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三)标准仿真预测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K—39,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丙烷的比例模型为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6H12O6C.肼(N2H4)的电子式为HHH:N::N:HD.中子数为6的硼原子表示为115B答案:D解析:A项,该模型是丙烷的球棍模型,错误;B项,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错误;C项,N2H4的电子式为HHH:N::N:H,错误。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2O3+6H+===2Fe3++3H2OB.在烧碱溶液中滴加少量明矾溶液:Al3++3OH-===Al(OH)3↓C.次氯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2ClO-+HSO-3===SO2-4+Cl-+HClO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答案:C解析:A项,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错误;B项,氢氧化钠过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D项,通入少量CO2,生成碳酸钠而不是碳酸氢钠,错误。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含杂质的乙烯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乙烯中含SO2B向乙醇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乙醇表现氧化性C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无现象淀粉一定没有水解D向乙酸乙酯粗品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泡乙酸乙酯粗品中含有乙酸答案:D解析:A项,乙烯也可使溴水褪色,错误;B项,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还原性,错误;C项,可能是淀粉水解液中含有作催化剂的酸,破坏了银氨溶液,错误;D项,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乙酸乙酯粗品中含有乙酸,正确。10.金刚烷胺可用于流感病毒A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其合成线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刚烷的分子式是C10H16B.X的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是芳香族化合物C.上述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D.金刚烷胺碳原子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答案:D解析:金刚烷的分子式是C10H16,A选项正确;X的分子式是C10H15Br,其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是芳香族化合物,B选项正确;金刚烷变成X的过程中H原子被Br原子取代,X变成金刚烷胺的过程中Br原子被—NH2取代,C选项正确;金刚烷胺碳原子上的一溴代物有3种,D选项错误。11.[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元素Y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p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与s均为酸性氧化物B.Z的含氧酸是一种强酸C.Y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稳定是因为Y的氢化物之间存在氢键D.原子半径:WYX答案:D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为液体,r为水,其余均为无色气体;n是元素Y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Y为氧元素、n是氧气;p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p为氨气,所以W为氢元素,X为氮元素;根据转化关系:氨气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水和一氧化氮,所以s为一氧化氮;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m应为硫化氢;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q应为二氧化硫,所以Z应为硫元素,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符合转化关系。二氧化硫(q)为酸性氧化物,一氧化氮(s)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硫的含氧酸中亚硫酸为弱酸,硫酸为强酸,B错误;Y的氢化物为水,Z的氢化物为硫化氢,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水比H2S稳定,氢键主要影响沸点等物理性质,C错误;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氢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所以原子半径:HON,D正确。12.298K时,用0.1mol·L-1H2SO4溶液滴定20mL0.1mol·L-1氨水,水的电离程度随硫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B.从P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C.M点对应的溶液中c(H+)=c(OH-)+c(NH3·H2O)D.N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NH+4)+c(NH3·H2O)=2c(SO2-4)答案:D解析:A项,强酸滴定弱碱,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应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正确;B项,P点到M点,水的电离程度增大,M点到N点,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正确;C项,由题图知,M点对应的溶液为硫酸铵溶液,硫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由质子守恒知,该式正确;D项,N点时,根据物料守恒有:c(SO2-4)=c(NH+4)+c(NH3·H2O),错误。13.电-Fenton法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酸性介质)。其中电解产生的H2O2与Fe2+发生Fenton反应:Fe2++H2O2===Fe3++OH-+·OH,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源的B极是正极B.