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12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2、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他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这次大会()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D.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起点3、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4、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的悲剧重演就是要()A.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C.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D.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5、“文革”期间,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B.传统戏剧失去了观众群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D.戏剧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6、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7、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如此定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带来的严重灾难有()①宪法沦为一纸空文②革命委员会成立③人民基本权利无法保障④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8、下表为“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比上年增长-9.6%-4.2%9.2%11.9%①“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②“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经济开始出现回升③“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主要是因为()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C.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D.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11、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后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我国还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多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自“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使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了新的发展,突出表现为()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答案1答案:B2答案:B解析: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他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己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己经变为保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这次大会是中共八大。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开始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故选:B。3答案:C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因此在政治上需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故C项正确。A项“开始”表述错误,在此前已经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开始了制度化建设,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的方针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推进的,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同时其发生也是由于缺乏全面的民主法治。所以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革”期间“左”倾错误的影响。“文革”期间由于“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百花齐放”的方针被破坏,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故C正确;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也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故A错误;传统戏剧仍然有观众群,故B错误;“文革”期间戏剧艺术并未得到空前发展.故D错误。6答案:A【解析】由材料“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意在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选A;材料的主旨不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力,排除C。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没有正常召开,人民的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革命委员会”是民主政治的重大倒退,故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是在1954年以前,故A、C、D错误。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后,严重破坏了经济,②③未能正确说明经济回升的原因,①④符合史实,故选D项。9答案:C解析:准确理解“重大转折”是关键,十年“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左”倾错误思想占统治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折,C项符合题意.10答案:B解析:由作者“安排‘后事’”“准备要坐牢”可知,当时“左”的思想根深蒂固,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之势,“两个凡是”依然发挥作用,A、D两项错误,B项正确;该文发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C项错误。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题干中提到我国自1982年开始不断颁布各项法律,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据此可知我国加快法律建设步伐,保障社会主义民主。A项,材料中修改和颁布法律不能说明我国人民法律意识的变化。故A项错误。B项,我国出台各种法律法规是为了健全法律体系,不能只是从表面看我国法律法规越来越多。故B项错误。C项,我国只是在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的现象表明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村民自治制度。“文革”结束以来是指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新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充分体现最广泛的人民主权,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已经确立,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