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俗话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将“综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未来世界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那么,如何有效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谈几点看法。一、以人为本,确立主题,激发创造热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积极参与和热情辅导,不断地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所为,因势利导,培养他们各自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科学人才,这和发现式学习分不开。不论是学生独立发现,或是教师指导发现,学生皆系主动地参加学习,探索途径,以求达到学习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学,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研究外部的刺激与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利用启发性的提问、追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明理清楚,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不断产生对事物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使学生广泛和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工具、材料的准备上给学生创造条件,任他们选用,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关键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师应该把讲的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练、去说、去思考、去操作,在课堂上实现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所提倡的六大“解放”。二、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大的动能,又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有了兴趣才能挥发无穷的力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自主探索求知。例如:在“我们身边的动物”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身边的动物――鱼,我组织学生到市场去观察。在观察的时候,学生们观察到了一系列的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鱼是用什么进行呼吸?鱼一分钟呼吸的次数?怎样知道鱼的年龄?等等。这时,我便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想想,要想了解这些现象,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势利导,以兴趣导入教学。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等活动,这样的兴趣引导,不但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三、建立平等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培养创新精神要和我们的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必须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充分的表达自已的思想,抒发自已的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映,形成师生情感交融氛围,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的活动而不断发展。四、引导学习方法,经历操作过程,培养实践能力如果学生有了知识,不去引导他们用于生产实践,也就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态度,二是要严格遵循科学理论和规律,认真踏实去实践去探索。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注重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自当一当“小小售货员”亲自做“家庭小厨师”……让我们的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去品味、去体会……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同时,也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心就是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总之,我们要把学生学到的知识积极引导到生产和生活实践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