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摘要]电子货币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产物。电子货币的出现在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现实货币政策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电子货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完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求货币政策货币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引发货币政策的变革和进步,而货币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货币形态的演变过程看来,当代的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一种新兴的商品交易媒介出现了,它就是只存在于网络虚拟交易环境中但是却对现实社会存在着客观影响的电子货币。在我国,货币电子化的进程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电子货币已经成为国人非常熟悉的一种货币形式了。值得肯定的是,电子货币的出现为人类的网上交易和货币流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正确认识规范使用电子货币,使得电子货币继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电子货币概述(一)电子货币的定义所谓的电子货币,是指以电子化的金融网络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为存储方式,通过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交易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的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一种虚拟货币1。目前的电子货币是以实体货币为基础存在的,具备实体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价值保存的职能。(二)电子货币的种类在我国目前比较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储值卡型储值卡型的电子货币,一般以预存储值的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日常常见的IC卡有IC电话卡、商场IC消费卡、校园IC卡或公交IC卡等。这类IC卡的发行主体在预先收取客户的现金后,发给客户一个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使用的储值卡,而客户预先交付的费用就视作客户的“存款”。当客户在规定范围使用该IC卡时,IC卡发行主体通过降低IC卡地1殷孟波曹廷贵著.货币银行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第2页,共7页“余额”来实现IC卡的支付功能。2、信用卡型信用卡型电子货币,是指以各商业银行或具备信用卡发行资质的信用卡公司为发行主体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信用卡可在发行主体规定的额度和使用途径“贷记”消费,只要互用在使用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将现金“归还”给信用卡发行机构,信用卡便可正常使用,在用户的日常消费中实现支付功能。3、储蓄卡型储蓄卡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几种类型。用户需要预先在自己的账户内存入现金,卡片的发行机构才会以电子转账的方式满足用户的消费现金支付、转帐、划拨资金等需求。4、模拟型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仅限于在网络虚拟支付环境中固定的支付环境使用的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计算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另一种是将实体货币的现金以电子化的形式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货币”。这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特点,可用于认可该电子货币价值的个人间的现金支付、转账等,在一定氛围内具有代替实体现金的作用。(三)电子货币与实体货币的区别电子货币与实体货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两者的存在方式不同。前者虽然存在却看不见摸不到,后者以实物形式存在看得见摸得到;其次。两者所在的空间不同,前者是虚拟空间,后者则在现实空间;再有,两者的传递方式不一样,前者以电子数据的变更实现传递,而后者则是简单意义上的传递;还有,两者的安全保障措施不同。前者的保全靠的是设置复杂密码或防火墙等信息技术,而后者的保全则储蓄、投资性消费等多种方式;最后,两者的发行机制不同。前者的发行机构可以是银行、金融类企业,也可以是非金融类企业。但是实体货币的发行机构只有中央银行一家单位。二、电子货币产生的原因分析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麦克纳马拉发明信用卡以来的半个世纪里,电子货币已经衍生出智能卡、数字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多种形式。具体地讲,电子货币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生电子货币的历史原因回顾货币的演化史,每一种货币的出现都遵循着被认可为货币的物质的自身价值与其代第3页,共7页表的商品价值相剥离的原理。货币形状、大小甚至表现形式的演化,遵循的则是提高货币的流通效率、降低货币的流通费用这一基本原理。从这个角度上出发,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电子货币的出现是电子商务领域货币流通效率提升和降低货币的流通费用的必然结果。这既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历史原因,也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二)产生电子货币的市场原因电子货币的出现既有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传统业务微利化情况加剧各金融企业试图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弥补颓势的行业原因,也有电子商务行业不断发展,经营网上贸易的公司希望通过电子货币提升货币流通效率的原因,还有网络游戏、电视电影的在线支付业务的发展需要用电子货币来带动新的利润增长点出现的原因。(三)产生电子货币的技术原因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形式现实交易的数字化发展,刷卡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网上炒股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在这种社会现实情况下,随着加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新的更加安全的交易形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需要用户频繁往返于家和银行之间才能实现的货币流通和支付交易。换言之,电子货币本身是安全的、有价值的,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容易导致人们在实现电子货币的支付功能时遭受密码被盗用、被破解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垫子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进步为人们广泛的使用和拓展电子货币的交易渠道解除了后顾之忧,促进了新的电子货币形式的出现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四)我国电子货币的成长过程我国的第一张银行卡是由中国银行在一九八五年刊印发行的“中行卡”。中行卡的出现是我国电子货币诞生的标志。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货币电子化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成长潜力。据统计,在一九九六—二零零九年间,我国的银行卡市场成长迅猛。在二零零九年更是打破二十亿万张的保有量,年均增添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二点一三,其中信用卡年均增百分之十九点九八,借记卡年均增添百分之三十八点七九。回顾近些年来我国的货币电子化发展进程,银行卡的发卡量持续上升但是增幅稳步回落。货币电子化增长趋向大致相同的是电子货币替代率呈迟缓的上升趋势,这一上升趋势在二零零年增速加速,到了二零零八年电子货币的替代率一跃升至百分之一点九三七。