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学科通史复习以时间为线索,以时代特征为中心,串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事件。建立“时间”概念,准确把握阶段特征。主题:目标:横向线索:1、农业:工具、耕作方式、水利,经营方式,土地制度和政策2、手工业:生产部门、经营方式3、商业:货币,城市。经济政治1、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2、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法律制度。3、重大改革变法。(商鞅变法)文化1、思想。2、科教。3、文艺。纵向线索:1.先秦时期(远古-221BC):2.秦汉时期(221BC-AD220):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4.隋唐时期(581-907):5.宋元时期(907-960-1368):6.明清时期(1368-1840):奠基时期初步发展融合时期成熟繁荣进一步发展辉煌和迟滞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封建社会的繁荣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加强第一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时间]:远古(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世纪)[时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先秦是指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政治: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经济: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思想文化:中华文化萌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一、先秦的政治制度•定义•目的:•对象:•内容:•方式:•诸侯的权利与义务•作用与弊端巩固周朝统治同姓亲族(主体);异姓诸侯:功臣、姻亲、先代贵族、殷商降族等土地、人口以血缘关系为主,层层分封(一)分封制特点(1)分封诸侯的种类有王族(子弟)、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2)同姓王族(子弟)是分封的主体;周天子亲族占据富庶及战略要地。(3)周天子对诸侯巡视检查,诸侯则定期朝觐述职。历史遗存影响(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分封。(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陈等。(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分封制的特点、历史遗存影响[重点突破01]•定义•特点:•目的:•内容:①核心:②体系:③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实质:巩固……解决……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血缘纽带+政治关系(对家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对政权)强化王权,保障“世卿世禄”维护贵族统治的工具(二)宗法制1.封建政治: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形成了“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3.思想观念: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宗法制本身倡导的“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宗法意识使“国人”形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重点突破02]分析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2.社会习俗: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重点探究】探究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探究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提示: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3)政权与族权相结合,家与国一体的政治结构。(4)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考纲要求]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2.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科技成就;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学成就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2、进入文明时代(夏),是人们的主要生产工具,中国农业进入“耜耕”时代;3、商周时期虽然出现了少量的农具,但耒耜仍是人们的主要生产工具;4、春秋战国时代,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男耕女织”的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的形成。[考纲要求0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成为中国古代农业主要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耒、耜青铜铁器牛耕[考纲要求02]土地制度的沿革一.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1、氏族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2、贵族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奴隶社会)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问题: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为什么这种制度到了商周时期会遭到破坏?问题:井田制的含义、鼎盛时期、实质、特点、瓦解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截止到1953年土改的完成。1.根本原因:2.瓦解表现:3.彻底瓦解: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直接原因:思考: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表现为分封制的崩溃,在经济上表现为?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各国的税制改革公田抛荒,私田私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必修二第1课)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①生产工具因素:②生产关系因素:③农民自身因素: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1、含义:2、形成⑴时间:⑵原因:3、性质:4、评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考纲要求03]总结2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全面认识小农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生产力发展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评价的根本标准。6.科技文化成就(2)文化:①《诗经》A、内容与地位:春秋时期孔子编订,《诗经》的出现标志中国成熟诗歌形成。主要内容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C、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②楚辞A、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B、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C、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科技文化成就(1)科技:人们已经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人们还利用了磁石指南的性质,制作了“司南”。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1.背景:秦孝公力图改变秦国落后的面貌。2.目的:富国强兵3.内容:“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改革社会习俗,强推一夫一妻小家庭。四、改革选修: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公元前356年)3.特点: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4.作用: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打击并瓦解了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从此开始建立。极大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为秦国战略发展创造了条件。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