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法华乡志》记载:“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这说明()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B.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强D.封建伦理纲常被自由思想取代解析:选A材料说明了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人们更多从事“赴厂做工”活动,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这表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1840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材料反映了中国()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D.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解析:选A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到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蚕丝等原料,“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说明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说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所以选A项。3.叶圣陶先生于1932年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有这样一课,该课内容反映了()第141课一个老婆婆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她的纺车。A.工业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B.鸦片战争对中国农村的影响C.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的影响D.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的影响解析:选D注意时间“1932年”及内容“……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由此可以判断是机器生产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生活的影响。4.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材料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A.极大增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B.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改变了驿站马匹的通讯方式D.抵制了列强的一些经济侵略解析:选D材料中提到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发展迅速,美国旗昌行被招商局兼并,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5.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解析:选B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由于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实业救国”成为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6.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解析:选A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7.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析:选D江南制造总局属于近代洋务企业,大生纱厂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它们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8.如图是近代中国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872~1913年)。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外商企业和民族企业相互促进B.国民革命推动民族企业迅速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导致外商企业增速缓慢D.政府支持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解析:选D外商企业会压制民族企业的发展,民族企业的发展会抵制外商企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外商企业的增速并不缓慢,而是很快,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民族企业增长迅速,而根据所学知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支持,故D项正确。9.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所以选C项。10.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短暂春天欧洲列强放松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解析:选D“欧洲列强放松侵略”使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而列强卷土重来则使民族工业萧条,日本的经济掠夺使民族工业遭摧残以及美国商品涌入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每个阶段都是在强调列强侵略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11.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是抗日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萎缩的原因,排除含②的选项。12.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民国杂志”“法币满地”和所学史实判断,这最有可能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二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仔细阅读材料一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13分)(2)结合材料二,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1840年后”“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的信息可知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申江鬼国正通商”反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无复有心种菽粟”反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反映小农经济日益破产,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第(2)问,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消极和积极两个角度思考。答案:(1)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14.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申报》1888年4月材料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即使在据说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害最深的纺织工业方面,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发展的影响。(10分)(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9分)(3)材料三中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哪个特点?(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这一现象与宗法制有关;“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一现象与小农经济有关。第二小问,可结合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进行回答。第(2)问,回答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即可。第(3)问,据材料三“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说明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仍占优势。答案:(1)原因: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影响:束缚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发展。(2)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放了自由劳动力。(任答三点)(3)特点: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传统经济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