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训资料下堡小学目录:一、家庭教育思想二、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三、学生不喜欢家长采用的教育方法四、怎样让孩子喜欢自己五、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六、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七、引导孩子学会恰当地自我定位八、如何做到学校和家庭教育一致性,提高教育效果九、二句改变一生的经典语句家庭教育的几个问题一、家庭教育思想宋庆龄说:“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教育观点就是指“用什么思想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1、要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宋庆龄说:“还有人往往喜欢问孩子的志愿:‘你长大了干什么?’有些孩子回答要当工程师、医生、音乐家等。发问的人听到这些回答后,不免称赞孩子有志气,鼓励一番。”2、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宋庆龄说:“有人说,我们受了一辈子苦,现在应该让孩子享享福了。”“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怎样爱法?怎样才是真正的爱?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孩子的任何娇惯、溺爱、不但害了孩子,也不利于国家和民族。3、要自觉地担当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宋庆龄指出:“还有人说,孩子的好坏是天生的。或者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好的。”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二、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必须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尤其要重视身教和境教。我们是不反对说教的。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让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1、说得有理,要有针对性。道理正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孩子实际。2、说得有力,要讲究度。话语不能干巴巴、枯燥乏味,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生动、形象,有实际例证。批评孩子不要过火。有的家长一批评孩子来就越说越生气。3、说得精要,不啰嗦。重要的内容可以重复,但不能啰嗦。4、说得适时。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同,接受批评的态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孩子心情不佳时,不利于认识自己的问题,大人的批评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不能盲目地有机会就说,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孩子最烦家长天天说,不分场合见面就说。5、说得有新意。最忌讳车轱辘话来回说,老一套谁也不爱听。说,应该有新的内容,新的信息,让孩子有新鲜感。这几条要做到是不那么容易的,需要家长经过一番努力才行。如果一时做不到,家长应该适可而止,少说些,能不说就不说。许多家长少说也做不到,他总是相信自己多说的力量。殊不知天天进行说教的家长,绝不是高明的家长,也不会是高水平的家长。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重点是“渗透性”,孩子是家庭的一员,与家长接触时间最多,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渗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身教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在求知方面就应有积极的表现,如果你光要求孩子,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新的知识、技术,孩子的学习劲头儿就不足。我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自从这位母亲参加了成人中专的学习以后,每天晚上家里的气氛就变了。妈妈的灯下苦读精神感染了孩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总得催孩子了。有时妈妈睡得晚,孩子主动陪妈妈学习。这就是身教的力量。那么,要求孩子有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按时起居,整理床铺,打扫房间,讲究卫生。如果家长自己经常睡懒觉,东西乱扔乱放,床铺不叠,缺乏卫生习惯,孩子就会照你的样子去做。有一句俗语说得特别好:“孩子是家长的影子。”还有人说得更直接:“孩子是家长的‘再版’。”尽管这种话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也说对了一大半。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有力、有节的说教,孩子就会更服从家长的教育了。境教,就是以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积极的教育影响。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呢?一是家庭的精神环境。家庭人际关系和谐,心理气氛融洽。这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亲友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是主导,影响其他关系。协调家庭关系的基本因素是家庭美德建设。一家人之间的爱心、尊重、互助、互谅、同乐、同苦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主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该付出的,一定要付出,不能自我中心,私欲至上。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身心舒畅,情绪稳定,易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学习也会踏实努力。如果家庭矛盾尖锐,夫妻反目,长幼无序,孩子就处在一个恶劣环境中,很难健康成长。二是家庭的物质环境。这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平实节俭,既保证基本的或较好的生活条件,但也不奢华浪费。居住、饮食、行路、穿着,最好全家人都保持一种平常心。即使家庭富裕,也不可超量消费,高档攀比,更不能走进享乐主义的误区。有一篇题为《再富也要苦孩子》的文章被数家报刊转载。我认为,不光是苦孩子,大人也应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境教也是身教。家庭教育,必须走出单纯说教的误区,尤其要重视身教和境教。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教育孩子成功的基础条件。三、学生不喜欢家长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下几点:1、对孩子采取命令式。我们这些当家长的,当年从父母那里接受的大都是命令式的、指令性的教育。这些命令、指令有时是对的,但有相当多的并不符合下一代的实际。我们当年面对这些不符合实际的指令时,心理不也不喜欢吗?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长大,大了之后,他有一种自力意识,面对家长的命令,尤其不喜欢。2、唠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对症下药,总是翻来覆去的那么几句话。3、埋怨、指责。孩子犯了错误了,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了,一些家长听到后,第一个反映就是气不打一处来,把孩子叫过来埋怨一通,指责一通,训斥一通。4、打骂体罚。更有个别家长,用打骂来表达对子女的爱。一个女孩向我告状,考试成绩不好,回家就要跪搓衣板。5、爱得过分,爱得过细。有的家长,面对自己已经十七、八岁的孩子,还像小孩那种爱法。尽管付出是实实在在的、真心实意的爱,还是不能使儿子满意,甚至反倒使儿子更不喜欢自己。一等家长用眼睛管教孩子;二等家长用嘴巴管教孩子;三等家长用拳头管教孩子。你们应该争取做一个一等、至少是二等的家长,千万不要做三等家长。四、怎样让孩子喜欢自己对小学生喜欢的父母类型归纳如下:1、理解尊重子女中学生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从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可惜很多做父母的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只关心孩子的生活、成绩,却不去了解子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很多学生抱怨说:“他们只知道分、分、分。