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体方案一、学校简介合肥学院建校伊始,学校就提出按照“联办公助、收费走读、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不包分配、择优录用”和“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建立一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新型大学,成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签署了按照德国FH(德语“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的简称)办学模式,共建一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协议,使我院成为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在中国重点援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科学大学之一。合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现有教职工909人,其中,专任教师717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48人,教授4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609人,占专任教师的67%;另有国内外兼任教师164人。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7人。全日制在校本(专)生14000多人(其中本科生占96%以上)。学院现有17个教学系部,设有43个本科专业。学院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5所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二、前期工作基础自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来,学院积极开展与德国等国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已由初期的接受单向援助发展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双向合作。尤其是2003以来,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结合我国国情,将德国经验本土化,大胆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2个、省级奖项51个,学生发表论文197篇,申请专利1项。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其中,68%以上毕业生在合肥工作,80%以上毕业生在安徽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学院《借鉴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新与实践》项目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在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分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我院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开展德国经验本土化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培养模式在和德国长期的合作办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借鉴不是目的,吸收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髓,将德国经验本土化,为我国地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是目的。因此,我们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积极实施改革,创造性地将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移植过来,加以本土化改造,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1.开展理论研究,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框架理论研究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根基。我们总结了德国应用型人才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刻画出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归纳出应用型人才关键要素,开展了中德应用型教育比较研究,以及在我院开展应用型教育可行性论证等,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应用型理论研究系列论文20余篇。同时,学院和德国应用型高校合作,共同成功申报了“欧盟亚洲链”项目、德国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项目、德国GTZ/CIM(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德国国际交流和发展中心)项目,通过项目研究,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这些理论研究为学院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业能力,富有较强的创新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能够解决生产一线关键技术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学院从学期设置,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以及资源保障机制等方面,重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改革:一是树立课内外相互衔接的大教学观,有机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二是调整课时比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工科专业实践课程课时比例高于30%,其余专业为25%);三是改革传统学期制,增设认知实习学期(在大学二年级暑期前后增加一个10-12周的认知性实践学期,将原有“8”学期改为“9”学期);四是实行课程模块化。(二)全面实施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1.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一是开设“专业导论与职业发展规划指导课”,增强学生专业感受力。为了提高学生对未来从事专业的认知感,学校在第一学期开设“专业导论与职业发展规划指导”课程。每个专业的导论课均为24学时,由专业教授、业界知名人士授课。主要介绍专业概况、职业去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学习特点和方法、职业素质和职业准则、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前沿动态等,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职业发展初步定向,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改革传统学期制,增设“认知实习”学期。我国的大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没有社会实践经历,有些学生所选专业也非自己真实意愿。为了弥补此不足,我们在大学二、三年级之间增加一个12周的认知实习学期,将现有的“8学期”改为“9学期”,让学生在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岗位上,感受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使学生对今后专业课学习有更多的思考,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三是适应专业需要,改革公共基础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了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公共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我们对大学数学、大学英语和公共体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改变过去统一的教学内容,适应专业需求,将高等数学按专业属性分为工科类、文科类、工科少学时类、对德合作1类以及对德合作2类等五类,构建不同类型的高等数学课程模块,供不同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确定“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达标”的改革指导思想,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实施“俱乐部式”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某俱乐部,实现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安排生活化、教学管理网络化、教学评价过程化、课内课外一体化的目标。2.突出应用特征,重建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传统的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延续和验证的情况,我们进行大胆的改革,形成了“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原则、四个结合”的应用型实践教学新体系。一个目标:培养在生产和管理关键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两种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三个原则:以学生为本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需要,围绕学生能力拓展和知识结构开展实践教学;系统性原则,即按照整体优化的思想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干削支、整合集约;循序渐进性原则:即按照知识的系统性与认知的循序渐进的规律来安排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确保四年不断线。四个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以此来强化学生能力。3.以考核学生能力为目的,进行考试制度改革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改变过去在课程结束时“一考定成绩”的做法,实施“N+2”考试制度,(“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可以是小测验、课程综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50%,“2”分别是期末考试和读书笔记,占总成绩的40%和10%),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三)建立了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在与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合作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应用型师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早在和德国合作的过程中,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就为我们培养了近100名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学院一方面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学院规定专业课教师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每个任期内到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11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17.2%,基本满足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学院还和30多家企业建立了“双挂”(教师到企业,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双聘”制度(学院、系两个层面聘任)。聘请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四)利用区位优势,形成了校企共建共赢的基地我院坐落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合肥经济开发区,学院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建立了与地方社会经济互动机制,将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融合在一起,实现共赢。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紧密相联,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为地方招商引资搭建平台,并利用产学研合作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企业也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从多方面保障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学院已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开发区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采取“实习就业一体化、管理方式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0多个。总之,我院建校30年来,一以贯之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奠定坚实基础。学院的教学改革成果也得到国家领导人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2009年3月28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报道了我院创新办学模式情况,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委员刘延东同志给予重要批示:“各地许多高校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办学模式,一些做法很好,有的可以在省里试点推广”。随后,教育部高教司的同志应陈希副部长要求,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来我院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指出:“合肥学院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借鉴,请教育厅在调研基础上召开相关座谈会,予以总结”。2009年4月2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来到我院,在听取我院改革情况汇报后,认为:“合肥学院的办学很有特色,或者说正在走出一条很有特色的路子”;“合肥学院已经走出了一条开放的地方性的应用型高校发展道路,要继续走下去”。2007年4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我院视察时说:“你们的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很有特色,很有创意,非常好!”三、学院总的指导思想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工程型人才。四、实施该计划的基本思路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安徽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必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工程师,我院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这一战略提供人力支撑,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学院将围绕安徽省支柱产业,拟在“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传统特色专业,联合国内知名企业,按试招、正式招生、扩大招生范围并将经验向其他专业辐射三个阶段分步试点。我们将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在多年积淀的借鉴德国相关办学理念基础上,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以模块化为手段,全面改革课程体系,以项目驱动为抓手,培养学生团队学习能力,以校企合作和第二课堂为依托,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适于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方法,以进一步增强学生适应各种工程实践需求的能力。五、组织管理体系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由教务处、科技处、服务合作办、外事处、学生处、人事处、发规处、公管处、学院办公室及各试点系负责人参与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卓越工程师培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