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考点精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Word版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台湾作家杨渡在《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中描写到一位在台湾做佣人的菲律宾妇女。这是20世纪晚期以来大量菲律宾妇女在世界各地专门做家庭佣人、保姆的一个写照。这种“菲佣现象”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A.区域分工的不断发展B.移民浪潮的再次涌现C.科技资本的疯狂扩张D.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20世纪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影响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这反映了()A.精英主义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B.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的心理C.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D.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开始觉醒3、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4、据统计,在1989-1996年期间,仅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建立B.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空前强化D.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5、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IMF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1997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IMF迟迟不发放贷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B.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C.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D.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6、20世纪80年代前,只要美国和欧洲合作,就几乎可以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框架中主导多边贸易谈判,其他国家只能听命于它们。……后来关贸总协定贸易谈判也随即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这一变化表明()A.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B.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演进C.区域集团化对全球化有害D.国际贸易体系趋向不合理7、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由此形成的相互影响、制约也大大增强,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B.严重削弱超级大国实力C.结束了美苏争霸局面D.延缓了“一超多强”进程8、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态势并有所加强。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数量大量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果明显,许多国家为谋求自身利益发展,积极参与许多不同领域的区域经济集团。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使()A.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联系更加紧密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受到严峻挑战C.脱离经济集团的国家经济发展愈加困难D.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矛盾成为世界重要问题9、世界贸易组织法律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的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A.保护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B.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C.促进了国际贸易法制化进程D.使缔约方丧失了立法自主权10、有评论说,中国用决绝的手段希望融入世界体系—WTO。但是,这种选择将不可避免使一些行业和企业陷入裁员甚至破产的困境,最惨重的是有100多万职工的汽车制造业,一半人面临下岗,钢铁和石化行业的比例分别为30%和20%,即使是发展前途光明的电信行业,也至少有10%-20%的职工失业。实际上,中国加入该组织()A.不利于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造成中国的就业面更加狭窄D.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全球化的起源与推动力量的历史解释上,目前在西方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沃勒斯坦认为,“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发端于欧洲,后来逐步把世界其他地区纳入其中,直至覆盖全球,中国直至19世纪才被纳入这一世界体系。贡德•弗兰克则认为,早在19世纪以前,甚至“地理大发现”之前,已经存在着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体系或“全球经济”,只不过当时在全球经济中居于“中心”地位是亚洲,特别是中国,而欧洲则居于这个体系的边缘地位。只是由于从美洲得到了大笔金钱,“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才能参与到亚洲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和劳动分工”中来,并最终在18世纪以后取代了亚洲在世界体系中的“火车头”位置。——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材料二在之前的2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多的是向世界“借力”的过程,与世界经济接轨成了当时中国坚定的选择。无论是引进外资,搞活市场经济,设立开发区,改革国有企业,还是加入WTO,展开自贸区谈判等,都沿袭了这一基本思路。这一思路保障了中国经济20多年接近两位数高速增长,于是中国颟理成章地变身为全球制造业中心。——高望《中国改革发展,从向世界“借力”到“给力”》材料三2015年8月29日,“201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在重庆举行。下面是几位嘉宾的发言:摩根大通原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今全球最庞大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计划,势必影响全球格局。”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说:“‘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看作一场由中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摘编自《用“一带一路”战略串联世界大市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两类不同的见解,并对弗兰克的观点加以说明。(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同应对全球化的阶段特征。据此,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答案1、D解析:“在《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中描写到一位在台湾做佣人的菲律宾妇女。这是20世纪晚期以来大量菲律宾妇女在世界各地专门做家庭佣人、保姆的一个写照”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故D正确;区域分工、移民浪潮、科技资本材料未体现,故ABC错误。2、C解析:根据“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民粹主义泛滥与全球化遭受逆袭具有很强的内在因果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剧烈的全球化虽然造就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国际国内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遂使民粹主义取得了空前广泛的民意基础,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民粹主义运动反全球化,并非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B错误;西方发达国家民主政治比较完善,公民意识较强,“开始觉醒”表述错误,排除D。3、D解析: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出现“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D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确立,A错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依然存在,B错误;材料论述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是政治民主化,C错误。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由材料“俄罗斯和阿根廷”可知,此时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朿,政治格局的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使商品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符合材料内容和历史事实,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建立,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空前强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排除D项。5、A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据材料,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IMF求援,美国作出了积极反应,而泰国遇到同样问题,IMF却迟迟不发放贷款,可以看出经济强国意志影响受援国家,故A项正确;墨西哥和泰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故C项错误;IMF是国际金融体系组织,不是国际贸易体系组织,故D项错误。6、B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的发展。材料表明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并未体现出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故A项错误;材料“20世纪80年代前……后来……”表明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发展演进,故B项正确;区域集团化也属于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随着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贸易体系不断趋向公平、公正、合理,故D项错误。7、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根据材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可知经济全球化对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故A项正确。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集团使得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之间而非只有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故A项错误;区域经济集团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最终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许多国家为谋求自身利益发展,积极参与许多不同领域的区域经济集团”表明,脱离经济集团的国家经济发展愈加困难,故C项正确;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9、C解析:这是国际法律条款,而且该条款还对缔约国的国内法律条款有影响,这说明国际贸易法制化进程得到发展,故选C。A说法不准确,故排除。当今全球范围内仍旧存在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故排除B。材料反映了缔约方在经济立法方面要受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的影响,不能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相抵触,并不能表明缔约方丧失了立法自主权,排除D。10、D解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利于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比例,故B项错误;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优化,推动就业面扩大,故C项错误。故选D项。11、(1)观点:第一种,全球化起源于欧洲,由欧洲推动;第二种,全球化起源于亚洲(中国),推动力由亚洲(中国)变为欧洲。说明:18世纪以前,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的发达,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处于全球经济中心的地位;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国家从亚非拉掠夺大量金银,国家实力上升,经过工业革命后,最终取代了中国的主导地位。(2)特征: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融人再到引领主导。认识: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不能阻挡:我们经历了接受规则到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要抓住机遇,促进国家崛起;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我们要不断完善自身。解析:(1)第一小问概括,根据材料一“‘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发端于欧洲,后来逐步把世界其他地区纳入其中,直至覆盖全球”“‘地理大发现’之前,已经存在着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体系或‘全球经济’,只不过当时在全球经济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并最终在18世纪以后取代了亚洲在世界体系中的‘火车头’位置”概括答案;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以18世纪为节点,根据前后亚洲与欧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18世纪以后取代了亚洲在世界体系中的‘火车头’位置”和材料二“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多的是向世界‘借力’的过程,与世界经济接轨成了当时中国坚定的选择”和材料三“‘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看作一场由中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认识,首先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它是一种历史潮流,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推动自身发展;其次,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我的提升;最后,根据材料,我们应该积极融入世界,参与世界规则的制定,使其朝着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运行。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