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选择题限时训练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含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限时12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白寿彝曾对西周政治制度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家国同构B.神权政治C.等级森严D.中央集权2、考古资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A.工官制实现了标准化器物生产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C.宗法制注重同族文化的延承性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3、《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天子为“天下共主”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A.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最好的权力交接制度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5、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A.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B.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C.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D.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6、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A.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7、《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8、《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B.重视诸侯的态度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9、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10.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11、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洛)邑(今河南洛阳),逐渐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甚至于一个诸侯国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动向,即“陪臣执国命”。这种“礼崩乐坏”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家天下”局面瓦解B.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侵扰C.周王室日渐衰微D.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1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答案1.答案:A解析:“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表明的是家国同构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末体现“神权”“等级森严”,故B、C项错误;中央集权与之不符,故D项错误。2.答案:D3.答案:C解析:由题中所给的“诸侯”“天子”“大夫”和“西周”等信息可以基本判断,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及与其有关的宗法制。结合材料中的“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涉及祖先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根据宗法制的规定,祭祀天子祖宗的权利只有继承了天子之位的嫡长子可以享有,分封到地方做诸侯的、天子的其他儿子是没有此权利的。结合以上分析吋知,本题选C项。4.答案:D解析:王国维的观点是,立贤能者为君优于立长者为君,量才干任用胜于凭资格任用,但最终还是没有实施这些较佳措施,是闪为担心这样做让人有借口轻易发起争端,从而产生更大的弊端。即作者指出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不足之处,但是最后确定地认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存在有比其弱点更加明显的优势(继承人的确定性不易引起权力纷争),故其出现及存在有历史的必然性,D项正确。材料的确指出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但这并非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B、C项说法错误。5答案:C解析:由“同姓不婚知,这并非为了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B项错误;由“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分析可知,周天子依靠血缘关系的扩展和宗法继承规则,使得诸侯国大都控制在与周天子有着密切血缘关系的人手中,进而强化了对诸侯国的控制,因此C项正确;A、D项并非实质。6答案:A解析:材料中认为商王是“帝”神之后裔,这神化了王权,加强了统治,故A项正确;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史实,故本题选A项。7答案:A解析:依据“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桓何以贵?母贵也”可知,材料体现了周代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故本题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8答案:A解析:依据“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卫朝”“政治就乱了”分析可知,其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政治地位。B项为表面现象,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为直接目的。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9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等信息分析可知,商王控制的地区与周边方国控制的地区有明显区別,这说明商王并未形成对方国的绝对控制,两者只是契约上的从属关系,商朝足一种相对松散的联盟,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商朝时并未出现中央集权,B项错误;部落联盟出现在原始社会,C项错误。因此,本题选A项。10答案:A【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11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瓦解。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统率和号令诸侯,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即“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西周后期,王室日渐衰微,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C项正确。“家天下”的局面形成于夏朝,沿袭到清朝,所以A项错误。B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与史实不符。12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夏朝设秩宗……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可知夏、商、西周时期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