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研究》计划一、选题内容及意义兴趣,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因此,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是新课标的一种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多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具体建议》中有指出,“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从新课标中不难看出,兴趣对于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意义重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对于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意义非凡。文言文因历史之久远以厚重而著称,入选教材中的文言文又是厚重之中的厚重,语言之个性,风格之差异,情感之不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文而异。所谓“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当如是也。这种文化遗产肩负着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铸就民族精神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但现实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简单化的处理,老师简单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枯燥、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充斥着一线教学,于是乎,教师出力不讨好,学生出力没效果,教师累,学生烦,文言文教学讨人嫌。文言文彻底成了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要解决这种劳而无功的怪圈,一线教师必须在教学思想和教育行为上下功夫,做到“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论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在文言文的教学以大语文的教学观,注重语文味的培养,注重效率的提高,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基于以上想法,确定本课题。二、研究思路在掌握学生阅读心理的发展规律和了解学生阅读水平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情(最好是分层培养)的实验方案,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想,在文言文的读、诵、积累、赏析等方面打破教学常规,让学生充分活动,丰富积累,激发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以“读”为例,可以分:引读,知人论世;素读,激趣感知;译读,文本研读;改读,规律探求;背读,深入文本;品读,体悟意境;延读,启示畅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的放矢的系统训练,让学生的在文言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方面有质的提高,切实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三、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2012年2月,启动阶段。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理论研究阶段。查阅相关资料、书籍,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学界对文言文阅读兴趣教学研究的现状,有针对性吸收成果,同时制定、调整研究计划。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4年7月,行动研究阶段。围绕课题方案,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先根据本校学生的学情,设计调查问卷、摸底,再制定符合本校学情的培养方案(2年)。在这个阶段中,认真分析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第四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阶段。一方面,采取措施将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推广。另一方面,根据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行深化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并注意向其他方面拓展研究。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五、预期研究成果1.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为学生阅读古籍、提高欣赏水平奠基。2.总结理论研究和教育革新过程中的经验,写出研究报告,形成一套具体的行动方案。3.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撰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较多数量的相关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初中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报告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主要是一个收集、阅读、整理、提炼的一个过程。在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梳理基础之上,对近三十来不同时代、各个地域的名师在文言文教学的成功课例进行研究,提炼出文言文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兴趣,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认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对提高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兴趣又设计阅读学、阅读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要找到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所以,阅读相关书籍也是本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二阶段至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一、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文言文因历史之久远以厚重而著称,入选教材中的文言文又是厚重之中的厚重,语言之个性,风格之差异,情感之不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文而异。所谓“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当如是也。这种文化遗产肩负着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铸就民族精神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但现实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简单化的处理,老师简单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枯燥、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充斥着一线教学,于是乎,教师出力不讨好,学生出力没效果,教师累,学生烦,文言文教学讨人嫌。文言文彻底成了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要解决这种劳而无功的怪圈,一线教师必须在教学思想和教育行为上下功夫,通过课例研究提炼名师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注重策略方法的提炼,做到“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论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使文言文教学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二、确定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上主要前期注重采用课例研究方式,收集、整理、提炼近三十年来不同时代、各个地域的名师在文言文兴趣培养的课例,仔细研究他们的教学策略。在课例收集上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地域特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就人们对文化追求的价值取向不一样。以语文教学为例,南方的教学灵秀,注重设计;而北方的教学厚重,重基础;吴越的苏派语文教学细腻,重文本细读等等不一而足。在地域的分类上,主要采用古代文化史的方法,分东北、燕赵、齐鲁、中原、吴越、岭南、荆楚、巴蜀、陇西。2、关注时代特色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时代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会不同,如八九十年代特别看重语文的工具性,在字词句的讲解上下功夫。进入新世纪,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但,不管怎么变,语文教学规律性的东西是一脉相承的,在课题研究时梳理不同时代在文言文阅读教学兴趣培养的策略,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在课题研究时,在兼顾地域的基础上,选取以下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课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东北文化:魏书生赵谦翔董一菲燕赵文化韩军李卫东齐鲁文化史建筑中原文化曾祥琴吴越文化于漪钱梦龙陈钟樑程红兵马骉丁卫军荆楚文化余映潮巴蜀文化王君李镇西岭南文化程少堂陇西文化霍军3、注意教学新锐新世纪以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指导下,涌现出一大批语文教学的新锐,他们通过“中语杯”、“语文报”、“四方杯”等一系列的比赛脱颖而出,他们的课堂教学是时代的缩影,代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发展方向,这些也是本课题关注的对象。三、收集整理阅读相关资料根据所有选定的名师,收集文言文教学的课例,进行整理、提炼。阅读以下书籍: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马笑霞《阅读教学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赖国强《阅读心理漫谈》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黑龙江出版社1984版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钱谷融等主编《文艺心理学》华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王文静《阅读心理学》四、构思课题的写作框架本课题写写作的过程中,初步以课堂的流程为顺序围绕诗意朗读、字词教学、问题探究、品析鉴赏等关键词依次展开,结合具体的课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力争不空谈、有实效。第一章:文言文教学研究现状和课题的选题意义第二章:朗读兴趣策略培养第三章:文言文字词句教学兴趣策略培养第四章:问题探究教学兴趣策略研究第五章:品析鉴赏兴趣培养