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以优促劣”教学模式的结题报告(广州市“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子课题)一.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我校在2000年通过脱困评估,2001年摘掉“困难完中”的帽子,2003年评为荔湾区一级学校。学校比较小,学校周边环境复杂,打架勒索、聚众滋事时有发生。虽然学校老师和治安干部竭尽所能,但校内的小环境也不是很好,由于生源一直很差,偶尔有一届稍好一些,但“前后夹击”,能维持的时间也不长。因此学风一直上不去,学风差,数学成绩就必然更差,我校数学成绩在区里一直在中下游。二.本届学生即课题研究对象(一班)基本情况本届学生(2002届)均为电脑派位,取消了推荐生,所以没有以往大量差生和问题学生,但几乎所有的尖子学生都千方百计转去了重点中学,有的还是开学后才走的。原来6个班的编制后来压成了5个平行班。我教的一班,入学时给我的感觉实事求是的说在级里处在中游,班里尖子有3到5个,普遍学习一般化,不够聪明,但比较肯学,大是大非的问题学生没有,但不喜欢读书的调皮鬼都在这个班。三.选题背景作为一位教师,最高兴的是见到自己的学生能听教听话,学有所成;最悲哀的是看着天真活泼的学生经过几年后门门功课二、三十分,整天坐在课室里混日子,无心向学。而自己教师的前途其实次要。恰好这时广州市掀起课程改革的热潮,突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课改的主要手段有两个:教材的改变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变。于是在广州市里所有中学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针对教学、教法、评价的课题研究。利用这次课题研究的机会,借鉴别人的经验,加强自身锻炼,使我们中学摆脱数学落后的局面,并且给以后数学教学树立榜样。在充分考虑了本校的实际和本班的实际,我决定开展“分层教学,以优促劣”的课题研究。目的很明显,就是用学习好的学生所创造的良好的学风去跟校里的小环境,校外的大环境对抗,从而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继续学习数学的可能,把成绩保持住。而转变那些不爱读书的差生不在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中。四.研究时间以及各阶段任务分三年进行.第一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争取“观众”,尽量使得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基数最大。分开上、中两层。剩下几个可能不想读书,这时侯还有精力去逐个辅导,希望这几个下层学生可以顿悟。(但实践证明成功的例子百有一二)第二年: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必然有部分人学习开始吃紧,这时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分层教,使得各层学生有所收获,不至学生厌学增加下层学生人数。第三年:分层补习,中考冲刺。五.选题理论《广州市中学数学学科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的工作意见》,《广州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体系实施方案》,以及一个教师的基本修养。六.实施过程(一)两个必要手段1.展现个人魅力,使学生从喜欢数学老师开始喜欢数学。众所周知小朋友性格都是喜欢哪一科老师才会在哪一科放的时间多些。靠凶也就是泼妇骂街式可以时不时来一次,但长久的高级方法就是充分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以理服人,使得学生听老师的。比如初一还没有开学我就给学生补习了英语音标,在平时经常给学生讲故事和各门各科的知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更重要的是数学知识,通过学习数学,学生明白到什么是实事求是,与我们身边环境对比是多么鲜明。通过解决数学难题,明白数学是理科之王。有次学生问了这样一个物理问题:为什么△V/△I=R?我用欧姆定律加等比定理就轻易证明了公式,学生听了恍然大悟。这种经历相信每位数学老师都有。其次在一些非主要环节方面可以逆其道而行之,只要正确就可以了。比如有一个学期我们班一次流动红旗也拿不到。有个学生经常因为睡觉而迟到很多次,我一次也没有罚他,反而说:睡觉很正常阿,只要不是因为贪玩而迟到就可以了,最后这个学生中考680多去了广雅。总之,学生会喜欢一个知识丰富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他们学习着想的老师。2.要有严格的奖惩制度,这是我这类学校在周边环境不好,生源一般的状况下树立良好学风有效办法。如果有扰乱正常教学学习秩序的事情一定要批评和重罚,就象我国乒乓男队一样的管理。