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政治上: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②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激化。世界现代史二(2)表现国家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遏制苏联扩张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北约:1949年成立,属于军事政治集团华约:1955年成立,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影响: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走向联合的欧洲①背景a.有相似的文化传统。b.近代以来,欧洲国家的冲突与战争,激起了对统一的强烈愿望。c.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②过程a.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b.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c.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③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日本的崛起①原因a.二战后,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革。b.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c.日本政府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③影响a.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鼎立局面。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1)要与时俱进对生产关系作适时的改革和调整;(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背景:面对美苏冷战,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第三世界国家主张团结起来,互相支持。②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③宗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④作用: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不结盟运动的实质•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与参加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同盟。“不结盟”不是消极地对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3.“冷战”后的世界局势(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①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③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2)“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①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②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4)多极化趋势加强①美国极力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④俄罗斯致力于恢复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专题考向]主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视角1从社会史观角度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考题1】(2016·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黑人歌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迁移知识__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美苏争霸的特点。解析材料信息“多次赴非洲等地演出,赢得了大量歌迷”说明不是为了争取国内黑人的支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说明其目的重在宣传美国,而不是为了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故B项错误;材料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在1961年兴起,且包括亚非拉国家,故C项错误;当时美苏处于冷战对峙状态下,美国的宣传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美国,实际是借助文化手段与苏联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所谓的“中间地带”,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故D项正确。答案D视角2从国家利益与实力角度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考题2】(2015·课标全国Ⅱ,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关键信息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迁移知识__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解析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美苏实力均势的结果,而其解体则体现了美苏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是国家实力的消长,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明显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带有强烈的敌对意识,D项错误。答案C精要点拨两极格局下美国的对外政策(1)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孤立;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2)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逐渐走向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3)对日本:经历了从独占日本到扶持日本的历程。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逐步走向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二、经济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①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②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③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④影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以美元为中心,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2)关贸总协定①背景:贸易保护主义妨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②成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旨在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③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使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苏联的经济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同虽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失败原因失败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结果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工业农业侧重点异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改革异同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①“黄金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②“滞胀”现象:指经济停滞或下降,通货膨胀。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2)建立“福利国家”①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②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③评价:有利于社会稳定,也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拓展】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1)起源:罗斯福新政中开始实施社会救济。(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3)完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4)缩小: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英、美等国家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整合通史主干探究热考主题突破压轴大题演练原创预测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趋势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特点经济经济、政治经济合作领域由最初的经济合作到政治、经济一体化;规模由小到大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主要成员性质1994年1993年1989年建立时间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4、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5.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条件①交通、通讯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③两极格局的瓦解,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④大多数国家推行市场经济体制。(2)评价①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②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历程和中国的沉沦与复兴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逐渐走向衰落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西欧进入殖民扩张、争霸的时期,世界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15、16-19世纪初)同期中国状况经济全球化历程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获得了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初期,模仿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外交上“一边倒”,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中国被迫开放;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开始向西方学习,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工业革命,列强对外侵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正式确立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同期中国状况经济全球化历程————————————————————————————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期中国状况经济全球化历程6.世贸组织与中国(1)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2)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三、思想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文化1.信息技术的发展(1)产生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②1969年,互联网产生。(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3)影响: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对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1)对世界:①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变革。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对中国:①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的姿态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对中苏关系破裂和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的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成就。②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极大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