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工仪表安装工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锅炉热工仪表安装工艺规程1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A级及以下各类锅炉的热工仪表的安装。2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279-90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3施工准备3.1设备及材料要求3.1.1各类热工仪表应有铭牌,铭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测量范围,压力等级、适用范围等。3.1.2仪表的规格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等。3.1.3各种规格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明显锈蚀。3.1.4各类仪表开箱后应妥善保管,库房内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3.2主要施工机具3.2.1搬运吊装机具:汽车吊、汽车、道木、滚杠、卷扬机、钢丝绳等。3.2.2安装机具:电焊机、汽焊工具、电锤、台钻、台虎钳、砂轮机、活扳手、手锤、管子割刀、煨弯机、空压机等。3.2.3计量器具:水平仪、水平尺、钢卷尺、磁力线、绝缘摇表、万用表、电桥及耐压设备等。3.3人员条件3.3.1身体健康,能胜任本安装工作。3.3.2熟悉本公司的程序文件、标准汇编和《锅炉质量保证手册》。3.3.3施工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训,并持证上岗操作。3.4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3.4.1热工仪表安装的施工图会审完毕,组织编审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图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技术、质量等全面技术交底。3.4.2控制柜、控制平台、操作箱、热工检测仪表报警控制保护装置及微机控制系统检验合格,产品质量证明资料齐全。23.4.3安装前,各类管件、承压部件的检查清理,阀门按比例试验合格,合金钢材料部件已进行光谱分析,并达到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4就热工仪表装置及管路的安装4.1取源部件安装4.1.1就取源部件安装的开孔、焊接及热处理工作,必须在设备和管道衬胶、清洗、试压和保温前进行。开孔位置应离开焊缝及热影响区,但蒸汽管道的监察段上不得开孔和安装取源部件。4.1.2相邻两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且不得小于200mm,同一管段上安装压力和测温元件时,应按介质流向,前者在后者的上游。4.1.3取源部件装设取源阀门时,阀门应尽量靠近测点和便于操作;应固定牢固,并应采取补偿主设备热态位移的措施。取源部件或敏感元件安装后,要装设标明设计编号、名称及用途的标志牌。4.2温度仪表4.2.1测温元件应装设在测温值能代表介质温度的方,不得装设在设备及管道的死角处;其插座及保护套管必须在水压试验前安装,并保证其固定接口的严密性。4.2.2玻璃管温度计应装设在便于监视并免受机械损伤的方,其保护管内填充物的高度以盖住温包为限,以使其传热良好;双金属温度计及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必须完全浸入被除数测介质中;压力式温度计的毛细管敷设应有保护和隔热措施(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毛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大于50mm。4.2.3热电偶及热电阻温度仪表的安装位置、插入深度、固定要求以及测量金属温度的热电偶的接触情况、保温要求应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煤粉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应有保护罩。4.2.4测量过热器、再热器壁温度的热电偶各测点标高应一致,焊接工作要在水压试验前进行,且被测表面接触良好。4.3压力仪表4.3.1道压力测点应装在流速稳定的直管段上,引压管应尽量短,以减少测量误差。4.3.2测量气体压力,测点在管道上半部;测量液体压力,测点在管道下半部。4.3.3就指示仪表的安装,其刻度盘中心距面的高度宜为:压力表1.5m;差压计1.2m。并朝向易观察方向。34.3.4差压计正、负压室与导压管的连接必须正确。蒸汽及水的差压测量管路应装设排污阀和三通阀。凝汽器水位测量装置严禁装设排污阀。4.4流量仪表4.4.1节流件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和测量,并做好记录。节流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管段内表面的质量情况以及管段上安装温度计时与节流件的距离等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4.4.2管道上安装的节流件应保证其前端面与管道轴线直,不直不应超过±1°,节流件与管道的不同心度不得超过0.015D(1—ß—1)安装方向必须正确。测量蒸汽流量的节流件在冷凝器及管道上安装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且节流件必须在管道冲洗合格后方可安装。4.5液位仪表4.5.1液位测点应按设计定位取点,并应满足仪表测量范围的要求。平衡容器的安装必须直,且其上部不应保温,其引出的管道及阀门应严密不漏并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4.5.2液面计(含水位计)安装必须,并应清晰的液位位置标记。4.5.3装浮球液位开关时,法兰孔的安装位置应保证浮球的升降在同一直面上;法兰与容器之间连接管的长度,应保证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4.6分析仪表4.6.1氧量仪、氢分析器以及汽水分析仪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4.6.2锅炉火焰检测装置的探头安装角度以及使用温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并有防止灰渣污染和磨损的探头保护套。4.7执行机构4.7.1安装前执行机构应外观清洁,动作灵活,无松动及卡涩现象;油位观察孔应干净,油位不超过上限。4.7.2绝缘电阻应合格,通电动作平稳,开度指示无跳动;4.7.3对气动执行机构通气检验其严密性、行程、全行程时间、自锁等,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4.7.4调节机构的动作应平稳、灵活、无松动和卡涩现象,并能全关和全开。调节机构上应有明显和正确的开关标志,布置的位置、角度和方向应满足执行机构的安装要求。4.7.54电磁阀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铁芯应无卡涩现象,线圈与阀体的绝缘电阻应合格。4.8气动式仪表气动式液位仪表安装前,应检查浮筒与浮筒室四周间隙应匀。浮筒安装时,应使浮筒室表面上的环形标记与被控介质控制段的中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直度应符合图纸规定。4.9热工仪表盘的安装4.9.1热工仪表盘的钢底座应按施工图制作,其尺寸与仪表相表相符,直线度偏差每米不大于1mm;当钢底座总长超过5mm时,全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1%,其最高水平度不应大于3mm。二次抹面后,底座上表面应高出,但不宜超过20mm。4.9.2仪表盘安装时,盘内不得进行电焊和气焊工作,以免烧损油漆及其它仪表,否则应采用防护措施。4.9.3盘的安装应牢固、直、平整,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规范规定。4.9.4盘内仪表及元件的安装应牢固;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的确良触点应动作灵活,接触紧密可靠,无锈蚀或损;盘内电缆、导线、表管应固定牢固、排列整齐、美观,且易于拆装;盘上仪表、设备及线缆的标志牌、铭牌、端子应完整、书写清除、正确并置于明显位置。4.10热工仪表盘的电气安装应符合电气仪表的有关规定。5质量标准应符合《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汇编》(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的有关规定。6安全防护措施6.1仪表控制室应加锁,闲杂人员不得入内。6.2对就位的就仪表应有防潮、防砸及防碰措施。6.3在仪表上方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蹬踩仪表或以此作为脚手架,以防损伤仪表装置。6.4在仪表上方操作电气焊时,应对仪器进行全方位保护,防止焊渣掉下,损伤设备。7质量记录7.1产品合格证。7.2产品出厂技术文件。7.3设备材料进货检验记录。7.4专业记录:仪表屏(台)安装记录、就仪表及附属设备安装记录、流量检测元件5安装记录、仪表与管路安装记录、仪表与管路脱脂(清洗)记录、仪表管路强度(气密)试验记录等。7.5设计变更记录。7.6仪表调校记录。7.7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