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一现代中国的过渡与曲折19491978年的中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现代中国的过渡与曲折(1949-1978)[三维坐标定位][三层精研明高考]考多少·考什么·怎么考考多少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考查,全国卷选择题一般就一道,集中在31题上。非选择题命题较少,仅2015年全国卷Ⅱ第41题以开放性试题考查节假日变化,全国卷Ⅰ、Ⅲ没有涉及。考什么非选择题常考主题选择题常考区域(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2)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3)社会生活的变迁(1)新中国外交政策(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曲折探索(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怎么考1.突出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高考命题侧重于选取的材料、创设的情境不管是知识的内涵还是外延,都突破了教材的阐述,即所谓的“脱离课本”,所设试题即常说的“陌生中考熟悉”“陌生中考陌生”两类。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31题,考查目标是1990年中国改革传统经济模式,知识宽度是研究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的报告。2.注重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考命题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重视公平正义的主流价值观,强调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隐性考查家国情怀。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31题涉及恢复高考后的教育发展状况,突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呼应了恢复高考40周年这一热点问题。通史整合(七)现代中国的过渡与曲折——1949~1978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怎么样]明阶段特征,有利于定位思考方向[三维坐标定位]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三条主线定论]政治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科技文化[三条主线定论][主要史实有哪些]理发展主线,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20世纪50~70年代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成就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2)三大政治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3)“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等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民主与法制的践踏。2.新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中苏建交: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④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⑤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③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工业化建设: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2)三大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正确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探索失误:①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②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③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其特点是“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3)纠正失误: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4)国民经济的劫难:①劫难:“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②调整与整顿:1971年,周恩来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3.社会生活的变迁(1)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反映了计划经济的特点。(2)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相继动工建成。(3)《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发挥了重要功能。——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科教文化1.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2)《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1)“两弹一星”:①原子能技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导弹技术: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③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挫折:“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双百”方针遭到破坏。4.教育事业的发展(1)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动乱中的教育: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融会贯通]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特点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治制度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性质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转化为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融会贯通]2.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借鉴与创新创新借鉴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与体制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发展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社会经济制度建立3.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间的联系(1)政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巩固政权的斗争,建设中国特色三大政治制度,宪法建设等。政治建设为经济、外交、文化科教提供安定的环境。(2)经济:恢复国民经济、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政治建设,文化科技发展的前提。(3)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为国内政治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4)文化科教:“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了保障,“双百”方针等政策为文化领域繁荣提供保障。[融会贯通]1.(2016·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命题视野在哪里]定高考热点,有利于把握高考脉动[考题领悟]解析(一)政治上——20世纪50~70年代的外交成就2.(2017·江苏高考)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考题领悟]解析[深化认知]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变表现战略时段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中间地带”包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反帝反修两条线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联合苏联“一边倒”20世纪50年代[深化认知]表现战略时段面对苏联的威胁,提出实施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调整对美政策,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70年代1.(2016·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析[考题领悟](二)经济上——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解析[考题领悟]2.(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解析[考题领悟]3.(2017·海南高考)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深化认知]一、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1.经济方面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