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狂练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含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2.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4.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这表明清政府A.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B.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C.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D.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5.至1906年,中国自产鸦片584800担,产量达同年外国进口鸦片的11倍,种植鸦片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2%。1928年甘肃部分地区鸦片种植竟占农田面积的75%,产值占农作物的90%。这一现象造成的最主要影响是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B.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加剧C.清政府禁烟政策的失败D.西方列强的鸦片在中国滞销6.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A.鸦片贸易占有绝对优势B.未满足列强的预期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D.中国处于出超地位7.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A.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B.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C.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D.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8.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B.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C.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D.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9.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10.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这反映出当时A.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B.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C.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11.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B.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D.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12.下表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表,据此可知年代“天朝”使用频率“中国”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50余次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6次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6次14次A.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D.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13.“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1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5.鸦片战争前,包世臣指出:小民计工授值皆以钱,而商贾转输百货则以银,其卖于市也,又科银价以定于钱数,是故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又民户完赋亦以银折,银价高则折钱多;(于是)小民重困。依据材料可推知A.鸦片走私影响到民众的生活B.银贵钱贱导致小农经济瓦解C.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D.商品经济发展获取优越条件16.下表是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官籍贯分布情况。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省籍广东广西四川山东江西河北福建湖南江苏浙江贵州八旗湖北台湾安徽人数501123111828234162116A.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B.地方政治派系林立C.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D.中体西用思想盛行17.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过去,我们常常强调西方侵略者对我们不平等,但同时又把中国封建主义以夏傲夷的不平等置于视野之外。……西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不平等之间有着时代的差距,所以,带来了不平等条约的西方人却又向中国要求平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鞭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不平等的实质上是相同的B.两种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经济形态C.二者都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D.要客观全面的看待西方的侵略18.下表为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印花匹14.254.98袈裟布匹10.684.98棉纱匹6.944.86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激增B.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D.中国降低进口洋货税率19.根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上述规定A.使英国商品畅销于中国内地B.导致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反映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诉求20.1840年间,英国输华货值为524.298磅,到1840年便一跃至1,456,180磅,1844年又升至为2,305,.617磅,1845年跃至2,394,827磅。但道光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B.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D.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21.徐中约教授指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理解有误的是A.强调中国人民奋斗的主动性B.认为中国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C.中国已经摆脱儒家思想束缚D.中华民族在应对挑战中逐步觉醒22.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时间(年)1842184418461848185018521854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96.9230.5179.1144.6157.4250.4100.1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B.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C.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D.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23.如表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对该表认识最准确的是时间地区作者书籍记载的地理范围15世纪末到16世纪早期威尼斯撒贝里克《恩耐阿德》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18世纪法国伏尔泰《风教通义》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19世纪德国朗克《世界历史》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鸦片战争前后清朝林则徐魏源《四洲志》《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A.是工业革命在史学上的反映B.体现了法西斯日耳曼民族优越论C.研究历史视野从孤立分散走向联系整体D.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24.下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表明,清政府时间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1859年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和外交事务。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A.政治制度的分化趋向出现B.对外交往仍处主导地位C.涉外事务的官僚机构膨胀D.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参考答案1.【解析】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答案】A2.【解析】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答案】D3.【解析】由题干可知此时英国正处于对华贸易逆差,从时间也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卖给英国的商品主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而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卖给中国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故选C。A项是鸦片战争前期,鸦片走私,白银外流的状况,与材料时间不符;BD项明显不符合事实。【答案】C4.【解析】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目的是将对外交涉局限在“地方”,不让外国人进京,以符合中国传统体制,在清朝政府观念里,中国仍然是“天朝上国”,那些外国人只能与中国地方政府打交道,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政府不愿意与外国人打交道,故B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仍然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故C项错误;清政府此时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涉外机构,故D项错误。【答案】A5.【解析】材料表明中国鸦片种植面积大,产值高,结合所学,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基,鸦片的广泛种植严重地浪费大批农村劳动力,挤占了本已十分紧张的耕地,加剧了近代中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危机,B正确;A、D也是大面积种植鸦片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影响,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已经合法化,表明清政府禁烟政策已经失败,种植鸦片也无法体现清政府不推行禁烟政策,故C错误。【答案】B6.【解析】由材料“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可知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仅中国出口的丝茶就能抵偿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出鸦片以外的商品的价值,说明英国商品在中国销量有限,未满足列强的预期,故B正确;A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经济危机的影响,C错误;材料没有贸易总额的比较得不出出超入超的结论,D错误。【答案】B7.【解析】从材料中“战争的原因是磕头”,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前,英国派使者来华协商通商事宜,清政府以华夷观念对待英国使者,坚持英国使者行跪拜礼,本质上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价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