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0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三年高考分析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高考中常作为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载体,化学实验、化工流程中常涉及,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1.(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答案】B【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关;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2.(2019天津)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A.将废铁屑加入2FeCl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2Cl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C.盐碱地(含较多23NaCO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D.无水2CoCl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答案】C【解析】A、铁和亚铁能将氯气还原为氯离子,从而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氯气,故A不选;B、根据铝合金的性质,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故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故B不选;C、Na2CO3+Ca(OH)2=CaCO3↓2+2NaOH,产物仍然呈碱性,不能改变土壤的碱性,反而使土壤更板结,故C选;D、利用无水氯化钴和氯化钴晶体的颜色不同,故可根据颜色判断硅胶中是否能吸水,故D不选。3.(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答案】B【解析】A.液氯就是液态的氯气,与钢瓶不反应,可以储存在钢瓶中,A项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B项错误;C.石英、水晶、硅石、沙子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C项正确;D.硫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火山口处有硫单质,D项正确。4.(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取金属镁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气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晶体硅D.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答案】C【解析】A、制取金属镁时,由于镁的活泼性很强,故一般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选项A正确;B、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可制取氯气,选项B正确;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石英,选项C不正确;D、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或煅烧硫铁矿生成二氧化硫,选项D正确。5.(2018新课标Ⅱ卷)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3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A.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B.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C.NH3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铵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D.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由于氮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正确。6.(2017海南)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COB.SO2C.HClD.CO2【答案】B【解析】A、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故A错误;B、SO2具有弱氧化性,与Na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2S2-+4H+3S↓+2H2O,故B正确;C、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2H++S2-H2S,没有沉淀产生,故C错误;D、不产生沉淀,故D错误。7.(2017江苏)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答案】B【解析】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可用于吸收尾气,D错误。8.(2017北京)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含HCl、BaCl2的3Fe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4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答案】C【解析】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2−,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正确;B、SO2与H2S在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正确;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D、SO2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D正确。答案选C。1.(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明矾和芒硝均具有净水作用B.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增强C.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沉淀产生D.NH3通入AlCl3溶液至过量先沉淀后沉淀溶解【答案】C【解析】A.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净水;芒硝的主要成分为Na2SO4·10H2O,没有净水作用,不能用来净水,故A错误;B.新制氯水久置后为盐酸溶液,所以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减弱、酸性增强,故B错误;C.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硫酸根离子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正确;D.NH3通入Al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氨气过量后沉淀不溶解,故D错误。2.(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根据已学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雷雨发庄稼”是自然固氮B.Na2O2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C.明矾是净水剂,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D.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使用到的共同原料有CaCO3【答案】C【解析】A.雷电使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再与水反应生成硝酸,5进入土壤后最终为植物生长提供少量的氮肥,“雷电发庄稼”属于自然固氮,A项正确;B.过氧化钠能与CO2反应并生成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B项正确;C.明矾溶于水后,铝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明矾并不能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C项错误;D.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生产水泥的原料是黏土、石灰石和石膏,工业上生产普通玻璃和水泥的共同原料是CaCO3,所以D项正确。3.(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燃料电池中使用的储氢材料,如稀土类LaNi5等合金材料是纯净物B.硅胶可作瓶装药品的干燥剂及催化剂载体,是因为SiO2是酸性氧化物C.油脂水解都得高级脂肪酸和甘油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消毒【答案】D【解析】A.合金材料是混合物,故错误;B.硅胶无毒,可吸水,且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则硅胶可作瓶装药品的干燥剂及催化剂载体,与SiO2是酸性氧化物无关,故错误;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都得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但在碱性条件下得到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错误;D.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粉精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可以生成次氯酸,所以可用于游泳池消毒,故正确。4.(全国名校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途径①SH2SO4途径②SSO2SO3H2SO4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e-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答案】A【解析】A.途径①反应中只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错误;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廉价易得的O2浓度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来降低成本,正确;C.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e-,正确;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不产生大气污染物质,因此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6且原子利用率高,正确。5.(全国名校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和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答案】D【解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二者又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选项A错误;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在酸性条件下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会把SO32-氧化产生SO42-,不能说明该溶液一定有SO42-,选项B错误;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前者是由于硝酸的强氧化性,后者是由于Fe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选项C错误;D、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选项D正确。6.(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B.用图2所示装置灼烧碎海带C.用图3所示装置吸收尾气中的SO2D.用图4所示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答案】B【解析】A.纯碱为碳酸钠,易溶于水,不能放置在多孔隔板上,且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故A错误;B.灼烧海带在坩埚中进行,图中装置合理,故B正确;C.二氧化硫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不能被饱和NaHSO3溶液吸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D.乙醇易挥发,挥发出来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7.(2019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研究铜和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如下:①②7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迅速变黑,之后无明显现象铜丝或铁丝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体,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可用铜制容器盛放浓硫酸B.②中铜丝或铁丝均有剩余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C.依据②,可推断出铜和铁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