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考点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1.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两则评论都旨在强调()A.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B.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C.历史趋势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D.社会矛盾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考点演练解析两则评论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提出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故A项正确;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是后一则评论的内容,前一则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历史趋势是指发展资本主义,两则材料都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前一则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A考点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2.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表明他的民生主义()A.与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本质相同B.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C.主要是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D.主张贫富均等保障工农幸福生活解析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目标追求,二者的本质不相同,故A项错误;孙中山的理想是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制这种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实现共产主义,故B项错误;“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才是……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财富为大多数人所占有就是民生主义,即反对社会财富为少数人所垄断,故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社会财富为工农所有,故D项错误。答案C3.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该宣言的发表()A.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B.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解析北伐战争是孙中山逝世后的事情,故A项错误;孙中山强调在反封建的时候也要推翻帝国主义,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故C项错误;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是北伐战争的意义,故D项错误。答案B考点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4.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对于湖南地区武装起义的主张看法,没有体现出其认为秋收起义会失败,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重点是“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故提出土地革命的主张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意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得到的经验教训,故C项错误;从材料“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中可知,已经具有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的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5.“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联合政府》C.《论持久战》D.《新民主主义论》解析中国社会各阶级,与材料中“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不符,故A项错误;针对国民党独裁政策,提出成立联合政府,与材料中“日本的”不符,故B项错误;《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材料中“日本的军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故C项正确;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6.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图难于其易(注: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曾经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理论。该学者得出的结论依据可能出现于()A.国民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解析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抗击军阀,不能反映避实就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结合所学,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转战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避敌主力,故B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内战,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解放全国,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改革与革命的并举,消灭私有经济,故D项错误。答案B考点4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7.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中关于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时,毛泽东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那就不成其为党了。”这说明了()A.中共七大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B.“毛泽东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毛泽东不同意“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D.“毛泽东思想”已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解析材料中毛泽东强调“毛泽东思想”的表达上不要只突出他自己,与这一思想内容的成熟无关,故A项错误;毛泽东强调自己只是“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不是他一个人的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B项正确;毛泽东不同意的是这一概念表达上不要只突出他自己,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来源,与它在全党的地位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考点5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8.《学习毛泽东》一文中指出,他(毛泽东)在建设苏维埃政权的问题上……在建设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把统一与斗争的原则辩证地了解和运用起来,保证了民族的团结与抗战。在该文看来,我们应学习毛泽东()A.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B.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C.军事指挥才能D.乐观的革命精神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有关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他(毛泽东)在建设苏维埃政权的问题上……在建设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把统一与斗争的原则辩证地了解和运用起来,保证了民族的团结与抗战”可知,文章在这里颂扬的就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提及,讲的仅是毛泽东思想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故C项错误;“乐观”的评论同样是属于脱离材料的无中生有,故D项错误。答案B考点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9.属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内容的是()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③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④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答案A考点7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10.“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明确使用这一概念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解析中共十五大修改了党章,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首次明确使用这一概念,所以首次明确使用这一概念的会议是中共十五大而非其他三个选项的会议,所以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答案D11.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不利于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同时统购统销的方法不是按照需求,而往往是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进行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常重要的上游资源产品的价格总是被压低。材料反映了邓小平()A.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排除国家指导B.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承认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好模式D.主张恢复市场功能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解析邓小平主张国家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非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排除国家指导,故A项错误;邓小平主张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邓小平认识到计划经济的弊端,C项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也符合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故D项正确。答案D考点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A.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创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析“三个代表”创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发展的新要求。答案C易错点1误认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是完全一致的易错提醒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目标上基本相同,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中国共产党除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外,还有最高纲领,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内容。【典例1】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B.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精神解析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本题选C。答案C易错点2对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时间与确立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时间混淆易错提醒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典例2】下图是毛泽东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证,这次会议()A.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解析1945年中共七大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A易错点3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及关系理解不清易错提醒【典例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思想核心是()A.阶级斗争B.独立自主C.不断革命D.实事求是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的精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D项正确。阶级斗争、独立自主、不断革命属于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故A、B、C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D[命题分析]1.从本讲知识学考命题看,主要是对孙中山三民主义含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考查。2.从对知识的考查来说,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含义及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3.从能力要求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识读能力。4.从题型特点看,主要体现为图片型、史料型、特点型。真题演练【典例】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解析史料中“欧美社会之祸”指社会贫富悬殊,工人农民贫困,此处的“社会革命”为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故选D项;“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民族主义,“创立民国”为民权主义,可排除A、B、C三项。答案D[题组训练]1.“他的民权思想,能与黄宗羲等人的反思相应,民生的主张也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平均主义相应。民族主义的诉求,则触动当时全民悲愤的心弦。”这里的“他”是指()A.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