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第41题小论文专项训练观点评析类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一、观点评论(析)类观点评论(析)类试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很受命题者的青睐。下面以两道高考题为例,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一、解题步骤及方法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内因、外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思路五:主观、客观。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3.总结提升,一定要有这步,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二、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例1.(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2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答题思路解析: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析”“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包含因子等)观点梳理: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有几种观点?赞成(或正确)、反对(或错误)、片面等均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评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中国发生变化的时间定位:19世纪中期~1919年观点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观点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观点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3第四步: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的联系或者影响——所列举“因素”在“观点”中是如何实现的?◆参考范文一:(答案仅供参考)观点:我认为“冲击—反应”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评析:首先中国社会有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由于中国古代在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长期领先世界,形成了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当16-19世纪,世界向近代过渡时,中国在经济上依然是落后的自然经济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力量薄弱,政治上是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思想上文化专制、思想僵化,对外趋向闭关锁国。其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一方面不断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迫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不断努力抗争,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也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变迁和近代化。这体现下几个方面。1、经济:冲击了中国根生蒂固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改变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政治:1840戌变法、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3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4、思想文化:近代以来,正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西方的浪潮,思想不断解放。如: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首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的“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革命。5渐迈向近代化。此观点从历史实际出发,注意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性,是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体现。◆参考范文二:(答案仅供参考)观点:我认为“冲击—反应”模式是错误的。评析: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部原因,而非外部原因。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首先,明清时期的中国便具备突破传统框架的相应条件。自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便产生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4其次,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奠定了经济、阶级、思想基础。而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次要原因。再次,先进的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主观努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从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追求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近代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向学习西方。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西方的冲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进程而已。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历史研究要从事实出发,全面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三、实战演练1.(2017·湖南衡阳三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各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般的基本规律。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评析汤因比关于“挑战与应战”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论述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52.(2017·湖南省怀化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这一个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成千上万的个人的生活自己完成的,在很多人遭受痛苦,而另一部分人兴旺发达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则按现代形象得到重新塑造。最后,西方的所有人都已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个新的生活方式的获得,宣布了旧的文化观念的解体。一种小型的、淳朴的,在信仰和习俗上同质的稳定的社会,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转变了。因此,城市化,在造成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的转变过程中,也导致了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杜会变迁》评材料中关于城市化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3.(2016·河南六市一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近年来史学界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地一概贬斥否定到对其中的某些方面给予适当肯定的发展过程。他们认为尽管这一时期是军阀混战、政治混乱的黑暗时期,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新因素,历史仍在向前发展,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64.(2016·湖南省郴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这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要求:观点明确,对该简图表述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7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四、强化训练1.(2017·湖南衡阳三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示例一:观点:赞成材料中关于文明的兴衰关键在于它能否成功应对挑战的观点。(2分)说明:中国、日本、印度、美洲以及非洲等地区在古代都曾创造出了各自的文明。但近代以来,不同地区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不同的历史命运。中国、日本先后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情况下,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救亡运动,并且最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不仅摆脱了民族危机,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中、日等国成功地应对了西方的挑战,文明得以延续。相反,美洲、非洲等地区面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应对不力,最终沦为殖民地,有的甚至遭受种族灭绝,文明发展中断,长期陷入经济落后与社会动荡。(8分)上述地区的不同历史命运表明,文明兴衰的关键在于对挑战的应对程度。因此,材料中的观点是正确的(2分)示例二:观点: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不是外部环境的挑战,而在于内部因素的影响。(2分)说明:近代西欧文明的迅速崛起主要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其内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上看,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及其人文精神为近现代西方文明崛起奠定了基础。从经济上看,西欧的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新航路开辟和随之而来的海外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两次工业革命更推动西欧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和西欧各国国力空前增强,从而确立了西欧对世界的控制。从政治上看,西欧各国通过各种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各种先进的代议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上看,西欧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弘扬人文主义和科学理性,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近代西欧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文明兴盛的关键在于内部因素,而非外部环境的影响。(2分)2.(2017·湖南省怀化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观点一:城市化,导致了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2分)示例1: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种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城市文化形成并得到了逐步的推广。(2分)在此新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主义逐步增强,使得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启蒙思想逐步扩展。(2分)个人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成了支配人们行动的指南,整个社会趋向于世俗化。(2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艺流派产生。(或:影视艺术产生,音8乐日益通俗化)(2分)家庭观念淡化,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2分)总之,城市化推进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形成。示例2: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社会的不公平促使社会矛盾激化,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2分)工人运动的失败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由此诞生。(2分)与此同时,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反思,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艺流派。(或:影视艺术产生,音乐日益通俗化)(2分)随着城市化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