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及无产阶级运动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打击了国内封建制度和封建势力。②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过程。①确立:《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议会地位高于国王。②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3)特点。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②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③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④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国家权力中心。⑤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4)影响。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建立:(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无力解决国内外贸易、偿还债务、国家安全等问题,面临着维护共和制及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2)确立: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及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政体。(3)体现原则。①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②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③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4)影响。①进步性:有利于国家的巩固,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长期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民主共和制的先河。②局限性: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5)影响。①进步性: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跻身强国之列。②局限性: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1.诞生的条件:(1)阶级条件: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思想基础: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经济危机的发生。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内容: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无产阶级联合。4.意义: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①客观条件:a.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b.政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国内外矛盾复杂尖锐。c.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②主观条件: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列宁主义的指导。(2)经过。①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②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③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④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③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提升测试1.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能随意赦免遭议会谴责而定罪的人。此举()A.有利于促进司法的独立B.促进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D.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解析】选A。材料中“国王”不得随意“赦免”“议会……定罪的人”,说明王权不能干预行政及司法权的独立,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也体现出限制王权斗争的成果,故选A。2.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原则()A.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B.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C.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D.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解析】选B。国王不掌实权体现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故A错误;国家政策的是非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故B正确;国王失去政治实权不等同于失去自由权利,故C错误;国家政策的是非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非为国王行为开脱,故D错误。3.“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D.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解析】选D。材料中“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说明英国内阁的形成适应了英国宪政(君主立宪制)发展的需求,故D正确。4.19世纪60年代后,英国一党长期盘踞政府的现象彻底终结。在野党被称为“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其批评、监督和限制执政党以及“后备政府”的作用得到政界的充分肯定。这反映出英国()A.在野党得到国王的支持B.两党制度逐渐走向成熟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D.两党竞争取代一党专政【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彻底终结”得出在野党由存在到“充分肯定”,得出两党制度逐渐走向成熟,故B正确。5.2017年2月9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暂停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禁止全球难民入境的行政令。特朗普表示将上诉到最高法院,因此,入境限制令能否推行可能最终取决于最高法院的裁决。由此可见,美国()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B.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C.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D.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解析】选D。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故A错误;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材料没有涉及,故B错误;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最高法院负责,故C错误;“入境限制令能否推行可能最终取决于最高法院的裁决”表明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故D正确。6.“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D.分权是历史发展无奈的选择【解析】选C。材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分权保障了美国的民主,二是分权也牺牲了效率。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全面概括了材料信息,故C正确。7.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美国共和政体中能体现借鉴了传统“君主制的长处”的是()A.总统变成政治独裁者B.采用联邦体制C.强化总统的权力和地位D.总统权力受到宪法制约【解析】选C。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共和制的基础,规定实行三权分立,总统负责行政,给予总统行政大权,但不是独裁者,故A错误;联邦体制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错误;相比英国的国王虚位,宪法强化了总统的权力与地位,故C正确;题目中强调的对总统的权力的强化,不是制约,故D错误。8.“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A.选举权方面B.立法权方面C.行政权方面D.司法权方面【解析】选B。作为帝国立法机构的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不但其负责人是由德皇直接任命,连自身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都属于皇帝,因此这是一种不完全和不完整的立法权,故B正确。9.1873年德意志帝国为对付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没有通过。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议会()A.成为民主力量的阵地B.实现了对行政权的制约C.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D.反对实行新闻出版自由【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俾斯麦别有用心的新闻出版法案未被通过,可以得出帝国议会成为民主力量的阵地,故A正确。10.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解析】选D。材料“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表明皇帝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故D正确。11.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从理论上突破了这一认识。这一突破()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B.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C.使全世界无产者真正联合起来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析】选B。注意题干中的“从理论上突破”,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是实践上的突破,故A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理论上的突破,故B正确;使全世界无产者真正联合起来属于实践突破,故C错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俄国十月革命,属于实践突破,故D错误。12.1917年3月3日,列宁在一封信中写道:“工人们血战了一个星期,米留可夫、古契柯夫、克伦斯基却掌握了政权(临时政府)!”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二月革命B.发表《四月提纲》C.七月流血事件D.攻占冬宫【解析】选A。根据材料“1917年3月3日”“掌握了政权”“临时政府”可知,经过起义,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应为二月革命,故A正确;《四月提纲》发表于1917年4月,故B错误;1917年7月,临时政府镇压革命,发生流血事件,故C错误;1917年11月,攻占冬宫,故D错误。【备选训练】“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导致沙皇专制“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是()A.二月革命B.七月流血事件C.十月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选A。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俄国“二月革命”,终结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在俄国就此终结,故A正确;“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特殊局面的终结,而沙皇专制统治在这之前就已经被推翻,故B错误;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