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录用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吕雁09春行本091080401目录1、论文提纲---------------------------------------------------------------------22、内容摘要、关键词----------------------------------------------------------33、正文---------------------------------------------------------------------------4-144、参考文献---------------------------------------------------------------------15论文提纲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概述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现状三、我国公务员考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之我见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摘要: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不成熟逐渐走向了完善。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我国公务员录用的依据,它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范围、具体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我国公务员待遇的提升及工作稳定性及地位性,使得近年来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报考者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化,考试录用制度得以推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因此对我国当前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应继续向规范化、合理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公务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法律、比较、完善Keywords:office-bearerexamhireasanemployeelawcompareperfect浅谈公务员录用制度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对于健全机关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入竞争机制,在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中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则是体现竞争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严把公务员的“进口关”,尤其是要不断完善考录制度,坚持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五公开”,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报考的资格条件,在符合职位要求的前提下,打破户口、身份的限制,减少专业方面的限制,放宽政治面貌和身体方面的条件,不仅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使考试录用的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而且有助于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优化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进而提高政府依法执政的水平。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发展官员选拔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适应阶级统治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考录制度是通过公开竞争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这种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产生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而现代公务员考录制度,是从西方国家出发,吸收了中国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考录制度的有益成份,以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为基础加以总结、完善,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一)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历史渊源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科举制度就是现代公务员考试的前身。科举作为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早在汉朝,科举制度的雏形已初见端倪。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宋时期,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确认、发展和完善,既丰富了考试内容,又确定了一整套考试录用程序,并建立了严格的监察体制、惩罚体制和管理体制。明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形式、答题方式也严格规范化,然而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危害极大的“八股文”,把科举考试制度引向绝路。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二)改革中的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制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主要采取统包统配和个别选调方法,即按计划接受大中专毕业生,安置军队转业干部,从优秀的工人,农民中选拔,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选拔了大量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积极探索改革传统的干部录用制度,并从80年代初期开始引入公开竞争机制,引进考试手段,择优录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89年考试录用制度开始实施。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使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开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明确提出了国家公务员的录用的概念,并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要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带有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及一定范围的聘任制。并设专章规定了公务员的聘任制度,明确规定了聘任的基本条件、程序、聘任合同及聘任制公务员工资制度以及解决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聘任争议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为公务员聘任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提供了全面和具体的法律依据。确立了“公开选拔、公开上岗”的法律制度,形成职务晋升的良性竞争环境。这标志着干部选拔和任用将越来越透明,将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现状(一)基本现状自我国公务员制度推行以来,公务员考试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向社会公开招考,吸取“新鲜血液”补充到我国的干部队伍当中,有助于政府广纳人才,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素质,适应日益复杂化和专业化的政府工作需要,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现状在于:1、公务员报考人数急剧上升,考试规模日趋扩大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数为31万人,2006年为36万人,2007年为60万人,2008年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突破80余万人,仅仅一年时间,报考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更是突破105万人,成为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达到了78:1,而2003年仅为87000人。2、文化程度逐渐向高学历发展根据教育部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64万人,不少本科生的就业率还达不到50%,而硕士生的就业率也只有80%左右,甚至出现博士失业的现象,从本科生、硕士生直到博士生,都在积极报考公务员,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这些人寻找工作的一种方向。3、热门职位过热,冷门职位过冷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中,最热门的职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一职,最终以4723人竞争此职位而高居此次“国考”首席职位,与2008年最高供需比3592:1相比,上升幅度约为31%。热门职位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南京海关监管职位和厦门海关的现场监管职位,供需比分别为4653:1和3490:1。但是,2009年同期仍出现了87个无人报考职位及13个报考合格人数未达到计划人数的职位。(二)造成目前这种公务员考试现状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1、就业压力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使得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不断升温,不少人都把报考公务员当作就业的最佳途径,甚至唯一的出路。2、机会均等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考录工作高举“凡进必考”的旗帜,公平、公正、公开,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这种制度也吸引了更多人报考公务员,借助公务员考试这个平台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理想。3、条件放宽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无性别、身高、体重、外形、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打破了原来的身份地域户籍限制。同时,除吸引应届毕业生报考基层公务员岗位外,公务员机关还加大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力度,也促使了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人数的进一步增加。4、职业声望公务员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的崇高性受人们的尊敬和青睐。并且公务员职业较稳定,职业风险相对较小。此外,国家为公务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而其他行业这方面或缺或不完善。5、盲目从众很大一部分人对自身能力认识不清,甚至素质达不到公务员的要求,存在侥幸心理,随大流报考公务员,也有一部分人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报考。三、我国公务员考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迄今为止,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改革是被社会所认可的,也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相当成功的领域,是现行公务员制度中的一个亮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纳贤引才的指导思想。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考录制度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1、官本位思想日益严重中国几千年的考选传统留给当今中国最为显著的就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所谓“官本位”是指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把做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评判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纵观历史和现实。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当官就有尊严,有权就有一切。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官本位”思想逐渐渗透进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惯性作用下致使职位、权力被私化和滥用,从而导致众多考生报考公务员考试,以求谋取“一官半职”,思想上的不正确认识,势必会导致日后的权力腐化。另外我国权力相对比较集中和权力的运行主体又归各级领导干部,为求得“领导赏识”,进行权力交换,甚至权钱交换,严重影响考录工作的公平性和严肃性。2、“凡进必考”制度尚未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凡进必考”也是保证公务员素质和公务员制度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据人事部统计,2006年到2008年三年时间里,全国新增公务员七十余万,但经过考试录用的比例仅60%左右,乡镇一级的比例达不到50%,个别地方甚至违反规定,使一些素质低劣的人混入党政机关。3、能力测评技术手段不够科学公务员考试中笔试部分的试题包括《行政能力职业测试》和《申论》以及专业科目考试,报考人员均需参加这些考试,但我国人才能力测评技术和手段还不够科学,对国外普遍采用的情景模拟、心理测验、笔迹辨析等辅助方法缺乏研究和应用,仅通过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人才的能力进行评估仍有一定难度。《行政能力职业测试》只能测定可以量化的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历史知识等,对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难以量化部分的考察、测定效果不理想,使得笔试成为考知识而不是考能力,因此,对于客观性测试来说,试题的“三度”(注1)是关键性因素。考试难免有不同比例的重复,应考者完全可通过反复练习通过考试,这样并不能真正选出与职业、岗位所匹配的人才。4、存在“千人一卷”的现象面对不同学历的考生,都采用同一套试卷,对其合理性、公平性存在质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只要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均可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但是,用一张试卷来衡量不同学历、不同专业的考生,有失公正,学历越高,知识面越宽,研究深度越深,而且专业的不同,使得部分文科生很占优势,各省命题水平又参差不齐,这就应该区分对待。5、识别人才上存在局限性在考试合格者中,国家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占绝大多数,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职位,几乎被重点大学的学生所包揽。由于重点大学学习基础好,文化水平过硬,加之考官的青睐,使得他们具有其他学生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否是高学历、高分数等于高能力、高素质,考试能看出一个人的学识,但考察不出能力和素质,因此,选拔公务员不应仅看其知识、技能掌握多少,关键是要了解其品行和能力。6、面试部分的透明性亟待提高《公务员法》规定,招录机关根据考试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