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民政府文件威政发〔2007〕42号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威海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二○○七年十月十日威海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明确“十一五”期间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产业发展重点和经济布局,搞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鲁发〔2007〕1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回顾与展望(一)海洋经济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海上威海”建设战略以来,全市海洋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海洋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2005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295亿元,是1991年的15倍,年均递增21%;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海洋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4:45:31,初步形成了产业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海洋产业体系。1.海洋渔业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52万吨,实现产值174.7亿元,分别是1991年的3.3倍、11倍。产值指标约占全省的1/3、全国的1/20,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6.3万公顷,养殖产量达到140万吨,名优养殖产值占全部养殖产值的比重达到70%。海洋捕捞机动渔船6524艘,总功率达到55万千瓦,作业区域实现了由近海向外海及远洋拓展,捕捞总产量达到112万吨,是1991年的2.5倍。全市远洋渔船发展到200多艘,远洋捕捞产值占捕捞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2.海洋工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05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81家,其中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的企业达到10多家,年加工能力241万吨,水产品加工实现产值139亿元,是1991年10多倍。海洋医药、保健品稳步发展,开发了多烯康胶丸、深海鱼油等十多种医药保健品;海洋船舶修造业发展迅速,全市规模以上船舶修造及配套企业发展到25家,造船完工量达到15万载重吨,实现增加值3.2亿元、利税1.5亿元。2005年,全市海洋工业增加值达到1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9%。3.港口条件明显改善,海上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有商港16个,其中国家一类开放口岸3个,一类开放作业区5个;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初步形成了通用码头、集装箱码头、石油煤炭码头、旅游码头配套,各种设施齐全、功能较强的港口体系。拥有国内外运输船舶148艘,总载重吨22万吨。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219.2万吨、客运量达到96.6万人,分别是1991年的10.6倍和4.5倍。继1990年在全国率先开通威海至韩国仁川的海上客货运输航线后,先后开通了到韩国仁川、平泽、釜山,日本大坂、神户,青岛、泉州等地的客货航线和集装箱航线18条,其中全集装箱航线15条。2005年,全市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1万标箱,形成了通达国内沿海、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4.旅游资源开发形成规模,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8处、4A级旅游景区4处。200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998万人次,是1991年的3倍,其中海外游客16.9万人次,是1991年的10.5倍;旅游业总收入85.5亿元。5.海洋科技开发推广体系日趋完善,“科技兴海”战略成效显著。先后建设了国家级海洋水产科技示范园和滩涂贝类养殖、浅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40多个,拥有国家海洋“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3处,实施国家海洋“863”计划近30项,基地和实施项目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解决了世界性的鲈鱼人工育苗技术难题、大宗贝类的增养殖技术问题,探索出了工厂化养鱼、虾池养参、深水网箱等养殖新模式,引进开发推广了近200项重要海洋科技成果。2005年,全市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2.1%,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6.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005年,全市海洋产业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72家,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已在我市海洋渔业、食品加工、海洋运输、船舶工业等海洋经济多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全市海洋产业对外贸易总额达到7.1亿美元,是1991年的近10倍。7.海洋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海洋综合管理进一步强化。认真贯彻落实《渔业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了《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岸带分区管制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推行海域使用权属、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有偿使用等基本制度,实行海洋、海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海洋环境公报制度,初步建立起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防灾减灾网络。加强渔政、海监、海事、边防等部门海上联合执法,被国家海洋局列入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成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的市及所属县级市区实现海域使用管理示范“一片红”的地市,海洋管理开始步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我市海洋产业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今后大规模开发建设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必须看到,我市海洋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一是海洋经济总量相对偏小,产业层次不高,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水产养殖业经营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捕捞业远洋渔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水产品加工业以初加工为主,精加工、深加工不够。海洋产业增加值中,海洋二、三产业比重偏低,海上运输、滨海旅游等产业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刚刚起步。二是港口规模小,缺少大型深水码头和专用码头,港口作业能力、货物集疏能力不强。三是海洋科技力量与海洋大市的地位不相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不高。四是扶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投入力度不足,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五是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始显现。(二)海洋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展望我市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既具备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又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国际上,海洋经济已进入深度开发阶段,向海洋要食品、要资源、要通道、要效益成为世界海洋开发热潮。