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十二五规划201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安十二五规划简析第一部分:西安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发展详细指标第三部分:城市规划发展第二部分:城市交通系统布局第四部分:开发区布局第五部分: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第六部分:解读十二五规划中的大西安第一部分:西安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发展详细指标“十二五”时期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化市情认识,抓住和用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前言:1、一是要抓住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2、二是要抓住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机遇。3、三是要抓住加快兑现城市价值的机遇。十二五机遇:按照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相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1、全面推进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全国内陆开发开放高地建设扎实推进,西安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2、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力争建成国家一流创新型城市;3、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力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西安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4、彰显华夏历史文明基地建设加快实施,西安的人文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初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十二五西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名称2010年完成2015年目标年均增长(%)属性经济发展生产总值(亿元)3241.49640013预期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241.850016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50.56775019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611384019预期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预期性服务业就业比重(%)[2]预期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4955预期性城镇化水平(%)7075预期性科技教育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55.5预期性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万人)1.82.6预期性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95约束性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1预期性资源环境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13]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3]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约束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60.65预期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5预期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395预期性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3099.23200约束性城市绿地率(%)31.9735.6预期性空气质量好于或达到二级天数(天)300预期性人民生活常住人口(万人)850900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54.5约束性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人)5660预期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约束性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5约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22444448815%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77501550015%预期性备注: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2010年价格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内为五年累计数;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二部分:城市交通系统布局构建都市区对外2小时辐射圈、内部1小时通勤圈、主城区半小时通达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西安铁路快速客运网络辐射示意图西安铁路枢纽总布置示意图第三部分:城市规划发展城市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都市框架,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大都市的城市空间发展体系。城市规划:形成“北跨渭河,使渭河成为城中河;南至潏河,使城市和秦岭相融合;西连咸阳,实现西咸一体化;东接临潼,拓展城市空间”的格局。主城区要重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标准,发展和培育城市的主导功能。发展和强化商务商贸、研发创新、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卫生等功能,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各类人才集中、资源要素富集的核心区域。一、明确主城区规划格局规划和建设阎良、临潼、户县三个副中心城市。把副中心城市纳入全市城市建设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和产业转移,加快人口集聚,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副中心城市。二、加快建设3个副中心城市建设三个副中心城市:阎良区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临潼区人口达到6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户县人口达到30万,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五个组团:人口规模超过10万。60个重点镇:人口规模3—5万。规划建设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等相对独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城市组团。打造区域特色,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聚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要素、人口集聚新兴城区。三、启动开发5个城市组团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扶持产业,重点打造滦镇、新丰、草堂等60个中心镇,引导周边人口和特色产业向中心镇集聚,形成品牌突出、个性鲜明、功能独特、经济较为发达的重点镇。四、积极培育60个重点镇第四部分:开发区布局树立全市开发新区一盘棋的理念,统筹开发新区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各开发新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制定重点产业和开发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政策,统筹考虑重大项目的选择和布局。建立全市开发新区的发展协调机制,最大程度发挥开发新区的整体优势。整合各开发新区的优势资源,解决开发新区发展中存在的同质竞争、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等问题,真正呈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局面。一、创新开发新区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开发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开发新区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实力。修订《西安市开发区条例》,进一步促进开发区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高效化。解决好开发新区与所在区域各级政府的利益关系,促进二者之间形成合力,逐步解决开发新区范围内行政管理权与经济管理权脱勾的问题,增加开发新区对规划区域的社会管理职能,使开发新区不仅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还要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二、统筹全市开发新区整体发展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等开发新区,重点是要实现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向综合发展转变,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开发新区社会事业建设步伐,集中建设一批学校、医院、文体设施等综合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浐灞生态区、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际港务区、沣渭新区等开发新区,重点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产业经济,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同时区内社会事业也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区、渭北产业聚集区等规划建设的开发区域,重点是超前规划,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尽快形成规模。三、明确不同开发新区的发展策略和工作重点◆高新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国际知名科技园、国内一流高新区、中西部最佳的科技产业城和中国通讯产业第三极◆经开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功能复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综合经济体◆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浐灞生态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商贸中心◆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现代航空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航天新城◆国际港务区:中国最大的国际型陆港和黄河中上游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新城◆沣渭新区:国家生态区建设,城市特色功能区,西咸都市圈新型商务中心◆皇城发展区:世界一流和最大的中国历史文化展示区、体验区和旅游休闲步行区◆秦岭北麓生态休闲旅游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中央公园和文化名山◆渭北产业聚集区:西安工业经济的集聚发展核心区重点开发新区功能定位加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城市间的合作:通过共建基础设施,推进与经济区内具有较高相似度的加工制造业、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等产业重组,扩展西安发展的腹地范围,联合共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推进西咸一体化:进一步推进西咸一体化。通过建设沣渭新区,与咸阳统筹规划,联动建设,促进产业同步、资源同享,推动西咸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迈进。谋划西安—渭南、西安—铜川一体化。第五部分: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着力实施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向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转移、土地向园区和经营大户转移、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转移,努力实现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和改革五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城乡资源配置、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体制机制一体化。高标准建设60个重点小城镇道路交通、电力、天然气、供排水、污水处理、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进一步增强小城镇聚集、辐射、带动的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区域中心。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可能成为小城镇的重点村,使其进一步扩大规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民向县城、建制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按照常驻地登记户口的原则,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县城及建制镇落户条件。建立全市统筹的社保体系,消除制约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体制性障碍,使进城农民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益。完善进城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退出补偿机制。鼓励市民到小城镇创业,积极参与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一、稳步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二、加大重点城镇建设力度到2015年,提前完成新农村建设“三步走”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村庄布局整理,对自然条件较差、公共设施落后、文物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范围内的村庄,以及150人以下或50户以下的居民点逐步撤并,建设新社区。对已建成的新农村重点村加快提升改造,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化。“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市撤并村庄1458个。三、做好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第六部分:解读十二五规划中的大西安区域范围:西安、咸阳、杨凌、富平、扶风、黄陵、铜川、渭南、华阴、柞水。区域规模:用地面积3.01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1537.48万人文化融合:历史文化—黄陵生态文化—秦岭名山文化—华山宗教文化—法门寺产业网络:核心产业层互相渗透层外向发展层大西安都市圈范围大西安范围:包括西安市整个行政辖区、渭南富平县城、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县”,涉及用地共12009平方公里(其中涉及西安市10108平方公里,咸阳市1896平方公里、富平中心县城5平方公里)。主城区范围:北至泾阳、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及秦都、兴平交界,东至灞桥区东界。涉及用地共1280平方公里。城市性质定位:大西安是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将逐步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富有东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大西安范围:包括西安市整个行政辖区、渭南富平县城、咸阳市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县”。至规划期末,建设用地共1329平方公里,总人口1250万人。主城区范围:北至泾阳、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及秦都、兴平交界,东至灞桥区东界。至规划期末,建设用地共850平方公里,总人口850万人。城市规模城镇体系规划大西安规划功能结构图功能结构:一个核心城市、三个副中心城市、八个新城,指状分布,协同发展。一个核心城市:大西安主城区。三个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强阎良、临潼、户县,以特色主导产业打造50—60万人口规模的副中心城市。八个新城:包括周至、蓝田、高陵、泾阳、三原、富平、常宁、洪庆等,以建设10—15万人口规模的新城。发展方向:以“陇海经济发展带”、“省域经济增长轴”为依托的发展导向。大西安交通网络结构图规划空间格局:一心八区、组团发展以组团发展为模式,以绿化廊道、交通为网络,分割形成“一心、八区”的主导产业、职能产业综合体,完善城市发展格局的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