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220-589)——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北周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汉隋朝东魏北齐宋梁齐陈南朝北朝西魏(220年—589年)特征: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政治上,国家分裂,政局动荡,民族融合;九品中正制和士族门阀制度兴盛。经济上,北方经济遭破坏,江南开发。文化上,道教和佛教等兴盛;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成就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知识梳理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史1、九品中正制(1)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家世成为唯一标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3)评价:形成之初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把持,成为保证士族统治特权的制度,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同时也促进了世家大族的没落。门阀士族概念: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寒门(庶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鲜卑族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③统治者的推动•(2)改革:前期(冯太后)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②推行均田制;③设立三长制;④推行新的租调制。中后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3)性质: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的封建化改革。(4)影响:①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②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封建化;③推动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2.北魏孝文帝改革:从经济角度讲,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文化风俗:少数民族汉化过程;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实质民族融合1.含义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少数民族汉族化是指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某一民族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自然地、逐渐地改变本民族某一部分或全部而与汉族相似或被汉族同化的现象。2.时间及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起源于战国,终于新中国建国初期;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同时它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少数民族的汉化早在汉族形成之初就已经开始了,应追溯到奴隶社会,而且到现在仍在进行着,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仍然继续下去;自身的民族特点逐渐改变或者消失。封建化与汉化1.农业:①耕作技术:曹魏时,马钧设计的翻车用于灌溉。。二、魏晋南北朝经济史1.农业:①耕作技术:曹魏时,马钧设计的翻车用于灌溉。③土地制度: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开始出现,隋唐发展,武则天时,逐步破坏。)。二、魏晋南北朝经济史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之无以还受。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诸宰民之官,各随近给公田有差,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资治通鉴》国家将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露田男:40亩女:20亩桑田男:20亩麻田男10亩女5亩国家所有农民所有农民则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均田制1.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3.影响: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大片荒地被开垦,北方经济恢复发展,保证了政府收入,又限制了土地兼并2.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租调制1.农业:①耕作技术:曹魏时,马钧设计的翻车用于灌溉。③土地制度: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开始出现,隋唐发展,武则天时,逐步破坏。)2.手工业:①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②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二、魏晋南北朝经济史3、商业的发展南北朝时期,交通便利地方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设“草市尉”管理。4.江南经济的发展:原因:①北方由于战乱,人口的大量南迁,充实劳动力,带来先进技术;②民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发展;③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表现:工商业发展,出现建康(南京)百万人口大城市。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②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③经济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启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春秋时,江南初步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开始大规模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重心继续南移;南宋时,重心完全南移。时谚称“苏湖熟,天下足”。三、魏晋南北朝文化史•(1)佛道兴起和儒学危机•(2)农学: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3)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①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②东晋王羲之的楷书、草书成就?•③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