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对中等生的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选修课论文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浅谈班主任对中等生的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年级2011级学号222011301011105姓名封俊琴课程名称班主任工作授课教师张勇成绩2012年12月11日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浅谈班主任对中等生的教育封俊琴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摘要:长期以来,在学生思想教育上我们容易形成一种“忙两头、丢中间”的局面。一个班级里大部分都是中等生,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处于一般水平,也因而受到了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师的忽视与冷落。正值新课程改革之际,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化、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等问题,无疑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一直摸索探讨的重点。这中间,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班级建设的组织、引导者,班主任既要抓优生、差生的教育,又要抓好中等生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也正适应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角色转换的要求,这项细而繁杂的工作是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尽的最崇高的职责。事实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等生的教育,必须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必须避免“抓两头,丢中间”的现象再现。中等生,作为差生的预备队、优生的后备军,如果忽视对中等生教育指导,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扩大差生队伍的危险。如果此时对他们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就可以增加优生的人数。从这个意义上,班主任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促进整个班集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与进步!关键词:中等生鼓励期望全面发展中等生,顾名思义,就是在班级中表现平常、成绩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既没有优等生的聪明卓越,也没有后进生的不善学习,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地位,因而并不容易引人注目,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他们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没有同学羡慕、佩服,也几乎没有同学歧视,总感觉自己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成为了一个默默无闻、不受关注的群体。受传统“抓两头带中间”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班主任在乎的都是优等生与后进生的管理教育,认为优等生应该精心培养,精益求精,后进生应细心呵护、关爱备至,促使其不断进步,实现转化,这种一昧注重“培优补差”,“以优带差”的思想,更加加重了对中等生教育及关爱的缺失。其实,中等生占据了一个班级人数的绝大多数,是参与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主体。抓住这个主体,对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班主任应该积极引导中等生这个群体,使其朝着阳光、健康的方向成长,向优秀、成功的层面转化。本文将从以下九个角度,谈谈班主任在中等生教育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方式方法及态度: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角色地位更加突出,班主任理应转变教育理念,认真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细心关爱呵护每一个学生,把爱的阳光洒遍每一个心灵的角落。对于中等生,班主任应该端正对于他们的看法,相信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孩子身上都有尚未发掘的潜力。要多多接触、了解他们,多多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等,都足以引起这些学生的共鸣。班主任只有从思想上、内心上转变教育理念,一视同仁、不心存偏见、不刻意袒护或是责难一些人,才能够真正的让中等生体会到应有的关爱,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2、心中有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冰心老人说过:“教育的本质是爱!”对于中等生的教育,要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必须架起通往他们心灵的桥梁,寻求沟通的契合点,进而叩开心门,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了解、关心学生。许多中等生因为长期得不到班主任的关爱,平时往往表现为“不显山不露水”,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得紧紧的,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接近,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只喜欢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默默地生活和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等地位”,较少得到班主任的鼓励、赞扬和呵护,他们感觉自己在班级中地位无足轻重;使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抑郁、闭锁、焦虑等异常心理。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因而,班主任要把爱撒向每一个中等生,让每一个中等生都沐浴在班主任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这无非是做好中等生教育工作的一剂灵丹妙药。然而,这也同时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必须多和这些学生接触,进行心与心的撞击,情与情的交流,一方面让学生更加了解、信任自己,另一方面,通过对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问题困惑的认识与了解,可以更好的去关心、指导和鼓励他们,从而叩开他们的心灵之门,使他们取得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的更大进步。久而久之,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使得他们愿意去相信班主任,也愿意为这个班级建设出谋划策,主动参与其中,获得“双赢”。3、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许多班主任在开学第一天,便急着按照入学成绩来安排座位,难免会自觉或是不自觉的陷入“抓两头带中间”的固定思维中,造成了一些中等生遭受冷落,从而不利于今后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因而,班主任刚刚接任一个班级时,在对大家还没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之前,最好不要急于分配座位。要使学生们认为这个老师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不会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而心存偏见,也不会因为我表现平凡而冷落、不关注我,这样便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一个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有利于以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与开展。4、创造机会,并给予积极的期望: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用灵敏的手去抓机会。”作为班主任,必须首先为中等生创造能够激发他们参与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快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中,班主任表现出的对他们的良好期望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能做个有心人,全方位地关注他们,发现他们,鼓励他们,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身形象的舞台,他们就能获得动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平凡走向出色。