而经过这三年实践,这样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有这样的学风,开展什么研究课题都可以顺利进行,重点中学能做的普通中学也能做得更好。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以优促劣”而是弄虚作假了。有一次,班里成绩数一数二的一位女生默写班训错了,我就当着全班罚了一次,以后每人都会默写了。最后这个女生中考730去了执信。总之,严师出高徒,学生会感激严而有度的老师的。(二)教学中分层教学。从时间上说,初一时学生层次不明显,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备课时多准备一些趣味性强一点的题目,难度大一点的也没关系。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数学积极性。比如:一批长度为7.4米的圆钢作100套钢架,每套长2.9m、2.1m、1.5m圆钢各一根组成,应该如何下料,使用原料最省?一个游戏里甲方有A1,A2,A3,3种攻击武器;乙方有B1,B2,B3,3种防御武器,几种武器的对抗胜率为:A1:B1(2:1);A1:B2(3:1);A1:B3(1:2);A2:B1(3:7);A2:B2(3:2);A2:B3(1:3);A3:B1(3:1);A3:B2(1:4);A3:B3(2:1);试确定甲乙双方使用武器的最优策略,你愿意为甲方,还是乙方?这样的题在初一可以多做,经过学生的讨论,总有几个学生做出答案,而其余的也会不甘示弱,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以优促劣”的良好学习氛围。从每节课来说,应该准备AB两组题目。在这里有些老师的做法会准备4种题,我也试过,但觉得还是两种题好,因为备课的负担重和课堂控制都不好。在课堂上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大家都知道,数学这一科的特点是比较难学,很容易造成学生因畏难而厌学,落后面只能不断增大。我个人认为只要使得学生在初中三年中能够保持数学的一贯水准就是老师的成功,因为别人都在后退,能保持稳定就是进步。所以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习有困难学生一些自信是保持队伍稳定的关键。哪怕一个学生有那么一次闪光的时刻,他也会毕生难忘。记得有一次在课上讲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于两点M、N,求C的值。然后让学生做完后组长检查。学生普遍做法是用N点坐标先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M。正当我准备讲下一题时,有位组长说:老师我们组有个人不是这样做的。于是我就让那个成绩中等的学生向大家说明她的做法。她是用N求出矩形的面积然后马上可以得出C=2。这也不失是一种好办法,大家听了发出了“哗”的一声,然后就是雷鸣般的掌声。这种机会如果每个中层学生一年有一次都已经足够了。作业也分成两组,并且鼓励第二层次的学生去做第一层次的作业。在初三的时候,教学的另外一个阵地就是课外补习。每天数学辅导的时候就把级里的学生分成三个班,好班、中班、差班,三个老师一起上课,各自准备一套练习,分层辅导。在选择题目时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才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出效果。(三)分小组编位置。我不采用单列分组,而是采取前后组,每组六个人共9个小组。两个、组长在中间。这样平时上课时,就可以在组长组织下进行有效的讨论。这个遍座位是既要民主有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组长要是成绩较好负责任又肯帮人,组员自由组合,但我会有目的地每组加入一个问题人物,加以分化确保教学秩序。而除了组长其余三个人是第二层次的学生,但有的是第一层次的,他们与组长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关系。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课堂纪律得到了保证,上课气氛也很活跃,效果好。而这些小组在三年当中都很少有变动,所有学习和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保持了班的稳定。七.课题研究的成果2005年中考(6人分流算入30分以下)14x13x12x11x10x9x8x7x6x5x4x3x30以下312107521112009表格反映出的情况:两极分化。但应当注意我们这类中学,低分的人永远存在,问题是有没有高分的人,从数据中知道,大部分中等层次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里没有掉队,在中考中取得的较好的成绩。这就是我原来所期望的。师生经过三年奋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当初预定的目标。YXN(-1,-4)M(2,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