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狂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3.中国古代艺术精彩纷呈,享誉世界,其中集彩塑、壁画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是A.麦积山石窟B.敦煌莫高窟C.大足石刻D.云冈石窟4.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冶铁技术的提高B.绘画艺术的进步C.佛教文化的影响D.思想观念的变迁5.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6.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记述出处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望诊蔡桓公《韩非子·喻老》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史记·扁鹊传》公元前四世纪末,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战国策·秦策》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名医扁鹊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评价D.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必须保持一致8.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中医针灸2010年11月中国珠算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A.技艺先进B.实用性强C.体系完整D.注重实验9.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10.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11.如图是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写意画《荷花翠鸟图》,以下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A.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B.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C.生动表现了社会风俗D.隐喻专制制度的没落12.下表是关于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雕版印书,“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近世(本朝之前)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祛》千佛铜牌,多无文字,此有皇统纪元年号(金熙宗1141年),及李稀造题字一行,用括字排集成之,乃括字版传世之最先者。罗振玉《金泥石屑》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字形反,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清·蔡澄(鸡窗丛话》A.元朝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B.佛经大多采用活字印刷C.金属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南宋D.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13.下图为明代与清代两个时期对异域人物的不同描绘,这反映了A.清代宫廷绘画流行写实画风B.西方人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C.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D.中外交流拓展了国人的世界视野14.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1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叙述,据此推断:叙述出处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望诊蔡桓公《韩非子·喻老》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史记·扁鹊传》公元前四世纪末,扁鹊曾试图用石具除去在位的秦武公脸部的疾病《战国策·杂策》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对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C.对扁鹊的历史叙述有神化成分D.历史阐释和历史叙述必须保持一致16.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记述出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后晋】刘响《旧唐书·文宗本纪》“玄奘以回峰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17.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暑、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况万国舆图》等图书。材料表明利玛窦A.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B.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C.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D.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18.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A.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B.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C.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D.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面模糊19.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古代科技发展A.具有儒学化特征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为封建统治服务D.都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20.比较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中国西方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教学原理》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21.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22.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23.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社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明清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趋势,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印刷术的进步,排除B项;科举取士主要考查四书五经,不是商业类书籍,排除C项;D项错误。【答案】A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故应选C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是毕昇发明的;B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故D项错误。【答案】C3.【解析】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答案】B4.【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线条较粗,不够流畅,而到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刻画精细。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新的雕刻刀具的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制造出了更加坚硬的刀具,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石刻技法的变化,与绘画艺术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是指技法上的变化,得益于雕刻工具的改进,佛教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思想观念的变迁并不能使材料中的雕刻技法发生改变,排除D项。【答案】A5.【解析】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在重要的宫廷活动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动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故选D而排除C;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B。【答案】D6.【解析】材料中的“改正朔”“敬授民时”指的是重视修订历法,即每个改朝换代的帝王即位后要重新修订历法,以顺承天意,这说明古代帝王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故C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没有注重统治合法性的信息,故B项错误。【答案】C7.【解析】表格中的史料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都有关于扁鹊的记载,三个世纪记载同一人物,显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A错误;材料记载说明扁鹊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B正确;材料是跨世纪记载同一历史人物,C错误;D保持一致说法明显错误。【答案】B8.【解析】从表中的科技项目可知,都与现实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注重实用,故B项正确;从表中看不出技艺先进,A项排除;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体系完整”,也不符合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故排除C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不注重实验,故排除D项。【答案】B9.【解析】依据陆游的诗内容可知诗人熟悉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将它们引入文学创作之中,可以说明文学创作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A项不符合题意,与“野人无历日”相违;C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