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17101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义务教育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首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其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成立。再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第四,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学制的一个制约因素。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在制定学制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学制的制约作用,保证学制性质与社会的一致性,同时要充分研究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对学制的影响,使学制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二十世纪,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学制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西欧双轨制变革更为明显。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纵观当代学制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三)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五)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我国现代学制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1902年,由清政府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癸卯学制:经修订于1904年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并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癸丑学制: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癸丑学制》,该学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壬戌学制: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至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1.1951年的学制改革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学制为:(1)幼儿教育: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的为幼儿园,招收3至7周岁的儿童。(2)初等教育: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入学年龄以7岁为标准。对失学青年和成年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1.1951年的学制改革(3)中等教育: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为3—4年。业余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为3—4年。中等专业学校修业年限为2—4年。(4)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3—5年。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附设的研究部,修业年限为2年以上。(5)各级政治学校和训练班:这个学制继承了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吸收了解放闪旧学制的合理因素,还借鉴了苏联学制的经验,是进行综合的结果。它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2.1958年的学制改革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原则。三结合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指示》明确规定全国将有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根据《指示》精神,全国展开了中小学学生学制改革实验。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学制改革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3.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1)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了3—6岁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2)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7岁儿童入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实行6岁半或6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年(有的地区为6年)。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接受中等教育打下了基础。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制的建立与发展3.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业余中学。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等专业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3—4年,技工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2—3年。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各种各样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一)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3.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现代社会的文明发源于欧洲。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现代学校迅猛发展,一方面由古代的中世纪大学、古典文科中学发展转化而来;一方面又建立了从小学到中学(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职业学校等)的新学校。学校的类型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到19世纪末,现代学制逐步形成。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二)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典型为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而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习可升到大学以上,属学术性的一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二)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美国的单轨制: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是,美国的历史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没像英国皇室等那样的特权阶层,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的发展,而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开成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同级学校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第三节义务教育概述一、义务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既是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具有强制的性质。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所有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二、义务教育思想的孕育1.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主张不论贵贱、贫富、贤愚或地区,只要交纳很少的学习费用就可以入学。2.公元前594年,古雅典的梭伦也曾提出,“父亲有让子女入学的义务。”三、义务教育的诞生与发展1.义务教育制度诞生于欧洲,有着深刻的原因:①由于欧洲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对教育的普及提出了客观要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现代工商业的发展要求以及操作的劳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由此奠定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经济和社会基础。②这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如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迫使英国在1833年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限制了童工的劳动时数,1834通过的工厂法又规定厂主须为14岁以下的工人开办学校。无产阶级政党和领袖人物也始终把为工人及其子女争取教育权的斗争,看作是整个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组成部分。③[德国]马丁·塔德(1483—1546年)领导的反对天主都会的宗教改革运动,[捷克]夸美纽斯(1592—1670年)等人的普及教育论,对义务教育制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也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生存,亟需通过普及初等教育在全体国民中培养民族主义情绪,训练忠实为国家效力的士兵。资本主义社会以社会民主为中心的政治,社会活动,也要求在全体社会成员中,通过普及国民教育来养成公民意识。2.义务教育的发展①1619年,普鲁士的魏玛共和国率先尝试通过立法的手段,以国家权力强制全体适龄儿童接受初步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由此而诞生。由于德国实施义务教育收到了显著成效,于是许多国家纷纷效法。②英国于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③法国于1833年颁布《基佐法案》④美国,马萨诸塞洲在1852年首先颁布实行义务教育的法律,到1920年,全美各洲先后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⑤日本于1872年颁布《学制令》,1886年颁布《小学校令》。⑥苏联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即宣布实行义务教育。四、义务教育的特点第一,义务教育具有强迫性。第二,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义务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必须走义务教育之路。实现义务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普及,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义务教育。1.戊戍维新运动与义务教育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究中华民族何以衰弱到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原因,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道路。戊戍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认为,中国衰弱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不良,教育可以培养“才智之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因此建议废科举,兴学堂,乡乡办小学,儿童7岁入小学,学习八年毕业。……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实行义务教育的主张。五、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历史2、建国前的义务教育①清政府在1902年的《钦定小学堂章程》和1903年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以及1911年的《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等文件中,都有要实行义务教育的内容,这是我国由政府提出义务教育之始。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1912年、1932年、1933年也先后数次颁布过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宣告要实行四年制的义务教育,但收效甚微。以后又在1944年,1945年和1948年几度颁布法令,把义务教育延长为六年(6—12岁),并作出了对于不送子女入学的父母以处罚等规定,然而也都是一纸空文。②苏区和老解放区普及小学教育和实施义务教育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建国后全国的小学教育恢复和改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天全国普遍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宝贵的经验。3、建国初期的普及教育1954年和1956年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义务教育,其年限为五年(7—11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