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电影产业发展回顾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一)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已有百年,无论在艺术形式还是技术形态上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艺术风格上来看,经历了从写实主义、古典主义、形式主义等阶段;从技术形态来看,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分别是: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普通电影到宽屏、特效电影;从2D电影到3D数字电影。具体说来,电影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垄断经营、垂直化经营、水平化经营三个阶段。1、1896年-1914年:电影垄断经营形成896年法国百代(Pathe)电影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电影产业的确立。这家由兄弟二人共同创办的电影公司,自主研发了胶片、摄像机、放映机等电影生产和放映设备。此外,百代公司不是直接向影院和其他小片商发售影片,而是将放映权交给了五家与百代签订了专属合同的发行公司,再由这五家公司建立自己的院线放映影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百代公司实现了对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垄断经营。这一经营模式无疑对电影产业具有开创意义,电影的生产与放映摆脱了原有的手工作坊模式,开始逐渐转入了大工业生产的轨道,电影产业的雏形也就此形成。伴随着整个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汇聚到城市中,这无疑扩大了电影的消费群体。电影因为相对低廉的票价,受到了工人阶级的广泛欢迎,电影观众不再局限于最初的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电影市场的核心国是法国和意大利。当时,法意两国的国内市场十分巨大,这两个国家的电影产量占据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中经未来意大利电影在早期默片时代以豪华、开阔的布景闻名于世,电影产量一度仅次于法国。相对其他国家以小剧场的新奇杂耍项目推出电影的发展轨迹,意大利电影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基本一开始就采用较正式且高端的影院市场树立自身的产业地位,为制作豪华巨制营造了条件。此外,法国和意大利的电影发行公司还支配着国际电影交易,在美国、欧洲等其它国家开办了分支机构,便于直接控制当地的发行环节。2、1914年-1960年好莱坞崛起,垂直经营形成1896年4月,电影第一次登陆美国大陆。20世纪初,电影开始在美国兴起和发展。一些美国商人发现电影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而转向对电影院的经营。很多游戏场、咖啡厅被改造成电影院,因为票价合理,内容新颖,吸引了许多美国人前来观看。电影放映业蓬勃发展。电影院的迅速扩张引起了很多金融界人士对电影业的投资兴趣,一些很大生产规模的电影公司在金融界的支持下纷纷成立,并以工业化的方式来生产电影。最初,大型电影发行公司多位于纽约附近,而制片商则位于芝加哥、费城等地,由于这两地相隔较远,使电影产业链在运营上存在着诸多不便。同时,影片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因此,从1910年开始,许多制片商转向洛杉矶附近的好莱坞(因为该地气候干燥、阳光充沛,同时拥有海岸、沙漠、山地等自然景观)进行拍摄,好莱坞逐渐成为了美国电影的中心。一战以前,已经有多家美国电影制片公司在欧洲设立分支机构,通过国外代理商发行影片。但是,由于当时欧洲本土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是立足于对本土市场的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因为战争原因,法国、意大利等电影强国中断电影生产和制作,电影产业发展陷入了停滞阶段。美国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通过大规模的电影生产以及在海外增设电影部门,拓展了海外市场,填补了原本属于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市场需求,美国电影逐渐成为世界电影的主角。同时,美国政府也大力支持电影产业的发展,1918年8月,美国政府正式宣布电影业为一门工业,“在资金、材料短缺的情况下,电影业可以因政府支持而继续生产。”米高梅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等制片公司相应成立。年,美国电影率先进入有声电影时代。以米高梅、派来蒙为代表的好莱坞八大制片影业公司相继成立,他们将电影的制作流程标准化,采用高度分工的方法使电影制作的每一个阶段皆用流水线的方式完成。同时,这些制片公司垂直整合了电影产业的三大流程:制片、发行和放映。美国商业部1939年的报告显示,美国电影已经占到了世界电影总量的65%,海外票房收入占到了好莱坞成本回收的一半,好莱坞迎来了自己第一个黄金时期。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结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许多美国城市人口迁居到郊外,同时电视等其它消遣方式的出现使许多人不再依靠电影消磨时间,从1947年开始,观影人数持续锐减,这些都令盛行一时的“片场”制度开始瓦解。1960年,“片场”制度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独立制片人制度。尽管此时美国国内电影市场萎缩,但好莱坞在国际市场上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好莱坞时代的片场制度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香港、日本等国后来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均是仿效片场制度的体制。3、1970年至今全球化背景下水平经营模式20世纪中后期,由于技术革新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总体脉络紧密契合。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电影产业步入了向多元推动、多元共存转变的多元化格局转变时期。在经历了低迷期之后,好莱坞迎来了自己的全新时代,多厅式影院(Multiplex)与结合了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mall)的新式影院开始兴起。电影产业原有的垂直整合模式转变成为了水平整合模式,即电影产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电影本身,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直播、音乐唱片、报刊杂志、主体公园都成为了电影大产业的一部分。电影集团不再热衷于对院线以及影院的收购,而关注于对电视版权、互联网版权、电影相关周边产品的授权。同时,各大电影企业积极并购各式媒体,以此扩大电影产品的传播与营销途径,获得高额利润。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电影公司与传媒集团并购的热潮。通过这些并购,集团双方可以把自己产品透过双方擅长的途径传播出去,能够取得较大的边际效应。