在看到电子货币近几年来的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应看到的是电子货币替代率的上升将放大货币乘数效应,提高货币的流动性,造成大量现金被替代并转化为银行长期存款的结果,从而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三、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对货币政策中第4页,共7页介指标的影响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三个方面2。(一)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在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制度下,货币的供应是通过央行创造的现实货币经过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派生作用形成的。现实货币的供应量是由流通现金和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组成的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一,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的现金的替代作用日益明显,造成了流通的现金数量的减少;其二,由于电子货币的高流动性,造成了商业银行为应对用户的日常支付行为所准备的资金的减少,从而造成了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也会相应减少。由于法定准备金率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所以当商业银行在货币流通量减少的情况下降低超额准备金时现实货币的供应量就会随之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电子货币对现实货币的替代作用,使得现实货币的流通率降低,人们会将手中不需要流通的货币存入银行,从而促使存款非合理性增加。通常情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居民存款的比利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而电子货币的广泛流通会造成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测算失准,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二)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由于电子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现实货币的支付作用,而且由于加密技术的提升有助于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的增强,所以在电子货币的流通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人们对现实货币的依赖会逐渐减弱,换言之,在某些完全不需要现实货币结算只用电子货币即可实现结算的领域,人们对现实货币的需求量会大幅下降。而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还得到了通过在网上付出劳动获得电子货币报酬的获得电子货币的方式,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现实货币的需求。尽管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距离对整体金融市场的正常稳定构成影响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需求减少的情况却是可以预见的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三)电子货币对现实货币利率的影响利率,是由资本借贷市场上的资本供应量和需求量共同决定的,与现实货币相比具有相当明显的稳定性,它不会因货币形式的变化而改变。换言之,在电子货币出现的情况下,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上要优于货币总量。央行可以采用包括直接干预等的方式来实现对利率的调节,从而直接影响资本市场主体的投资决策,进而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水平。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供应量的调控难度加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被逐渐降低、利率调控力被逐渐减弱,再加上电子货币出现后带来的货2陈静著.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22第5页,共7页币流通速度加快等情况,使得利率的变化幅度变小了,利率的浮动期限变短了,央行对利率的关注必须更加密切才能准确及时的运用利率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四)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1、电子货币与法定准备金央行控制开货币流通总量的办法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或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由于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并不都是金融机构,所以在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中并没有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正是这种情况客观上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存储造成了影响。电子货币的出现,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人们手中的现金滞留在手中的时间增长了,出于追求获得更大利益的考虑,更多的人选择将闲置在手中的现金进行储蓄,并且在对比了存款利率后更多的人选择了较长时间的存储行为。这样的结果,一方面直接造成了央行准备金余额的减少,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货币乘数的随机变动性。影响了央行对货币发行量的测算,也降低了央行抵御资金风险的能力。而且这样的影响将会破坏存款准备金发挥应有作用,造成央行收缩或扩张货币创造的能力减弱,从而大大影响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2、电子货币与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央行一般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增减商业银行向央行借贷资金的成本,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能力的目的。在没有电子货币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可以在再贴现政策的指导下得到准确的控制。但是电子货币的出现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效率,使得商业银行回笼资金的时间更短,无形中增大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尽管在表面看来这样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是有利的,但事实上虚增的贷款额度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降低了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而且,电子货币的出现,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这些商业银行为节约获得资金的成本,会在电子货币的流通方面多下功夫而尽量减少向央行申请贴现或贷款,如此一来,央行的利用再贴现率政策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能力的能力就会被削弱。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3、电子货币与公开市场业务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流通特点会造成在一定程度上电子货币对通货的替代,而这种替代会造成央行资产负债规模的大量缩减,有可能导致中央银行因缺乏足够的资产负债能力而不能适时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吞吐。这样一来,会大幅减弱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会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况且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并不都是金融类企业,不能满足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金融机构或其他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借第6页,共7页助电子货币的帮助冲销央行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