考好了,他们兴高采烈;考不好,就开始指责、训斥,从不问你为什么考不好。”2、不摆家长架子家长既是子女的保护者,又是子女的知心朋友;他们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一位男生特自豪:“我特别爱我的父母,他们和我的关系不像家长,像是铁哥们。从小到大,家里有什么事都摆在桌面上,一家三口商量着来。爸爸出差的时候,妈妈就说:‘男子汉,全靠你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感,而且坚强、果断。”3、家庭和睦罗素在《婚姻革命》中说:“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情。”弗洛伊德也说:“一个为母亲所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夫妻恩爱,子女就会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身心皆健;反之则影响子女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子女一生的幸福。4、赏识自己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自己子女的优点,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弱点,更可怕的是处处拿别人子女的长处去比自己子女的短处。一位男生对我讲:“我妈老说我不好,动不动就拿我跟她同事的孩子比:人家某某考一百分,你怎么就考八十分?人家初一就入团了,你都初三了还什么都不是!人家这次期末又是全班第一!后来我对她说,‘我这不好那不好,你给某某当妈去吧!’”子女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父母用别人作例子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目的在于“激将”,而事实上却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产生自卑心理。5、真正关心子女很多父母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大学、孩子身体状况等,而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关心不够。而孩子恰恰需要父母关心的是后者。不止一位学生愤愤不平地对我说:“我父母哪是关心我呀!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分!一回家就知道问两句话:作业写了吗?考了多少分?除此之外你说什么他们都没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对子女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的东西。6、对子女的期望值要合乎实际举例: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中考分数离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还差的远。他父亲走关系、托门子,最后花钱总算在重点中学为女儿占了一席之地。但每次父亲见她,问的总是学习。由于孩子基础差,在重点中学里犹如小羊和千里马赛跑,她不可能跑过人家!于是导致严重的自卑倾向。期中考完试后,她坐在咨询室里哭了好久,她说父母对她期望值那么大,她不知该怎么面对父母……五、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首先是要了解孩子。了解是沟通的前提,平时要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所做所想,看看他近一段时期内有什么变化(包括说话做事,有没有比较心烦的表现,情绪上有没有波动)。家长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话,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苦恼与要求。其次是家长要与孩子交朋友,在人格上要平等,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权。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您不是父亲,不是母亲,您就是孩子的朋友。再次,尊重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进入高中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成人感、独立性和自尊心,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希望得到尊重。当家长理解并尊重他们时,就能打开他们的心扉。有的家长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再是善于捕捉交谈契机1、孩子取得成绩时每个人都有荣誉心,爱面子,孩子更是如此。家长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同时提出新的要求,巧妙指出其“美中不足”,孩子不但乐于接受,而且会以实际行动向新的目标迈进。比如孩子这次考试物理考70分,您告诉孩子你努力了,你进步了,下次朝着一个什么目标发展(75分)。当然,每次考试可能有不同难度。2、孩子遇到挫折时孩子情绪低落、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弃时,家长应马上给予必要安慰,使孩子懂得:失败只是一次人生经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是失败以后的沉沦。要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千万不要盲目责怪,“火上加油”。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了,考试前自己预计能进前50名,结果考了100多名,有的孩子会心灰意冷,这时最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您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是题难了,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还是自己粗心大意了。3、孩子做了错事时如有的孩子在学校违纪受到学校处分,孩子自己很后悔、痛苦,这时最需要家长的谅解,家长不要一味进行批评,机智地“诱导”、指出其错误,分析其原因,剖析其危害,点明其教训。真诚的关怀和亲切的教诲最容易触动孩子稚嫩、无助的心灵。4、孩子感情受到伤害时如孩子与最好的朋友发生矛盾,孩子很委屈、痛苦、愤怒,这时家长给予必要的关怀爱护,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有没有孩子自己错误的地方,不但能增进感情,而且让孩子感到你可亲、可敬、可信。5、当家庭遇到困难时有了家长遇到困难时只知道自己默默的承受,自己多少苦处孩子并不知道,比如家里没钱了,孩子又想买衣服,有的家长又狠了狠心也给孩子买了,但孩子却根本不知道家里的困难。实践证明,家长如能善于捕捉交谈契机,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1、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家长应从时间是否有保证、学习效率的高低、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及与师生间的关系等方面去把握。在此,我要特别强调,家长应该加强与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过程,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帮助家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如果家长始终都能注意到孩子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则有助于激发孩子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力,促进孩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面对困难,他也会毫不畏惧、设法克服。2、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层次。由于孩子在智力结构和发展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其成长环境和各自经历不同,他们在学习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设立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不同阶段应有细化的、可操作的、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可强求统一,不可盲目攀比,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