目前,许多国家都把海洋开发作为战略重点,发达国家的势头更为强劲,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开始对具有巨大潜在商业价值的海洋生命科学、天然气水合物利用等海洋未来产业进行研究开发,全世界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经济的形势逼人奋进。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05年,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7202亿元,比“九五”末翻了一番。特别是2003年国家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后,沿海各省、市都把海洋经济作为拓展发展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来抓,制定了新一轮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重点工程建设计划,纷纷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市)”战略构想,全国范围内开发海洋、建设海洋的大气候已经形成。从我市看,威海的海洋区位、资源优势突出,科技力量较强,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具备,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发挥现有的区位、资源、科技优势,依托现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大力实施海洋经济开发战略,我市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前景广阔。1.区位环境优越。我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海域开阔,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我国离韩国最近、最早与韩国通航的城市;位居环黄勃海经济圈的中间地带,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是欧洲大陆桥向东延伸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主要通道,经济发展与日、韩、俄远东地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条件独特,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2.海洋资源丰富。全市海岸线长近千公里,约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8,沿海大小岛屿114个,拥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资源;地处半岛最东端,海域开阔,水质肥沃,近海生物资源丰富,临近烟威、石岛两大渔场,经济生物种类300多种,鲍鱼、海参、对虾等海珍品驰名中外;海岸多为山地基岩港湾式海岸,水深坡陡,建港条件优越;沿岸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天然的度假和旅游胜地;海岸带和近海海域蕴藏着大量资源,黄金、花岗石、地热、风能、潮汐能开发潜力较大。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科技力量较强。我市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聚集区之一,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拥有一批海洋科研、教学机构和海洋科技人员以及国家级、省级产业化、科技兴海与重大项目实验示范基地,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产品,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处于国内、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科技在海洋产业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科技创新已成为拉动海洋产业升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强力助推器。二、“十一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与开发战略(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经济发展全局,牢固树立生态海洋、和谐海洋的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兴海、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立足我市海洋优势,做大做强临港经济,突出抓好三大海洋产业板块,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突出发展海洋“三品”制造业、船舶工业、临海能源产业、石油化工业等临海工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港口海运、临港物流等海洋服务业,构筑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努力把我市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市。(二)目标任务。1.海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到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7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2.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到2010年,主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海洋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海洋管理水平和海洋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48:36。3.区域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以海洋“三品”制造、船舶、能源、石化为重点的临海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以上;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突破5000万吨,力争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80万标箱,力争达到100万标箱;海洋经济区域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对日韩开放的平台和物流、产业转移承接基地。4.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10年,力争90%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得到初步修复,海洋物种资源、环境资源、岸线资源等得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支撑能力得到恢复和增强。(三)开发战略。1.综合开发战略。按照全面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要求,统筹兼顾,以沿岸陆地为依托,陆海结合,以陆带海,以海补陆,全方位、多层次、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资源,实现陆域、岸线、港口、滩涂、海岛与海域一体化综合开发,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海洋经济增长潜力。2.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和改造传统海洋产业,积极发展培育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发展带动作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龙头企业,特别是抓住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和技术转让,推动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3.“科技兴海”战略。充分利用我市的海洋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搞好与青岛海洋科技的对接,积极探索海洋科技、海洋教育与海洋经济有效结合的体制与机制,加快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海洋经济的素质和水平。4.“兴港强市”战略。立足千公里海岸线优势,站在威—日—韩大三角视野层面,把“建港口、带物流、促产业”作为拓展发展空间、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支点,把“兴港强市”摆到与“工业强市”、“三产旺市”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深水大港和区位优势,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