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杜牧[唐](一)解题“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赋”的演变过程骚赋(战国楚辞)汉赋(汉)骈赋(汉魏、两晋、南北朝)律赋(唐)文赋(唐、宋)本文属于文赋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二)杜牧: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著名的“文赋”和古文大家。诗歌方面,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的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诗歌欣赏:(三)整体感知学习本文的生字词缦回不霁何虹妃嫔媵嫱焚椒兰辘辘杳不知尽态极妍摽掠鼎铛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横槛呕哑参差mànjìpínyìngqiángjiāolùyǎoyánbiàochēnglǐyǐzīzhūchuányǔsùjiànōuyācēncī(四)第一段(1)重点实词六王毕不霁何虹北构而西折(2)古今异义直走咸阳今多指钩心斗角今常用来毕:完了,结束。构:动词,架木做屋,引申为建筑雨后天晴走:趋向行走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复杂精密。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有面向中心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几千万落今多指四海一骊山北构而西折廊腰缦回蜂房水涡未云何龙,不霁何虹歌台暖响落:座。下降,衰败。“一”数词→动词统一“骊山”名词→状语从骊山“北”“西”名词→状语向北向西、“腰”“缦”名词→状语像人的腰部一样,像丝绸一样名词→状语像蜂房像水涡名词→动词出现云彩出现龙出现虹“响”动词→名词歌声(五)第二段辇来于秦朝歌夜弦杳不知其所之也:辇:名词作状语,用辇车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之,到……去;所之,去的地方(所字结构)(六)第三段“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逦迤lǐyǐ纷奢:直栏横槛: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连绵不断繁华奢侈读jiàn,栏杆奈何取之尽锱铢:多于南亩之农夫:函谷举:可怜焦土:怎么,为什么,为何举,被攻占(被动)比可怜,可惜。(古今异义)焦土:名词→动词,化作焦土。(四)第四段族秦者秦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族,使秦灭族(使动)。哀,为……哀伤(为动);鉴,以……为借鉴(意动)词汇(一)1、一肌一容楚人一炬2、六王毕,四海一3、合纵缔交,相与为一4、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6、靖国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数词统一、一致一体专一全、都乃、竟“一何”:多么词汇(二)1、爱其母2、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4、晋陶渊明独爱菊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爱喜爱怜惜、爱护喜欢舍不得,不愿意放弃,吝惜词汇(三)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秦人伐晋,取武城4、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5、取妻如之何?6、留取丹心照汗青取拿,拿来占有取出,提取攻取,攻下夺取同“娶”助词,“着”词汇(四)1、遂并起而亡秦族矣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万物百族士大夫之族4、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5、族庖月更刀族种族使……灭族种类,类聚结众,普通,一般词汇(五)1、六王毕,四海一2、吾与汝毕力平险3、毕礼而归之4、此印者才毕,则第二版已具毕完了尽使……完毕完毕1、盘盘焉,囷囷焉2、焉用亡郑以陪邻3、且焉置土石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词汇(六)焉的样子代词怎么,哪里兼词,在哪里语气助词代词,它词汇(七)1、骊山北构而西折2、不敢言而敢怒3、谁得而族灭也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词汇(八)1、尽态极妍,缦立远视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缦久像丝绸一样•骊山陵远眺•城门仿秦城门•仿秦宫殿护城河•–水榭楼台仿秦台榭•阿房宫前殿宫舞•根据文意在下列括号中各填一个字概括文意,并找出文中一个对应的例子,大声朗读并简要分析。•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根据文意在下列括号中各填一个字概括文意,并找出文中一个对应的例子,大声朗读并简要分析。•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这样描写阿房宫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古文观止》的篇末总评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可见,文章前面所进行的动人描绘乃是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思考:1.全文共四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四段之间的内容和结构关系是怎样的?2.请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二、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勿蹈覆辙议谏作者讽谏时弊,希望统治者以秦灭亡为借鉴。(鉴)叙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可怜”解释为“可惜”。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壬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可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阿房宫赋》洋洋千言,其实三字足矣:奢、亡、鉴•——奢必亡,这是国君要借鉴的,也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要借鉴的。表现手法探究(一)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由远及近,由外及里,前后照应,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的比喻,以及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在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杜牧则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从这一节对美人的描写可见一斑。1、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铺陈写志。写作特色: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对偶、排比、夸张、反问、比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总评这篇赋充分体现了唐代文赋的特点,即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面极力铺叙渲染宫殿歌舞之盛,宫女珍宝之多,人民痛苦之深,既夸张,又富于想象,且比喻奇巧新颖。后面发议论,回环往复,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发人深省。语言上骈散兼行,错落有致,词采瑰丽,声调和谐,成为古代赋体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