在全球化水平经营时代,美国仍是全球电影产业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好莱坞电影最大程度的实现了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同时由于美国电影制度较为宽松也中经未来为其创作上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可以说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好莱坞开始成为世界电影的中心,从那时候开始,世界上很多国家电影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逐渐成为了对好莱坞电影的回应。面对好莱坞的压倒性优势,各国电影回应的方式大体有三种,分别是:模仿、竞争与区隔。在全球化时代,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影产业也有着飞速的发展。从亚洲来看,韩国与中国电影产业开始崛起,在电影产量和电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飞速发展,而印度更是以“宝莱坞”为中心开辟了自己独特的电影发展道路。从欧洲来看,法国和意大利等国遵循自身原有的电影制作路线,而英国近年来的“独立制片”业发展迅速。此外,非洲和南美洲各国的电影产业也有着相应程度的发展。(二)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1、全球化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成为一种全球化的产业,各国间关于电影间的竞争从未停息过。一战之前,法国、意大利就为了争夺电影的海外市场开展了激烈的竞争;一战结束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迅速崛起,好莱坞的制片公司在欧洲以及亚洲国家建立海外发行公司,在欧洲寻觅优秀的电影创作人才并与当地的电影制作公司和制作人开展跨国合制。二战结束后,由于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电影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流动变得频繁。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制片公司开始尝试海外拍摄,在世界各地建立外景拍摄基地、购买设备,使用当地便宜的人力资源。而在投资方面,不同国家的制片公司开始尝试跨国合资、联合摄制。2、数字化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相比,电影本身附着很强的科技属性,在一定程度上,电影技术的发展决定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导向。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引领了电影产业的多次变革,从电影制作环节来看,技术使电影从无声时代进入有声时代,从黑白时代进入到彩色时代。从电影发行和上映方面来看,电视、录像带、DVD的发明则拓展了了电影在电影院之外的销售和放映渠道。中经未来数字化是近年来引领电影变革的核心技术。数字化是指运用analogy(类比)形式记录、储存和传播信息的方法,以数字为基础进行编码的新科技。具体到电影制作上,即是用摄影机拍摄影片,随后采用电脑设备进行处理将信息的光线模式转化为数字形式,而后所有过程都通过数值运算进行,其中包括电脑的设备处理(Branston&Stafford,1999)。20世纪的最后十年,3D技术被引用到电影制作领域,进入到新千年,IMAX3D电影成了银幕的宠儿。当前,全球的很多影院都拥有2K、4K、IMAX、3D、IMAX3D等5种数字放映技术。这些新科技的引入都改变了电影产业原有的结构,体现在电影产业制片、发行和放映等环节上。对制片环节来说,数字化提升了整个流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丰富了创作者的想象空间,为创新生成提供了更多时间与空间上的保障;在发行环节上,原有的发行渠道被拓宽,而除了各种传统影院和数字影院之外,有限电视网络、宽带网络以及卫星传输成为了新的放映渠道。3、融合化电影产业融合化是指以往独立于电影产业之外的一些产业,由于运用相同或者相关的技术和工作者,而与电影产业之间日趋整合。形成电影产业的融合化的动因有两个:其一是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各国均重视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措施,文化相关类产业之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其二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整合了各类媒体的传播终端,构建了新的传播平台,同一电影内容可以在不同载体上放映,各种媒介之间呈现了融合的态势。如今,电影产业无论在制作、发行还是放映环节上,都突破了原有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在制作环节上,电影产业更多的吸收了其他行业的人才与创意,同时其他行业的资金也进入到了电影投资领域,丰富了电影产业的投资结构;在发行环节上,电影发行公司一贯的销售方式受到挑战,一些电影发行企业使用多种不同的发行渠道,比如直接提供电影下载服务,使用者可根据不同价格自行选择下载版本,例如租用版或永久储存版本;在放映环节上,消费者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多种方式来观看影片,如电影院、付费电视频道、DVD、互联网、移动通讯工具等。为了生产更多的多媒体内容,并且寻找到合适的平台播放,同一个公司须结合很多原来彼此相互独立的行业,如电影、唱片、动画等。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大电影公中经未来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重组与并购的过程,组成了强大的传媒集团(如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联盟),以确保掌握更多的创意、版权资源。电影产业成为了文化产业中的核心产业,带动了唱片、广告、演艺业、动漫等产业的发展,也为这些产业提供了内容资源和传播平台。(三)电影产业的国际比较1、好莱坞具有绝对优势从数据来看,好莱坞在票房收入,屏幕数,影片产量三项上均排名世界第一,而从观影人数上也是仅次于印度,排在第二位。ScreenDigest数据显示,北美地区年人均电影消费高达80美元居世界之首,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电影消费区域。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许多国家的电影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同时为了避免好莱坞的文化入侵,一些国家对本国电影产业采取扶持政策,实行配额制度以限制好莱坞电影进入本国市场。这些都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面对此种情况好莱坞也实行了新的策略。首先,在电影内容上融入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元素,以此来开发更广阔的市场,但在电影核心内容和价值观上仍保持好莱坞一贯特色以保证其文化影响力。其次,好莱坞大规模的与其他国家推行“合拍片”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保证来自于其他国家的利润、市场和投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掉“配额制度”的限制,增强其自身竞争力。2、亚洲电影强势崛起当今全球电影产业竞争格局的第二个特点便是亚洲电影的强势崛起。从2011年最新全球电影产业数据可以看出,亚洲已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在所有四项指标中均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