例如推荐某个音色好平时又不敢表达的同学担任班级活动的主持人,她也许会在活动前表现的颇为紧张,这时,班主任一句期望性的语言,就可以抚平她紧张不安的心情。一句简单的“加油哦,老师绝对相信你!”在她看来,或许就是最大的鼓励,也因而会获得很大的动力。再比如,在班级管理中,班委的选择,可采取轮任制。班干部采用学生自荐、班级选举、组阁等方式,每学期轮换一届班委会,力求多给中等生展示的机会等,通过不断的赏识,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也因而获得更大的信心。班主任为学生们创造的机会,不在于数量多少,关键在于质量优劣。能否真正的激发大家尤其是中等生这个大群体的主动积极参与,更为重要。班主任应该多鼓励中等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建设中来,让他们在班级中有表现自我、展示才能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做好出勤登记工作,保管好班级公共财产等等,这不仅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同时也能锻炼他们跟其他同学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对克服他们的自卑感起到很好的作用。美国的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密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班主任多给中等生一些空间和时间,多为他们创造有利于成长的条件,他们就一定会进步。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处理好在参与各类评比中时的师生、生生关系。有些班主任,由于不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同学,因而在参与各类评比中时,往往一人独断专行,将优等生推荐上去,全然不顾其他同学的内心感受。事实上,参与班级、学校的各类选拔和评比是每个学生都拥有的权利,班主任不能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一次次地为优等生创造机会,而置中等生、后进生不顾。最起码应该给予他们公平竞争、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中很多人并非想象中那么一无是处,甚至,很多人都会有令人惊奇的表现。有人说,哈佛的成功经验不在于出了几位总统,也不在于出了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在于是否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是否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5、发现潜力,挖掘中等生身上的闪光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家庭教育环境、个性品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班级中的学生都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好、中、差之分。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我们来,他们的作业写得一般,学校纪律不会不守,考试成绩平平,或许没有那么多缺点,也没有那么多引人瞩目的闪光点。班级评比轮不上他们、选举干部没有他们的份,表扬先进更是不用提了。其实,人各有所长,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更何况他们是“还可以”的学生。说到挖掘学生闪光点,许多老师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去关注、寻找后进生或优秀学生的长处,然后进行提优补差。提优补差固然重要,但我们在竭力进行提优补差的同时,不妨也多看一眼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虽说他们的学习成绩算不上出色,但也许,他们中间有作业做得特整洁的、写字写得漂亮的,有守纪自觉的,有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的;也许,手工做得最好的,画画得最出色的,歌唱得最好听的也在他们中间。他们看似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其实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愿望与憧憬,也有与同学一比高低的雄心壮志。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可贵之处,并以此为突破口,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送去鼓励的话语,他们一定会从老师的信任与期待里获得动力,扬起前进的风帆。”只有把欣赏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鼓励的话语送给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动力,激发他们的潜力,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合作学习,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们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探究活动,班主任恰恰可以利用好这一点来更好地促进中等生的成长,具体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精心安排好学生的座位,编排座位的总体原则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处理好中等生与优生、中等生与差生的关系。在对学生有了基本了解后,座位的编排,要能够体现互补性。如平时不善言辞、内向的同学,可以试着和性格随和、开朗外向的同学坐同桌;擅长某一个科目的学习的同学可以和这一科目学得不=不好的同学坐同桌,以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②建立“优等生带中等生、中等生带差生”的机制,发挥中等生的主动性。有些中等生特别羡慕成绩优异的同学,因而,可以借助这一点,发挥“优代中”的作用,相互学习,激发中等生学习的动力。有些中等生,喜欢帮助别人,体会“被需要”的快乐,因而可以让他们去帮助后进生,使中等生在这一活动中得到被肯定的满足,在有效地促进差生进步的同时,也会锻炼自身的能力、提高自信心。7、引导中等生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许多中等生由于平时内向害羞、不敢表现自我,久而久之,便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优点,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种对于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的思想,会反过来加剧中等生的自卑心理,从而恶性循环。班主任应该细心去观察、发现这类同学,并及时给出恰当的引导。比如说,可以让小组之间,采取相互表扬的方式,说说对方的优点,帮助这些同学认识一个全新的自我,从而能够采取一个客观的态度评价自我,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观念。8、积极争取并协调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同心合力,促进中等生健康成长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作用。首先,要争取各任课教师的配合。在工作中注意经常与各任课教师沟通情况,主动向各任课老师了解那些引起班主任注意的中等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同时,班主任要把了解到的这些学生的有关情况向各任课教师做介绍,共同探讨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落实帮教措施,使帮教工作能协调有序地进行。其次必须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班主任与家长要经常交流,以便能更全貌地了解学生。班主任要提醒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多与子女进行平等交流,建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不给子女以过多的压力。必要的话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班主任通过家访可以深入学生的家庭环境中,对家长及相关人员询问、调查和座谈等,全面了解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实际表现。也可以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有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有效的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9、关注中等生的心理健康:(1)化解中等生的自卑心理中等生由于长期处于中等地位,容易被忽视,缺乏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使他们感觉受到了冷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