体展示一台台大吊车,展示房屋的房架,自行车的大梁,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神奇与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