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及相关题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平面向量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不能比较大小,只可以判断是否相等,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数量可以比较大小,也可以判断是否相等。2、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起点的选择是任意的,对于模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无论他们的起点在哪里,都认为这两个向量相等。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3、向量既有代数特征又有几何特征,可以起到数形结合的作用。4、向量加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⑶三角形不等式:ababab.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abba;②结合律:abcabc;③00aaa.⑸坐标运算(坐标加减):设11,axy,22,bxy,则1212,abxxyy.5、向量减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⑵坐标运算:设11,axy,22,bxy,则1212,abxxyy.设、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xy,22,xy,则1212,xxyy.6、向量数乘运算:⑴实数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①aa;②当0时,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当0时,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时,0a.⑵运算律:①aa;②aaa;③abab.⑶坐标运算:设,axy,则,,axyxy.【向量相等,坐标相同;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始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7、向量共线定理:向量0aa与b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使ba.//)ab(设11,axy,22b,xy,其中0b,则当且仅当12210xyxy时,向量a、0bb共线.[练习]设a,b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2,,2ABapbBCabCDab,若A,B,D三点共线,则实数p的值是对于OAOBOC(,均为实数),若A,B,C三点共线,则+=1,反之仍然成立。[练习]如图所示,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ABmAMACnAN,则m+n的值为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2e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使1122aee.(不共线的向量1e、2e作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练习]在下列向量组中,可以把向量a=(3,2)表示出来的是A,e1=(0,0),e2=(1,2)B,e1=(-1,2),e2=(5,-2)C,e1=(3,5),e2=(6,10)D,e1=(2,-3),e2=(-2,3)【解题】用已知向量表示另外一些向量,除了利用向量加减法和数乘运算外,还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的一些定理。在求向量时要尽可能的转化到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常要用到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三角形中位线等平面几何的性质。[练习]1、在ABC中,点M,N满足2,,AMMCBNNCMNxAByAC若,则x=,y=2、如图,已知平面内有三个向量,,OAOBOC,其中,OAOB的夹角为120度,,OAOC的夹角为30度,且=123,(,)OAOBOCOCOAOBR,若,则的值为9、分点坐标公式:设点是线段12上的一点,1、2的坐标分别是11,xy,22,xy,当12时,点的坐标是1212,11xxyy.(当时,就为中点公式。)110、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⑴cos0,0,0180ababab.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ab的几何意义:a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cosb的乘积[练习]已知点A(-1,1),B(1,2),C(-2,-1),D(3,4),则向量ABCD在方向上的投影为⑵性质:设a和b都是非零向量①0abab②当a与b同向时,abab;当a与b反向时,abab;22aaaa或aaa③abab.两向量夹角的范围为0,,求夹角时一定要注意两向量夹角的范围[练习]若非零向量a,b满足22,()(32)3ababab且,则a与b的夹角为⑶运算律:①abba;②ababab;③abcacbc.⑷坐标运算:设两个非零向量11,axy,22,bxy,则1212abxxyy.若,axy,则222axy,或22axy.设11,axy,22,bxy,则12120abxxyy.设a、b都是非零向量,11,axy,22,bxy,是a与b的夹角,则121222221122cosxxyyababxyxy.[练习]1、平面向量(1,2),(4,2),cmab(mR)ab,且c与a的夹角等于c与b的夹角,则m=A,-2B,-1C,1D,2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1,角BAD=60度,E为CD的重点,若1ACBE,则AB的长为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在C中,a、b、c分别为角、、C的对边,,则有2sinsinsinabcRC(R为C的外接圆的半径)(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aR,2sinbR,2sincRC;②sin2aR,sin2bR,sin2cCR;③::sin:sin:sinabcC;(3)正弦定理的应用: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另一角和其他两条边[练习]在△ABC中,A=60°,B=75°,a=10,则c等于().A.52B.102C.1063D.56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他两角【注意】在ABC中,已知a,b和A,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会出现解不确定的情况,一般可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取舍,具体情况如下A为锐角A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a<bsinAa=bsinAbsinA<a<ba≥ba>ba≤b解的个数无解一解两解一解一解无解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sinsin222CSbcabCac.4、余弦定理:在C中,有2222cosabcbc推论:222cos2bcabc应用:已知三边,求各角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练习]在△ABC中,a=3,b=1,c=2,则A等于().A.30°B.45°C.60°D.75°5、三角形中常用结论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常见的结论有(1)A+B+C=π(2)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大角的正弦值也较大,正弦值较大的角也较大,即在△ABC中,A>B⇔a>b⇔sinA>sinB.(3)常用三角恒等式: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sin)cos();cos)sin()22ABCABCCC(([练习]1、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1)若a,b,c成等差数列,证明sinA+sinC=2sin(A+C)(2)若a,b,c成等比数列,求cosB的最小值6、三角形形状的判定,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关系或者边边关系再进行下一步求解[练习]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直线bx+ycosA+cosB=0与ax+ycosB+cosA=0平行,则ABC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者直角三角形2、在△ABC中,若acosA=bcosB=ccosC;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7、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选择(1)已知三角形一边及该边上的高,利用12Sah(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利用1sin()2SabC(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利用()()(),2abcSppapbpc其中p=[练习]1、在△ABC中,a=32,b=23,cosC=13,则△ABC的面积为().A.33B.23C.43D.3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22,3,coscos3sinAcosA3sincosabcABBB(1)求角C的大小(2)若4sin5A,求ABC的面积3、设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tanA,且B为钝角(1)证明2AB(2)求sinA+sinC的取值范围4、已知A,B,C为△ABC的三个内角,其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2cos2A2+cosA=0.(1)求角A的值;(2)若a=23,b+c=4,求△ABC的面积.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