电解时阴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C.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e-+2H+===H2O2D.若产生4mol羟基自由基(·OH),则消耗22.4LO2答案:D解析:O2在电解池的左侧得电子生成H2O2,所以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A项正确;阴极上O2+2e-+2H+===H2O2,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B项正确、C项正确;D项,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不能确定氧气的体积,D项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35题~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题,共43分)26.(14分)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还含有少量Fe2+、Fe3+和Mn2+等杂质离子。现以卤块为原料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生产以制备金属镁。本流程操作条件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物质Fe(OH)3Fe(OH)2Mn(OH)2Mg(OH)2开始沉淀的pH2.77.68.310.0沉淀完全的pH3.79.69.811.1*Fe2+的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常将它氧化为Fe3+后生成Fe(OH)3沉淀除去。请回答以下问题:(1)步骤①中,为了加快酸溶速率,除了适当增加稀盐酸的浓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2)步骤②中NaClO的电子式为________,加入NaClO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3)常温时,Mg(OH)2的Ksp=1.8×10-11。当溶液pH=10.0时,溶液中的c(Mg2+)=________。(4)若将步骤⑤中“稀盐酸”改为“加水、煮沸”的方式可以得到另一种沉淀物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⑥中涉及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且步骤⑥、⑦的操作均需在HCl气流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加热(或将卤块粉碎、不断搅拌等)(2分)(2)Na[:Cl:O:](2分)2Fe2++2H++ClO-===2Fe3++H2O+Cl-(2分)(3)1.8×10-3mol·L-1(2分)(4)MgCO3+H2O=====煮沸Mg(OH)2+CO2↑(2分)(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抑制MgCl2水解(2分)解析:(1)为了加快酸溶速率,还可以适当加热或将卤块粉碎等。(2)NaClO的电子式为Na[:Cl:O:];由题给信息“Fe2+的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常将它氧化为Fe3+后生成Fe(OH)3沉淀除去”可知,加入NaClO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ClO-===2Fe3++H2O+Cl-。(3)当溶液pH=10.0时,Mg(OH)2开始沉淀,Ksp[Mg(OH)2]=c(Mg2+)·c2(OH-)=1.8×10-11,解得c(Mg2+)=1.8×10-3mol·L-1。(4)由流程图可知,步骤④得到的沉淀为MgCO3,MgCO3加水、煮沸,促进碳酸镁水解得到氢氧化镁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H2O=====煮沸Mg(OH)2+CO2↑。(5)步骤⑥是将MgCl2溶液转化成MgCl2·6H2O,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Mg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会促进其水解,为抑制MgCl2水解,步骤⑥、⑦的操作均需在HCl气流中进行。27.(14分)目前,处理烟气中SO2常采用两种方法:液吸法和还原法。Ⅰ.碱液吸收法25℃时,Kb(NH3·H2O)=1.8×10-5;H2SO3:Ka1=1.5×10-2,Ka2=1.0×10-7;Ksp(CaSO4)=7.1×10-5。第1步:用过量的浓氨水吸收SO2,并在空气中氧化;第2步:加入石灰水,发生反应Ca2++2OH-+2NH+4+SO2-4CaSO4↓+2NH3·H2OK。(1)25℃时,0.1mol·L-1(NH4)2SO3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2)计算第2步中反应的K=________。Ⅱ.水煤气还原法已知:①2CO(g)+SO2(g)S(l)+2CO2(g)ΔH1=-37.0kJ·mol-1②2H2(g)+SO2(g)S(l)+2H2O(g)ΔH2=+45.4kJ·mol-1③CO的燃烧热ΔH3=-283kJ·mol-1(3)表示液态硫(S)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②中,正反应活化能E1________(填“>”“<”或“=”)ΔH2。(5)在一定压强下,发生反应①。平衡时SO2的转化率α(SO2)与投料比的比值nCOnSO2=y、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比较平衡时CO的转化率α(CO):N________(填“>”“<”或“=”,下同)M。逆反应速率:N________P。(6)某温度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H2、2molCO和2molSO2发生反应①、②,第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中CO2、H2O(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mol、1.8mol。①该温度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②其他条件不变,在第7min时缩小容器体积,α(SO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2分)(2)4.3×1013或4.3×1013(L·mol-1)4(2分)(3)S(l)+O2(g)===SO2(g)ΔH=-529kJ·mol-1(2分)(4)>(1分)(5)>(2分)<(2分)(6)①2700L·mol-1或2700(2分)②增大(1分)解析:(1)由题给信息知,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大于亚硫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所以SO2-3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则25℃时,0.1mol·L-1亚硫酸铵溶液呈碱性。(2)K=c2NH3·H2OcCa2+·cSO2-4·c2OH-·c2NH+4=11.8×10-52×7.1×10-5=4.3×1013。(3)由已知信息③可得CO(g)+12O2(g)===CO2(g)ΔH3=-283kJ·mol-1,将该热化学方程式及已知信息①中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